謝慶志
摘要:數學是初中教學中一門基礎性學科,它要求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學生要學習的不僅僅是書本中的基礎知識,還要通過學生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個性為前提,在最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前提下發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學會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解決學生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探究能力是學生獨立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初中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它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提出相應的策略,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成功的喜悅,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能力;有效策略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創新能力成為每個學生必須具備和發展的能力,新課程改革也重點要求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成為當今社會的主體思想。但我們應該知道,創新的基礎是探究能力,要想樹立學生的創新理念首先應該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更應該重視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因為與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更加注重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數學教材的結構也更具系統性和邏輯性,各章節的知識聯系的更加緊密,而且銜接度高,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好前面的基礎知識,在后邊的學習中就會遇到較大困難,因此,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制定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并將學生培養成一個愛學習、會學習、自主學習的人。
一、 培養初中學生數學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
1. 積極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如果缺乏學習數學的興趣,就不會積極主動的去探究發現問題,對于不懂或難度較大的問題就會選擇逃避,作為教師,要積極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培養學生探究意識的第一步就是要營造一種輕松積極的探究氛圍,因為環境對學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教師為學生準備一個積極探索的環境,讓學生打心底喜歡上探索,善于探索,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讓探索成為一種優秀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在講解空間幾何這一章節時,可以先用教室里的多媒體設備展示出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實物,像籃球是球體,鞋盒是長方體,同學們經常玩兒的魔方是正方體等等,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現實中存在的東西,還能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數學運用能力。
2.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動手動腦積極思考。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讓學生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去學習和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準確而有效的信息,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非常重要。要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意味著教師單純的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探究學習,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學生如果具備了學習的探究能力就像擁有了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不管是對以后的學習還是生活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他們積極動手動腦,積極思考。如為了讓同學們以正確的學習方法去解決問題,教師在設計題目時可以先為學生提供一段含有數據或方法的閱讀材料背景,讓學生思考解決方法,然后提出原因解釋或問題解決。如勾股定理的歷史、無理數的產生過程、乘方的故事、負數的產生過程、概率故事等,把故事的過程作為探究情境,讓學生經歷科學發展過程,感受學習探究的方法。這樣不僅讓學生動手動腦學到知識,還能開闊學生的視野。
3. 引導學生用探究思維去解決數學中的探究問題。
在數學教學中,通過對眾多動態探究題的探求思考,我們可以發現這類探究問題的綜合性很強,所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寬廣,因而在求解時教師務必指導學生全面分析,以探究的眼光從圖形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多種不同情境分別進行探討,挖掘所蘊含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依據相關的數學知識謹慎求解,才有可能獲得正確結論。同時,在計算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設法化動為靜,依據某一時刻的靜止狀態畫出相應圖形,并依此圖進行求解即可。另一方面,要提醒學生們注重于分類討論,切忌片面而失解。對于結論探索性問題,不妨假設結論成立,從而探索所需的條件,再結合已知條件,作出決斷。總之,這類動態探究題以其特有的魅力多以壓軸題形式頻繁出現在各地中考試卷中,教師應和同學們一起認真總結經驗,掌握其解題規律,以便正確解答。
4. 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先進行大膽的假設
對于一個學生而言,基礎知識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對于老師講授的知識沒有自己的想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要大膽對問題進行假設和猜想。教師在學生思考過程中也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的猜想和假設更接近真實的答案。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要實現學生新學習的知識與舊知識的結合,引入舊知識、舊方法,通過延伸、類比等方式發現新的探究問題。比如一元一次不等式性質及解法通常在等式性質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背景下進行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質、分式的基本運算通常在分數基本知識為背景下進行探究。這類問題容易激活學生原有認知基礎,為學生新的探究過程打下基礎。
二、 總結
在探究過程中,學生要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增強自己學習過程的自信心。教師通過積極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動手動腦積極思考;引導學生用探究思維去解決數學中的探究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時先進行大膽的假設等來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尋找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就要發展學生的獨特個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鍛煉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獲得進步。
參考文獻:
[1]齊婷.初中數學教材探究內容比較研究[D].渤海大學,2016.
[2]翟增鑫.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