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要:音樂本身就是為了表達情感而產生的,音樂的創作者就是利用每一個音符來寫出自己內心的感受,然后將自己充滿感情的內心表達出來。可以說,音樂事實上就是關于情感的藝術。音樂的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具有審美的能力,能夠去欣賞音樂這種藝術,去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的人的情緒、情感。這種蘊含在音樂作品之中的情緒、情感實際上就是音樂的靈魂,因此,在初中音樂的教學之中,我們的音樂教師需要把握好這一原則,在課堂中需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對于音樂的情感體驗,要將學生培養成一個具有音樂鑒賞力的人。本文著重探討在初中的音樂教學活動之中,就如何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育;情感培養
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可以緩解生活的煩惱,可以激發身體的活力,沒有音樂的世界是個荒蕪的世界,沒有音樂的人生是平庸的人生。所以我們在初中開設音樂課程,我們希望用音樂,撫慰學生的心靈,完善學生的人格,提升學生的審美,達到身、心、靈三者的統一。音樂以其獨特的形式感染著人,滿足著人們的精神需求。而對音樂進行學習的音樂課,雖然表現形式很獨特,但它其中必然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情感。音樂的生命就是所投入的情感,所以音樂教學的關鍵就是情感的培養。我們需要從多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對音樂的情感素質的培養。
一、 情感投入
教學是教師將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用心去學習老師所教授的知識的過程,所以教師的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雙向的交流的過程。所以音樂教學中對音樂的知識的吸收的影響因素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影響因素是教師的教。教師帶給學生的影響往往是深遠而明顯的,學生經常會模仿教師的言行舉止,甚至教師對某件事情的情感態度也會影響到學生對某件事的看法。教師在音樂課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也會以某種特殊的方式去感染學生。要想使我們的學生學好音樂,教師的態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飽含感情,那么學生感受到的也是滿滿的情緒。這啟示我們音樂教師,在教授學生音樂課的時候,自己首先要深刻的體會音樂背后的情感,好好把握對音樂的理解,然后以飽滿而熱情的方式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每個音樂它獨一無二的情緒。第二個影響因素就是學生的學。學生如何對待音樂,決定了他們對音樂的理解程度。在音樂的教學之中,教師的情感投入固然重要,學生的學習的情感投入更是必不可少。只一味地強調教師的教,而忽視學生的學,將不利于音樂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所以,我們既要注重教師的教學時的情感投入,又要注意學生學習時的心理、情緒、情感,盡量讓他們全心全意投入音樂學習。
二、 挖掘作品情感
每一首音樂作品都是創作者內心情感的表達,蘊含著它獨特的精神寄托,飽含著創作之人的思想感情。每一個音樂的創作,都少不了汗水,它是人們心血的凝練,所以有些經典的樂章會帶給人以靈魂上的觸動。因此,在初中的音樂教學活動之中,我們的音樂老師要引導我們的學生去體會創作者的意圖,揣摩他創作時的情感,對音樂中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個曲調,每一個用詞都要用心感受,細細去體味,其中的心理,其中的不足為外人道而只能用心體會的作品之中的小情緒。只有通過對這些語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的真實心理感受,才能全面把握整首音樂。在挖掘作品情感必不可少的步驟,就是要指導學生去主動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大背景,體會一下作者的人生經歷,去看看那些作品被創作出來的情形,這樣則更有利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更好地體會其中的情感。往往特別優秀的作品,總是和一定的時代背景或者作者的獨特的人生經歷相聯系。時勢造英雄,音樂名篇的產生也是類似的。例如,若是作者的人生正在經歷苦難,那么在他的作品中肯定會有面對困難不懼怕,勇往直前的意味,或者面對災難,覺得內心煎熬,難以承受的傷感。若是恰巧處在一個較為動蕩的時代,創作出來的作品難免會有希望世界太平,人人幸福安康的情感,或者,希望自己能夠借著局勢,成就一番的雄心壯志。因此,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音樂情感素質,可以從這樣的一個角度去理解,去教學,讓學生更容易去感悟作品中的真情實感。
三、 創設情境觸動聽覺
音樂非常重要的還在于傾聽,閉上眼,用心跟著旋律旋轉、跳躍,去感受音符的流動。所以教師要能夠給學生創造合適的情境,充分地調動起學生的感官。首先,要給學生營造恰如其分的氛圍,在那樣的氛圍之中,學生能夠更輕易地流露出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情緒。在那樣一種環境之中,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他們感受音樂的能力。其次,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從學生的生活出發,選擇具有生活因素的音樂教學情境。加強音樂和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得到有效地激發,除此之外,還能夠更好地陶冶學生的情操。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新的多媒體技術,用來輔助自己的教學,引導學生釋放自己的情感,對學生的各種感官進行調動。在所有的感官之中,尤其要注重聽覺的觸動。我們的音樂欣賞最主要的途徑就是聽,要讓學生在聽覺上實現情感的共鳴。不管是什么階段的學生都應該學會聆聽,在音樂的節奏、器樂中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從而進一步了解音樂本身。教師運用相應的手段,如播放音樂時配上相應的插圖,使學生如臨其境,將自己的情感和創作者本身融為一體,從而更容易促進學生對音樂的全面的理解。
四、 小結
在音樂的教學之中,情感素質的培養尤為重要,我們只是試圖從較為主要的幾個方面對初中音樂教學課中情感素質的培養提出一些措施,而不是非常全面的概括介紹所有方法。所以,對于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情感素質的策略還有待我們教師的后繼探索。初中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素質教育、美感教育,我們的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積極向上的情感。學生的個人態度、情緒、心境、審美能力乃至人生價值觀里與情感有關的人格因素都對學生學習音樂的效果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崔越.淺析音樂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3,12:216.
[2]寧文燕.試論音樂教學中學生情感因素的培養[J].科技信息,2009,25:594+6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