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芹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不論教育者怎樣研究教育學理論,如果他沒有教育機智,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實踐者。而班集體是一個開放的多渠道信息傳遞系統(tǒng),存在著班主任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存在著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存在著班主任與外部環(huán)境,學生與外部環(huán)境的信息交流等多側面,多層次的相互作用。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備教育機智這樣一種重要而特殊的能力,捕捉到最佳教育時機,對突發(fā)事件能隨機應變,及時恰當采取有效教育手段來解決問題,這是班主任能力和智慧的統(tǒng)一,也是班主任應該孜孜以求的一種境界。在此,結合實踐,從幾個案例談談教育機智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和對我的啟示。
一、靜觀其變,耐心傾聽,再采取有效行動
有的時候,教師擺著教師的模樣,隨時是教育人的姿態(tài),也不見得有好的效果。記得一天早上進教室上課,發(fā)了練習卷讓學生做練習,只見男生小陸一動不動,臉上充滿了怨氣,隨時爆發(fā)的樣子,于是我隨口一問:“怎么啦,快抓緊時間做練習!”不料他大吼一聲:“我就不做,關你什么事?”我一驚,全班都轉過頭盯著我們,當時我想:這個男生是個直性子,性格外露型,一定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才這樣,但是針對的肯定不是我,如果這時我馬上發(fā)火指責,那么正好他找到了發(fā)泄對象,這不僅影響了其他同學,而且在教室里大庭廣眾之下不一定能很好的處理他的矛盾,還影響到了教師的威信,不如先冷處理再說,于是我給了彼此一個臺階:“今天陸同學一定是發(fā)生了令人十分生氣的事情,先冷靜一下,課后可以和老師來聊聊,我愿意聽聽并且出出主意。”順利上完課后,看他氣也消掉了一點,我叫他的好朋友帶他來了我辦公室,仔細詢問之后才知道,原來是一早和他父親吵架心里有疙瘩,他父親對他學習要求太過嚴格,于是產生了逆反的情緒,后來經過談心和與他父親的溝通,順利得解決這次矛盾,并且還順帶讓他從這件事情中學習了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至此以后他一直都非常尊重我!
面對復雜的、激烈的、突發(fā)的教育沖突事件或場景,最好的行動就是不采取行動。先靜觀其變,克制自己,耐心等待,傾聽學生的傾述,真正了解來龍去脈后作出果斷大膽有效行動。
二、借力使力,適時撒點善意的謊言
常言道:“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班集體的管理,僅憑班主任一人之力,是很難抓好的,只有凝聚任課老師共同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抓出成效,教育是人際互動的過程,班主任科學合理的協(xié)調任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喜歡每一位任課老師,讓任課老師接受每一位學生,也是相當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比如在開學初,我會隆重推出新的任課老師,年齡大的老師側重輝煌經驗,中年教師側重年富力強,年輕老師著重創(chuàng)新,朋友角色認同感,總之使學生對的新的任課教師充滿期待,對學科充滿渴望憧憬。平時也會有意無意的把任課老師的優(yōu)勢,盡責以事實呈現(xiàn)給學生,同時也在任課老師的面前把學生對他們的贊揚和愛適時的夸大一下,留給他們情感互相發(fā)展的空間。
三、善于因勢利導,讓學生揚長避短
這是指教師按照學生的需要和實際水平,利用并調動學生心理的積極因素,循循善誘,從而引導學生揚長避短,增強自覺克服缺點的內在力量,提高主動學習的效率,開發(fā)自己的學習潛能。
班上有個男生小雷成績不錯,但是有點自以為是。一次一個學生打小報告,說教室黑板上被圖的亂七八糟,等我進教室一看,只看見滿地粉筆,黑板上畫著各種圖形,仔細詢問才知道是又是小雷。這個事情已經不止一次了,他狡辯說只是畫圖給同學看。小雷是個愛表現(xiàn)的孩子,一直喜歡炫耀自己擅長的物理和天文知識。我想可能他只是缺少一個展示的平臺,那作為老師可不可以順勢就提供一個平臺呢,這樣還可以提個條件:不亂扔粉筆。于是我對他說:“你想和全班同學分享你的物理和天文想法是不是?那以后每節(jié)班會課我都留十分鐘給你自由發(fā)揮怎樣?”他很驚訝老師沒有批評他,還給她機會,“但是有個條件,你可以有充分準備時間,卻只有那個時間是可以在黑板上演示,其他時間不允許,更不能影響教室內的衛(wèi)生,能不能做到?”他聽了開心極了,一口答應。問題一下豁然開朗,此后,他真的很用心的準備他的每次“演講”,想法都很有創(chuàng)意,同學們都很佩服他,班級整體都對物理增強了興趣。他也不敢對自己的行為掉以輕心,愈發(fā)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了。
四、善于對癥下藥,不要過分抓住不放
這是指教師能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采取靈活的教育方式方法,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一次放學后,從教室進辦公室,看見一個學生拿著一張英語試卷慌慌張張沖出去,我一把把他抓住,他頓時無地自容。“別動,請認真聽我講話。是,你就點頭,不是,你就搖頭”。我用責備的口吻對學生說。于是發(fā)生了下面一段特別的對話。“你是來取一件東西嗎?”學生點點頭。“這件東西是你的嗎?”學生搖搖頭。“記住,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走”學生點點頭。“放下試卷。等等,我先走。到明天,你還是一個好學生。”我走出辦公室,學生也趁機跑出了辦公室。明天我們仍然坦然面對。我之所以沒有追根問底是有原因的,首先這個學生本質是不壞的,其次這份試卷是在上一份試卷做好的情況下來換取的,可能他想提前做,積極性還是值得肯定的,然后只要讓他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隨便拿就可以了。
我相信我用這種智慧的方式針對問題的癥結不著痕跡地給這位學生上了一堂令他難忘的思品課。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非常繁雜,要抓住最佳教育,有效利用教育機智,是一個長期積累學習的過程,教育機智的發(fā)生,是以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情感為前提的,它是一種行動方式,開啟了師生智慧互動的大門,使教育能向促進學生良性發(fā)展的方向前進。教育機智雖閃光于一時,但它的產生卻是平時大量經驗積累的結果,可謂后積薄發(f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