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科目感興趣,才能讓身心都集中在學習的對象上,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該文擬從五個方面,在課堂上培養(yǎng)小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關鍵詞:培養(yǎng);美術;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的孔子在《論語》中也談及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些都足以證明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在學習中,如果沒有興趣,沒有愛好,對所做的事是不會用心做的,也不會做得很好。當今,可以看到很多同學得過且過的例子,也許就是因為人們對于所從事的事沒有興趣吧。興趣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對學生的影響相當?shù)拇螅还苁菍ι钸€是學習都會有一定的影響。興趣在中小學美術中也是相當重要的,任何的學習都需要興趣的支撐,就像科學家楊振林說的一樣:“有了興趣,‘苦就不是苦,而是樂。到了這個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盵1](P55)所以想讓學生學好美術,興趣是不可缺少的。如果連學習美術的興趣都無法培養(yǎng),他們怎么會喜歡上美術呢。所以認真培養(yǎng)中小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是不可忽視的。學生也是一樣,只有對所學的科目感興趣,才能讓身心都集中在學習的對象上,才會觀察敏銳,記憶力持久,激發(fā)和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從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美術的學習也是一樣,只有在他們有興趣時,才會大膽的創(chuàng)作他們所想要的美術作品,才會把美術學得更好。興趣的重要性不僅在美術課上重要,而是對所有的學習都重要。因此興趣的培養(yǎng)也至關重要。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美術興趣呢?
1 看圖講故事的講授方式
圖片是美術作品最直接的表達途徑,學生理解美術,欣賞美術,培養(yǎng)視覺效果,很多是直接從圖片上獲得信息的。但是圖片給人的感覺是靜止的,如果美術課上能以看圖講故事的形式展示,效果會更好。筆者在實習學校上課時,就采用了這種方式。那是一節(jié)欣賞課,主要是通過欣賞圖片,掌握國畫、油畫、篆刻、工藝、建筑、書法、多媒體藝術、設計等等的區(qū)別。筆者在課前備課時查閱了本節(jié)課的相關的資料,了解書上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同時收集了不同畫種的圖片。在引導學生欣賞一幅油畫時,就告訴學生,這幅畫是作者根據(jù)一個真實故事而創(chuàng)作的。話剛說出,學生的情緒就被調動起來,想知道它是關于怎樣的一個故事。原本睡覺的學生,玩手機的學生,說話的學生在筆者娓娓道出故事的過程中,慢慢的投入到了這個故事中,聚精會神聽筆者把故事說完。思維也跟著進入到課堂中。
這就是故事的作用,因為在聽故事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這是學生的喜歡的教育方式。還有中小學的學生都還不懂事,故事和彩色的畫圖對他們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利用這樣的方式上課,學生會更喜歡。
2 多媒體教學
當今,計算機是很普及的,美術老師可以利用這個優(yōu)勢,在美術教育中運用計算機對于學生進行美術教學。這樣能輕松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記得上有關吉祥物的美術課時,筆者使用了多媒體教學。在制作課件的時候,筆者加入了很多吉祥物的圖片與動畫片。上課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優(yōu)美的吉祥物圖片,配上輕音樂與文字,學生看得很開心。在圖片播完之后,突然出現(xiàn)了他們喜歡的動畫片,就在那時,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課下,筆者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感受,結果很多學生是很開心的,在他們以前的想法中,美術課就是坐在教室里照著書上的圖片畫畫,沒有想到美術課還能這么有趣,他們越來越喜歡上美術課了。作為一名美術老師,看到這樣的感言,應該都會很開心吧。
多媒體教學以一種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它比使用書本上課生動得多,有趣得多,多媒體教學可以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不會覺得美術遙遠,而是就在身邊,并且每時每刻都在接受美術的信息,感受美的存在。美術也不是只有畫畫那么簡單,它可以從很多方面去體現(xiàn)。這樣一來,美術在學生心中也就不陌生了。
3 寓教于樂
美術既可以活靈活現(xiàn)的出現(xiàn)在生活中,也可以出現(xiàn)在美術課堂上。游戲與美術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來說,更有吸引力。楊立梅說過:“藝術與游戲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想象和自由創(chuàng)造是藝術和游戲的共同體。藝術課程主張開展具有游戲傾向的藝術活動,通過有組織或隨機的游戲活動增進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藝術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在游戲中體驗美術”。[2](P26)
記得有這樣一節(jié)美術課,筆者告訴學生:“今天這節(jié)美術課不上課,主要以玩游戲為主”,話音剛落,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了起來,迫不及待、歡呼雀躍的想要參與到游戲中。筆者說明了游戲規(guī)則,這是一個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戲,每人只能畫一筆,但是一組的同學加起來必須形成一幅完整的畫。在游戲過程中,看到學生相互積極配合,很有成就感。比賽結束后,筆者告訴他們這次比賽中他們都是勝利者。因為在整過過程中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游戲中,利用團隊精神完成了本組的畫,都是勝利者。在整個游戲過程中,能讓學生學到了團隊的合作精神與競爭的意義。如當學校的統(tǒng)一比賽時,就需要學生團結合作,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團隊,才能拿到好的成績。而在班級內部中,需要競爭,也需要合作,當然這種競爭不是讓學生變成敵人,而是在學習中學會你追我趕,形成良好的學習作風。同樣學習好的同學可以幫助學習不好的同學,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彼此的學習成績,體現(xiàn)出合作的意義。這樣的教學不僅讓學生明白美術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還可以讓他們學會團隊合作的力量與競爭的作用。這也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吧。
4 課外寫生
車爾尼雪夫斯基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沒錯,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藝術,藝術也離不開生活。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有藝術的氣息。作為一名老師,要提高學生的美術興趣,就要讓他們知道美術就在我們的身邊。一節(jié)有趣的寫生課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表現(xiàn)能力、比較分析能力。還可以讓學生了解自然、感受自然、身臨其境的融入到自然中,在自然中發(fā)現(xiàn)美。帶他們到戶外寫生,不像在課堂上照著書畫畫一樣乏味。他們看到什么就畫什么、想怎么畫就怎么畫。一片葉子、一根樹枝、一只昆蟲、一朵花等等,可以充分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來作畫。對學生而言,這樣的教學模式無疑是一種解放,就像籠子中的小鳥得到藍天,他們會非常激動、高興,自然而然地就會迷上繪畫了。
5 因材施教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更何況是人呢?美術老師不可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美術,喜歡美術中的每一種畫風。面對這樣一種情況,就需要對他們因材施教。作為美術老師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去教學,要求學生要怎么做、怎么學,學生會產(chǎn)生厭惡之情。有時候上美術課時會有這樣的感受,當在黑板上畫畫的時候,有一部分學生感興趣,當上手工課時,感興趣的又是另一部分學生。例如,有的學生擅長畫風景,有的喜歡畫人物,有的喜歡手工制作,而有的卻喜歡多媒體藝術等等。如果上課時只上畫畫課或是手工課,內容豐富不起來,在不知不覺中,其他學生的美術興趣就會被消弱,這樣就不利于美術課的開展。所以因材施教,會事半功倍。因此美術老師應該讓美術課的內容豐富起來,了解他們,根據(jù)他們的喜好安排教學內容,在慢慢的培養(yǎng)中也就會喜歡上美術課了。
6 結語
綜上所述,興趣很重要。不管是社會、學校,教師,還是學生自己,都要重視對興趣的培養(yǎng),沒有興趣的學習或做事只會事倍功半。美術學習興趣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yǎng)出來的,需要在學習中的不斷積累。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相當?shù)闹匾?。所以作為新一代的美術老師,不僅要有較豐富的美術理論知識與教學經(jīng)驗,還要有注重學生興趣培養(yǎng)意識。
參考文獻
[1]楊建濱.初中美術新課程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楊立梅.綜合藝術課程與教學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
周澤(1966-),漢族,安順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美術學研究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