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區域騰飛的引擎、產業發展的命脈、國民經濟的血液,在金融業較為發達的地區,通過強大的資金支持,能使地區經濟發展更強勁。云南位于中國西南部,其經濟發展滯后于東部發達地區,金融產業的發展也相對受限。作為省會城市,近年來昆明金融業雖發展勢頭良好,但整體發展水平與東部沿海城市相比還比較低,全市金融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總量規模較小、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金融服務水平有限、金融產業園區發展滯后、金融人才匱乏等問題,與區域性國際金融服務中心建設的目標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
昆明金融業發展要與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定位相匹配,需抓住中央提出把云南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和云南廣西沿邊金融綜合試驗區建設的機遇,引導昆明金融服務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以把昆明打造成為云南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金融機構密集、金融市場發達、金融信息匯聚、金融設施先進、金融服務高效和金融輻射力強的區域性國際金融服務中心為方向,以金產園區建設為抓手,加強沿邊金融合作,通過政府引導,帶動社會力量助力昆明金融發展。
一、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和結算規模
昆明要以金融服務為區域性跨境人民幣結算中心的建設和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金融衍生品以及結構性金融產品服務的展開提供支持。擴大人民幣在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使用,如用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對外投資、支付國際工資、支付工程及勞務款項等。加強南博會、昆交會等合作平臺建設,積極支持駐昆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發展戰略,在符合審慎監管條件、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前提下,以法人名義“走出去”到東南亞南亞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和開辦業務,為昆明企業走出去提供貿易融資、綜合授信等金融服務。推動商業銀行等市場主體開展人民幣與周邊國家貨幣柜臺掛牌兌換,探索擴大非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經常項下個人本外幣特許兌換業務。加強與越南、老撾、緬甸、泰國等周邊國家的金融合作,通過簽訂金融合作協議、貨幣互換協議、清算協議等,探索銀行間合作的長效機制。緊跟互聯網金融發展步伐,搭建功能全面的本幣結算及支付服務平臺,加快商業銀行與支付機構合作,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的跨境使用,為跨境電子商務搭建本外幣結算通道。
二、健全昆明市金融組織體系
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健全的金融組織體系作為支撐,通過吸引門類齊全的金融機構集聚昆明發展,形成傳統金融機構與新興金融組織互為發展,互為補充的金融組織架構。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大力支持和引導符合條件的各類銀行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商業自愿的原則,到昆明設立業務運營總部或分支機構。以建設股票、債券、基金等證券種類齊全,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機構完善,具有競爭力、監管高效的證券市場體系為目標,支持引導有實力的證券機構、基金公司在昆明設立區域總部和分支機構。積極引進省外有實力的金融租賃機構、融資租賃公司、信托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在昆明設立分支機構,推進融資服務登記機構、資本管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互聯網金融等新金融組織在昆明有序健康發展,為昆明經濟發展提供多元化的優質金融服務。
三、加快昆明金融產業園區建設
優化金產園區內的產業布局,以金融為核心產業,以引進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行業為重點,規范園區準入條件。注重運用市場手段,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和競爭淘汰機制,提高入駐園區金融機構的整體水平。通過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昆明金融產業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意見》中稅收留用、給予獎勵和補貼等相關優惠政策,引導和鼓勵國內外實力雄厚的銀行總部或其分支機構入駐產業園區,鼓勵證券、保險、信托、融資租賃、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在園區設立區域性管理總部、法人機構、區域性功能中心或分支機構,增強園區內金融的集聚和輻射功能。爭取政策吸引跨國企業總部、區域總部和大型企業集團,本土優質企業總部入駐園區,大力發展總部經濟,通過金融支持實體,形成完整的金融產業鏈條,努力把金產園區建設成為集金融管理、金融創新、產品研發、信息交流、人才培養等功能為一體,金融機構高度聚集,具有較強吸納和輻射功能的金融產業核心區,輻射南亞東南亞的金融聚集區。
四、打造昆明金融智庫
積極實施金融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面向海內外大力引進熟悉國際資本營運規則和流程的高層次金融領軍人才、金融高級管理人才入昆,并在居住、醫療、子女教育、出入境等方面提供優惠與保障,留住人才。結合云南省沿邊金融工程研發實驗中心、昆明金融與發展研究院、昆明金融聯合會等金融智庫的建設,借助國內知名金融專家及金融研究機構的智庫力量,與對口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系,培養符合昆明金融業發展需求的金融專業人才和金融儲備人才,打造集專家顧問團隊、金融機構從業人員、工程技術人才、精通國際業務的各類專業服務人才和從事金融中介服務的復合型人才組成的智庫隊伍,夯實昆明金融業發展的軟實力基礎。(作者單位為中共昆明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