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大團場開始搶占先機進行招商引資和產業整合,來發展本地經濟,實現戰略優化轉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七十七團嚴格按照中共中央的相關指示,利用新疆本地的優秀農副產品資源、礦產資源和當地的特有優勢,大力發展地區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前言
近年來,進行招商引資戰略是各地區和兵團進行經濟發展的工作項目重點。招商引資是在引進來、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提出來的,將本地的優秀資源放置到各大的發展平臺上來謀求發展。同時,招商引資戰略也是實現當地經濟結構改革、推進當地經濟快速的戰略戰術。
二、招商引資的工作重點
七十七團在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目標下,提出加強“四區建設”即生態養殖小區、康蘇產業園區、天馬旅游景區、特色魅力鎮區。七十七團原先主要是種植油菜和小麥,通過招商引資及產業結構調整,引進種植大立字、中草藥以及藜麥等,現在種植業品種多樣。各區建設及我團產業發展,之間互相配合、彼此協調、融合發展,共同打造產業生產基地。
近年來,隨著各大項目的逐漸落實,不僅帶動了生產基地的快速發展,逐漸推動其進行經濟結構創新,而且也使得基地附近的城鎮人口逐漸上升,在此地的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之以往都有很大的提升,貿易互通的方式也促進當地的城市化發展進程。
在此過程中,通過招商引資項目實現本地發展的初步目標基本實現,在這個過程中的工作的重點主要是:
1.發展生態農業和畜牧業
團場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發展較快,是國家“雙低油菜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春小麥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是兵團最大的天然香料---香紫蘇生產基地。
畜牧業規模化發展成效顯著,是國家有機牛羊肉生產基地、超細型細毛羊生產基地,年產成品畜7萬頭只、草原禽10萬羽。目前已成立馬牛羊養殖、水產養殖、草原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標準化養殖園區3個。
七十七團適合于開辦農副產品加工、珍貴藥材種植、蔬菜種植和經濟價值較高作物的種植,以及綠色有機牛羊肉、禽蛋、畜產品加工、銷售等。
2.打造生態運動基地、紅色文化體驗基地
七十七團是邊境多民族聚居團場,擁有豐富的鄉土民俗文化和紅色邊境軍墾文化,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七十七團提出以運動、健康、快樂為主題,推動團場的旅游業從單一的觀光旅游向集觀光、休閑、度假、探險、運動、賽事等特色旅游轉變,實現新興旅游產品與周邊地區旅游產品互補、并駕齊驅的大旅游發展格局。
投資開發商務、會展、休閑等中高端旅游業,是依托七十七團的自身優勢所決定的。
3.發展社會事業,保障改善民生
繼續推進經濟建設發展是一方面,同時還需要確保當地的民生工程不僅能夠得到確實可靠的建設,還需要保證民生工程能夠不斷得到發展。隨著經濟逐漸發展,要開始將工作重點專業到民生建設上來,加大資金、人力等資源的投入力度,加快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的發展,使得能夠集中力量為當地居民辦實事、解難事,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4.堅持發揮主體作用,推進對口援疆工作
堅持發揮兵團建設在引資發展過程中的主體作用不動搖,同時需要保障當地保障性住房及城鎮配套工程的工程建設,如確保當地的教育教學基礎、老年服務中心建設設施等。同時,當地各區甚至是全國各區要守望相助,推進對口援疆工作的順利進行。此時,需要建立好對口支援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年度計劃之間的銜接工作,同時落實好重大項目的準備工作以及后期的保障工作。在計劃執行前期要做好工作項目的跟蹤、準備以及監督工作;在后期,要不斷加大資金大投入,實現人才、科技、教育、文化等全面共同發展,形成全面協調共同推進的發展新格局。
5.牢記責任使命,提高“兵”的能力
兵團在全面貫徹、認真落實兵團黨委關于維護穩定的方針政策的同時,在堅持做好維穩戍邊工作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兵團經濟。為了確保國家邊疆地區的穩定和繁榮,應該嚴格認真落實全國民兵工作會議精神,在平時的工作訓練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的應激反應。將軍訓活動開展為一項長期、常規的日常工作,強化“兵”的意識,增強“兵”的責任,提高“兵”的能力,為建立一支高精尖的兵團不斷準備著。
三、結束語
團場進行招商引資來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實現當地城鎮化發展的戰術保障以及戰略理念。七十七團在兵團黨委的指導下在堅持落實日常訓練任務的基礎上,優化招商引資,努力發展當地經濟,建設當地的民生文化事業。(作者單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七十七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