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采用經濟研究的一般方法,對校園二手交易需求進行調查及研究分析,通過線上調查問卷和線下隨機采訪收集一手數據,并進行樣本數據的整理和基本分析,基于此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從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角度,探究影響校園二手交易的基本因素。
一、調查背景
目前,據計算,在天津市約有大學生在校生432147.79人,而其可出售的閑置或廢棄狀態的二手物品數量極大。許多大學生在離校之前,對二手物品的處理方式包括: 直接扔掉、送給需要的同學、通過網絡(比如貼吧、閑魚)、在學校里擺攤、捐獻和不作處理。在這幾種方式中,根據我們的線上調查問卷所得,不作處理的比例高達66.91%。這種情況往往造成很多物品低價轉賣或廢棄,甚至是物品積壓,由于沒有相應的解決渠道及供需信息的不對稱,導致資源浪費。因此,了解校園二手交易需求便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我們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總體分析
1.客觀需求條件分析
(1)消費呈現出階梯式情況。目前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日趨明顯,不同層次和區域的消費水平差異必然也能夠體現在大學生身上,消費層次的多樣性為學生二手市場的發展提供了空間。本文通過調查,進行過二手交易的大學生占近半數。大學生二手交易經歷見圖1 。
(2)教育模式的自主性。高校教學模式不同于中學教育的模式化,學生在學習生活選擇上具有更大的自主性。例如對于教材的選擇:可以自主地選擇新、舊教材。
(3)環保觀念。隨著可持續發展的進一步推進,環保理念越來越受到學生的重視和認可。大學生現在普遍的認為購買二手物品可以加強資源的再利用和建設環保型社會。
2.主觀消費心理分析
“務實”:這類大學生群體關注的重點是產品是否符合自身生活學習的需要。在購買之前會對產品進行信息收集和價值分析,并根據對產品價值的認知程度來判斷是否具有使用價值。
“價廉”:這類大學生群體在選購二手產品的時候最關注的是價格是否低廉。由于大部分的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造成了對其購買力的限制,那么選擇低價的產品可以節省費用。
“求異”:這類大學生群體非常關注產品的使用程度、購買時間、外觀。對于難以負擔購買新產品但是又渴望擁有潮流產品的顧客來說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三、計量經濟學模型分析
由西方經濟學中需求理論可知,交易需求受商品本身的價格、相關商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消費者的偏好、消費者對未來的預期等因素的影響。為了更加具體的對應分析大學生二手交易需求的自身影響因素,根據我們線下在校園隨機采訪同學所得的30份詳細樣本數據,利用E-views軟件進行數據的回歸分析。
1.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 X5+μ
其中,我們定義因變量Y為每月二手交易次數,X1為引入的虛變量性別,定義:男,0;女,1。X2為閑置物品數量(個),X3為平均每月生活費(元),X4為平均每月網購次數(次),X5為大學生恩格爾系數,根據平均每月食品支出占平均每月生活費的比例計算得出。μ表示其他隨機因素的影響。
2.統計數據及其回歸結果
利用表1中的統計數據,利用E-views軟件并對未知數β0,β1,β2,β3,β4,β5進行最小二乘估計(置信概率α取0.05)得
β0=0.616867,β1=0.204388,β2=0.218985
β3=0.001090,β4=0.481549,β5=-4.284393
則樣本回歸方程為:Y=0.616867+0.204388X1+0.218985X2+0.001090X3+0.481549X4-4.284393X5
3.3模型檢驗和分析
(1)擬合優度檢驗
R2 =0.842539,R2=0.809735
在每月二手交易次數(Y)的總離差中,有84.25%可以由性別(X1)、閑置物品數量(X2)、平均每月生活費(X3)、平均每月網購次數(X4)、大學生恩格爾系數(X5)解釋,說明模型擬合效果很好。
(2)變量的顯著性檢驗
根據P值規則, P2=0.0034, P4=0.0293, α=0.05,P2<α,P4<α,由此說明, 在95%的置信概率下,β2、β4顯著異于零,每月二手交易次數(Y)分別與閑置物品數量(X2)、平均每月網購次數(X4)呈顯著的線性關系。
(3)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根據P值規則, P(F-statistic)=0.00,α=0.05, P(F-statistic)<α,由此說明,在95%的置信概率下,每月二手交易次數(Y)在整體上與假設的所有自變量(即X1、X2、X3、X4、X5)呈顯著的線性關系。
四、結論
以上數據結果表明校園二手交易需求與大學生的閑置物品數量、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等因素有關。因此,校園二手交易市場存在很大的交易需求,相關研發二手交易服務平臺的機構可以針對校園進行更多的設計和改進。(作者單位為天津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