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兩國是最大的鄰國,兩國在經濟領域具有很大的互補性,也是重要的經貿伙伴。本文主要分析了兩國經貿現狀,指出其在經貿合作領域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提升中俄經貿合作的建議。
一、中俄經貿關系的現狀
積極發展中俄兩國經貿關系、開展平等互利的經濟合作是全面構筑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重要內容。中俄經貿關系一直受到兩國的高度重視,在兩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下,中俄經貿合作正在不斷擴大和深化。
(一)中俄互為對方重要的貿易伙伴。中俄兩國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額不斷增加。根據俄羅斯海關統計數據,2015年中俄貿易額為680.6億美元,2016年上半年中俄進出口總值達317億美元,同比增長1.8%。此外,中俄兩國經貿合作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高科技、高附加值商品在貿易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兩國在經貿合作領域也正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由商品貿易向服務貿易、相互投資和合作領域推進,逐步提升貿易水平和質量。
(二)中俄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加深。近年來,中俄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也取得了較大進展,中俄能源合作的項目包括石油、天然氣、電力、煤炭和核電站建設等,其中的重點便是石油、天然氣領域的合作。俄羅斯油氣資源豐富,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能源出口國,而中國石油需求旺盛,中俄兩國的石油貿易有著強烈的互補性和互利性,這也是開展兩國石油貿易與合作的基礎。且隨著俄羅斯能源出口戰略東移,推動中俄能源合作將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
(三)中俄在投資領域的合作擴展。加強投資領域合作是中俄經濟關系發展的重要方面,目前,中國對俄羅斯投資領域不斷擴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包括:道路、橋梁建設,以及房地產投資;能源和資源領域包括:石油、天然氣和核能等;且近年來逐步重視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投資,如:在生物能源、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領域開展投資合作。
(四)中俄進一步深化金融合作。中俄本幣相互結算大幅增加,雙方有望在能源交易、軍事技術合作等領域使用本幣進行結算。2014年,俄羅斯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了規模為1500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同年,俄羅斯儲蓄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簽署了貸款框架協議以及兩家銀行間的買方信貸協議;莫斯科信貸銀行也與中國銀聯簽署了合作協議。目前約有100家俄羅斯商業銀行為人民幣結算開設了代理行賬戶,可為普通儲戶開設人民幣賬戶的商業銀行也在增加。莫斯科信貸銀行的自動取款機和自助服務終端機上將受理銀聯卡業務,以該銀行為收單銀行的貿易服務類企業也將接受銀聯卡。
二、中俄“一帶一路”建設在經貿領域存在的問題
發展中俄經貿關系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下區域經濟合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中俄在經濟領域的合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也還存在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中俄合作缺乏必要的互信基礎。中俄雙方領導人早期確立的中俄雙方貿易額突破千億的目標遲遲不能達成,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之初,因缺乏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相關準確信息,俄方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議也存在誤解。而且有俄羅斯國內有學者認為, “一帶一路”戰略會顯著提高中國在該地區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力,造成俄羅斯影響力的下降;他們擔心隨著中國國力的進一步增強和“一帶一路”戰略的順利實施,中國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等方面的影響力將進一步超過俄羅斯,中俄之間的平衡將進一步被打破。因此,提升中俄互信是推動“一帶一路”戰略下中俄經貿合作的基礎。
三、提升“一帶一路”建設下中俄經貿合作水平的建議
中俄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上存在的分歧絕大部分來源于互信缺失,互信缺失的根源在于能否最大程度的維護本國利益。鑒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合作建議:
第一,進一步加強政治互信。中俄合作的根基在于政治,中俄經濟關系的開展對高層政治推動的依賴較大,因此,要推動中俄關系的進一步發展,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聯盟的對接,就必須進一步推進中俄雙方的政治互信。
第二,強化雙方軍事合作。中國和俄羅斯作為“背靠背”的兩個國家,只有加強軍事領域的合作、建立充分的軍事合作和互動機制才能為中俄各自的安全利益提供保障。因此,中俄兩國應進一步提升軍事合作水平,除反恐軍事演習合作外,也應全面開展海軍、陸軍和空軍方面的聯合演習,以應對中俄周邊的不穩定因素,并最終促進中俄經濟合作的順利開展。
第三,加強人文交流、增進中俄人民的相互了解。加強兩國在人文、民俗等方面的了解有利于兩國在經貿以及其他領域的合作,有利于“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因此,中俄兩國應廣泛開展文化合作,利用各種形式加強青少年和婦女之間的交流,增進兩國民眾對彼此國情、文化習俗的認知、體驗與了解。此外,要進一步加強學術往來和人才交流合作,繼續擴大中俄兩國的留學生培養數量和質量,為中俄兩國在各方面的合作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作者單位為山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