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三資”指的是農村集體資金、農村集體資產、農村集體資源這三方面,農村集體“三資”的問題關系到千家萬戶農民的切身利益,是現階段農村工作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之一,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是一項抓好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農村的經濟發展也逐漸的趨向于規范和統一,“三資”管理在農村發展的過程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仍存在許多的問題。
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問題
(一)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重視度不夠
現階段,很多地區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到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重要性,使得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視。相關領導人員并沒有意識到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對實現農村社會穩定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認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在實際管理工作中非常的復雜繁瑣,存在畏難的個人情感,很多相關人員都不愿意去開展這項工作,造成農村集體“三資”置身于無人監管或者管理混亂的處境,再加上并沒有建立合理的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制度,使得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嚴重的流失。
(二)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不夠規范
首先,是對資金的管理不規范,負責管理集體資金的財務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在做賬時,將現金和銀行存款混為一談,沒有分開做賬,農村集體資金的存單到期以后不能給予及時的處理,甚至出現丟失的情況,在資金入賬和使用方面規劃不合理,使得農村集體資金的管理非常混亂,還存在一些環節上貪污、挪用、浪費等不良現象;其次,是對資產、資源的管理不規范,農村現有的資產、資源管理方式是靜態的偏重于價值管理,沒有對這些資產、資源實施動態的跟蹤管理,使得農村集體資產在增加減少、維修使用等各個方面沒有系統的記錄,對資產、資源的信息也沒有及時的更新,造成信息查閱困難,一些農村集體資產處于閑置的狀態,導致浪費,管理混亂;另外,在資產經營開發使用方面的管理不規范,相關管理人員并沒有認真執行資產經營管理的相關規定,尤其是對于資產、資源的承包、租賃等方面,不考慮農民和集體的利益,對于資產的增值保值更是置之度外,在著邊工作中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競爭,將工程項目低價承包或租賃給村干部或者是親戚朋友,從中牟取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這就造成農村集體資產的運營效益得不到提高,集體資源的利用率低,這樣的情況使得農村資產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監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些地區在實際工作中,沒有嚴格執行民主監督制度,并沒有讓廣大人民群眾表決,在村務公開上走走過場,對于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不重視,使民主監督管理的真正作用得不到有效的發揮,農村集體利益得不到保障,導致村干部和群眾的關系非常緊張,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
二、解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對規范化建設工作的重視度
完善并不斷提高農村“三項制度”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任務,農村經濟的管理部門是首要的責任人。要明確農村經濟管理部門的工作職責,為做好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增強信心,積極地探索,不斷地創新,為各個地區農村基層黨風廉政的規范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嚴格執行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制度
嚴格執行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的相關規定和制度,按程序辦事。村級應該只設置一名報賬員,負責向上級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中心報賬,上級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的出納員做好各個村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日記賬核算工作,上級農村集體“三資”代理服務中心要不斷完善與村報賬員的保障手續,村報賬員要到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報賬審核原始的憑證,通知要提交報賬單,報賬單上要有報賬員、代管現金員、村代管會計本人的簽字,避免出現責任推卸的事情發生。
(三)加強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是報賬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體制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依法開展集體經濟組織會議,讓全體村民都參與進來,認真的履行民主程序,農村集體資金和資產的支出和收入情況要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給予全體村民管理集體資產的各項權利,提高集體管理的透明度。
(四)創新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方式
要積極的規劃出科技和制度并存的管理思路,打造出農村集體“三資”的進度管理平臺,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農村集體“三資”的動態管理,使得每一個環節信息成為自動、系統化的處理,促進了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情況的實時查詢和監督。
三、結語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工作在今后農村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個地區應該以現有的管理體制為基礎,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學習其它地區的管理制度,從而制定出符合當地的管理制度,使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更加的規范,為農村的發展更好的服務,促進當地農村社會經濟的更好發展。(第一作者為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景哈哈尼族鄉財政所;第二作者為西雙版納州景洪市農村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