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從綱領中,我們可以看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但是由于經濟新常態,出現了許多不確定的影響因素如組織變遷、職能轉變等,這種“新常態”使環境不確定性的復雜性變得更加突出,更加難以控制。在經濟新常態下,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就更需要新的生機和活力---“互聯網+”。而“互聯網+”對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提出了新要求,通過其對管理會計影響的研究,探索“互聯網+”模式下,管理會計的發展以及傳統制造產業的轉型路徑。
一、“互聯網+”對管理會計發展的影響
“互聯網+”作為一個全新概念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是互聯網思維的一種轉變,通過制定“互聯網 +”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的緊密結合,促進了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并進一步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一)大數據和云計算將全力推進管理會計實踐變革
管理會計是價值創造和精細管理的重要工具,這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而“互聯網+”模式,基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物聯網思維,使管理會計的管理重心從過去強調內部資金的價值管理轉向企業外部價值的協同與創新,即從事后向事前轉變,從靜態向動態過渡,實時反映企業的經營活動狀況,為管理會計創造價值拓展了新路徑。
(二)“互聯網 +”模式結合管理會計的發展創造出新商業模式
結合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積極調整產業與產品結構,以技術創新為導向開發與應用有效的管理會計工具和方法。同時,融合社會資本、智力資本等呈現出的技術因素,加快“互聯網 +”與企業品牌及技術標準的對接,進一步提高管理會計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管理會計的控制系統與信息支持系統在顧客價值需求的推動下,保持企業經濟增長速度的平穩發展,并對產業及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發揮積極的引導作用。
(三)企業文化的轉變推動管理會計工具與方法的發展
企業文化會影響成員個體心理和成員群體的心理環境,進而影響組織成員的行為,而企業文化對成員的作用取決于企業文化影響力的大小。而互聯網新經濟帶來了文化價值觀以及行為特征的變化。這些變化促使管理會計工作者必須深入企業實踐開展實地研究,系統總結與提煉具有中國情境特征的操作性強的典型性管理會計工具或操作系統。
二、“互聯網+”模式下管理會計發展的路徑
(一)以客戶為中心構建企業的產業鏈
“阿里的核心資源是數據,騰訊的核心資源是用戶”,只有深度理解用戶、滿足用戶、擁有用戶,才能生存和發展。管理會計目前在企業上應用不足,主要原因是沒有立足用戶,沒有從客戶思考,因此,管理會計推廣應用的好壞,關鍵也取決于用戶。引入“互聯網+”用戶思維,在推廣應用管理會計的過程中,要轉變工作態度,把管理會計的管理、服務對象當成用戶看待,處處從理解用戶著眼,從滿足用戶著手。
(二)以簡約的思維獲取信息
要想在短時間內吸引用戶,互聯網簡約思維應運而生。大數據時代,人們不再熱衷追求數據的精確度,而是追求數據的有效度。在企業經營決策中,需要把握的往往是未來發展的大致趨勢。因此,管理會計在企業中應用,要著重注意的是:用專業水準收集各種信息進行分析判斷,搞清楚“為什么”,然后用“用戶”最樂于接受的簡約方式,告訴他們結論“是什么”。
(三)以跨界思維全面發展管理會計
跨界,產生交融和碰撞、顛覆與創新。跨界思維就是要求觀察和思考問題時,不能僅局限在單一領域,而是要做多行業多角度的廣泛延伸。管理會計要延伸到計劃、建設、供應、生產、銷售、研發、人力資源和戰略制定等更多專業,還要放眼企業外部,研究同類企業、國際先進企業以及其他相關領域,聚集擁有大量信息,分析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了解行業發展動態和企業面臨的內外部風險,以更好的管控現在和把握未來。
三、結語
新一輪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對管理會計的理論和實踐必然提出新的要求,制造業的加快變革也必定催生管理會計創新實踐。在企業“互聯網 +”時代,傳統企業要用“互聯網 +”的思維和精神進行管理創新,用管理會計做好精細化文章,發揮管理會計的決策作用;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創新“互聯網 +”應用,推動企業內外的互聯互通,實現數據重構企業智慧。(作者單位為 山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