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職業教育面臨著諸多困境,職業院校畢業生的知識結構、操作技能與社會要求存在相當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所學與所用脫節嚴重、就業率欠佳。要使會計職業教育卓有成效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樹立開放的理念、具備開放的心態,拓展開放的視野、以開放性的行為充分利用外部資源,請進來、走出去。
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有機和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的目標和策略,相較于全日制的大中專院校,教育定位具有明顯的差異化。會計學科屬于應用性學科,專業特點要求從業者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對經濟事項性質較強的判斷能力,要求具備終身學習的思想意識和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的適應能力。如何使接受會計職業教育的學員畢業后能以嫻熟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養順利就業,讓用人單位對學員招之即來,來即能戰、戰即能勝,應該是會計職業教育院校追求的目標。
一、當前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職業教育面臨生源質量、規模、專任教師、投入等方面的困境。當前,社會的主流意識中,學生進入高等院校學習,仍然是首要選擇,因而,經過篩選后接受職業教育的生源的文化基礎就顯得相對薄弱。這給后續的職業教育工作帶來了相當的困難。
中職教育面臨生源規模不足、規模萎縮和專任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高職教育方面,國家財政教育經費投入仍然更偏重“普通教育”,高職院校生均財政教育經費僅為本科院校的1/3左右。
(二)職業教育在教材的采用、編寫和修訂上,存在一定的困境,它無法與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變化的勢態同步。教育的特點,要求教材的編寫和修訂,無論從內容上還是體例上,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穩定性,以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但是,會計專業的應用性特點,使得其內容會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會隨著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而發展,因而,兩者之間的同步也就困難重重。
(三)會計職業教育獨特的教學環境,與企業會計實務界的實際狀況,存在著相當程度脫節的困境。從宏觀的統計情況看:職業教育存在實踐教學薄弱、企業參與意愿不高、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問題。在學校的大多數會計專業學生,即是學業良好,由于閱歷的限制,不清楚企業的財務和稅務之間至關重要的關系,加之平素就業指導中缺乏有意識的引導,居然在學校的數年期間沒有去過稅務大廳、不知道稅務機構工作樣式和提供的服務內容,只是埋頭在會計專業的課本中打轉,與現實日新月異隔膜如墻。
二、會計職業教育卓有成效的條件
解決上述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成就會計職業教育卓有成效的條件很多。但最可行的切入點便是秉持開放的理念、拓展開放的視野、鼓勵開放的行為。
(一)以開放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可塑性。秉持開放的理念,首先需要業界人員面對現實的生源質量和規模、專任教師和國家投入等的具體條件,樹立開放的心態,充分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善于發現和挖掘每個學生的優點和特長,勿因小錯而棄之,勿因小誤而鄙之。不埋怨生源基礎的薄弱,相信孩子們的可塑性,發現孩子們的多元化發展的可能性。師生努力、因材施教,共同打造職業教育的品牌和口碑。
(二)以開放的心態拓展視野完善知識結構。理念的延伸便是視野的拓展,開放的特點就是善于跳出眼前的局限,放眼廣闊的域外。在教學上,如何依照而不拘泥于教材,怎樣對新的知識進行補充、消化和傳授,對習以為常的概念進行追根溯源式的收集展示,形成開放式的學習認知習慣很關鍵。例如,在《會計基礎》教材里,對于外來憑證的填制表述:“3、手續完備。單位自制的、對外開出的、外部取得、個人取得必須有經辦單位相關負責人的簽名蓋章。;對原始憑證提到的“公章”,的它實際內涵和現實理解存在著大差距,對于企業,它至少由公司印章、法人印章、財務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發票專用章、工會章等組成。如果不在會計教材之外,查閱公章的知識規定,很難解釋清楚發票上如何加蓋公章,只有開放心態拓展視野,才能使會計專業的職業教育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和周延。
(三)以開放的學術研討補足教材與現實的脫節。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此言不虛。經濟發展直接推動著會計知識,會計準則、國家稅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其政策調整和更新令人目不暇接??v觀全國,會計院校教材的穩定性導致了其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和用人單位對財稅人員的素質要求存在著嚴重的脫節,往往出現社會現實中已經廢除或已經不再適用的財稅規定和知識,院校卻還在作為重要的課題要求學生掌握的尷尬局面。筆者在財稅中介工作期間所見,進入單位實習的省市知名院校的會計本科畢業生,就存在著這樣嚴重的缺陷。如何與時俱進,及時修訂和更新教材中的知識點,使它與社會財稅知識變革同步,將變化以適當的方式在教材修訂、日常的教學中體現,使學生養成尊重教材,并以開放批判的心態主動吸納新知識,是教師和院校相關領導整體考慮和重點關注的課題。
(四)以開放性的行動有效聯通教學和實務界的橋梁。學產結合、順利就業是職業院校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把相對封閉的教學環境與活躍的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及早感知外界的冷暖需求,應該是職業教育卓有成效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說有效地利用外部資源,積極地走出去,以開放性的行動有效聯通教學和實務界的橋梁。
1.所謂請進來,其含義就是:首先是將大中型企業和財稅中介服務機構的財稅管理或服務的骨干人員請進校園,和廣大師生進行深入的溝通;其次,充分利用稅務機關的資源,有計劃和當地稅務機關的納稅服務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定期引入校園。
2.所謂的走出去,其含義就是:其一,需要借助互聯網的風帆,思想出海。其二、鼓勵師生不拘形式、不限人次走出學校,從事財稅職業相關的實踐活動,創建職業認知基地,并與社會財稅業界精英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縱觀會計職業教育所處的困境,唯有秉持開放的理念、樹立開放的心態、有以開放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可塑性,以開放的心態拓展視野完善知識結構,以開放的學術研討補足教材與現實的脫節,以開放性的行動有效聯通教學和實務界的橋梁,有效配置內部資源、合理利用優質的社會資源,請進來、走出去,形成學校與外部、教與學良性互動,從而使會計職業教育卓有成效,得到社會和用工單位的認可。(作者單位為河南林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