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教育逐漸呈現出多角度發展的態勢。尤其是在學校,綜合性人才的培養成為了工作中的重點。所以,財務會計也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它不僅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也為學校經濟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契機。本文從教育系統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對應對策略進行研究。
在學校整體工作中,財務會計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夠維持學校經濟的有效運轉,也是人才培養的支持。傳統的財務會計工作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管理方式不得當、領導者的重視程度不夠、缺少嚴格的約束機制等等。針對以上情況,管理者應該從問題的特征出發,實現思想與控制方式的轉變,從而為學校校園提供良好財務環境。
一、存在的短板
(一)重視程度不夠
重視程度不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少數的學校校園中,管理者沒有設置一個具體的財務崗位,而是在行政部門挑選出幾位比較細心的教師作為統計人員。他們并沒有相關的操作理念,也缺少具體的執行方案,并常常出現項目核對失誤等問題。由于很難對校園的經濟大局進行把控,就會使得學生的相關補貼不能夠及時到位,也容易出現經費流失的現象。第二,領導者沒有形成有效的統計觀念,在賬單的記錄方式和明細原則上都有所欠缺。因此,一些學校的財務支出與輸入不能夠完全的對應。
(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就目前的學校發展現狀來說,許多決策者都是以“完善教育水平”為中心,將重點放在對學生和教師的管理上,沒有意識到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也能夠促進整體工作的效率提高。如果出現了工作失誤的情況,學校也沒有制定有效的懲罰措施。在資金使用方面不夠認真負責。另外,部分獎勵條款流于形式,沒有具體實施,令工作者的積極性無法被調動起來。
二、應對措施
(一)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
財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在學校的發展中是至關重要的。第一,學校領導者要本著提升會計人員能力的原則,對部門進行細化,并實現工作的不斷監督。例如:在財務部門設定三名工作人員,他們的工作任務分別是數據統計、記錄歸檔、實際核查。數據統計人員主要負責將學校工作中包括諸如多媒體設備、黑板與粉筆等材料以及優等生和特困生的補助經費等在內的項目記錄下來。同時也將從國家政府部門所得的資助與研究項目資金作為收入進行整理。而歸檔人員的工作任務則是將對應數據以電子檔的形式打印出來。實際核查人員的工作最為重要,他要將財務投入與支出的內容和數值予以核對,根據實際開銷制作出一個具體節約預案,并以曲線圖表的形式呈現在校長面前。第二,校長召開例會,將預案拿到會議中進行討論,要求對應的部門予以執行,并在期末進行比對。如果哪一部門能夠將經費節約落實下來,并有著一定的成效,領導者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反之,如果一些部門的不必要花銷過大,也要對他們的投入金額進行規定。第三,管理者可以借鑒一些著名學校的財務制度,并將自身的特點結合進去,以確保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第四,學校的管理人員要確立財務監督機制。這種監督不僅體現在會計內部人員的身上,也要對領導者的行為予以約束,保證每一筆款項都能夠“走明賬”。
(二)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能力
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學校應該聘請專業的財務管理專家進行內部指導。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入手,以期會計人員能力的提升。在理論方面,指導人員主要在預算報表核對、應收賬款與資本審查等部分進行分析。在實踐方面,指導人員要在虛擬場景的條件下進行實際演練。例如:以學校中的“壞賬準備”為基點,提供財務規劃的具體措施。同時,現代的財務會計人員也要有相應的計算機技能。管理者可以以“電算化”知識為主,讓他們學會用先進的計算辦公軟件進行數據統計。例如:以制作excel表格的方式自動算出資金總額,對各種詳細資料進行準確核定。第二,要在會計人員的道德思想方面進行深度挖掘。例如:要將敬業守法、為國理財的職業道德理念傳授給他們,做到不多花學校的“一分錢”,不為自己謀私利。
三、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學校財務統計中還存在著重視程度不高、制度不健全等情況。學校要強化相關的管理工作,確立完善化的監督體制,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實際培訓,在轉變傳統經營理念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職業觀,為學校人才的培養創造條件。(作者單位為武漢市江岸區教育局房產基建設備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