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氣象,本期“回聲”的“新”體現在“新人”——負責“校園之星”的新一任小雪小曹編輯終于在開年第1期“回聲”里和大家正式見面啦!坐在本雪左手邊的小曹編輯是個樂天派的天秤座,但她也有著每一個天秤座生命里無法逾越的高峰——選擇恐懼癥。“這篇稿子故事不錯,但是語言不太好……這篇稿子呢,語言不錯,但是故事居然爛尾了!啊啊啊,怎么辦?要到薦稿截止日期了,稿子還沒有選出來!啊啊啊,焦慮!”
那么,就在本期“新人報到”里,來聽一聽小曹編輯對小作者的一些寫作建議,希望想要投稿的同學們積極實踐起來,畢竟幫助天秤座,人人有責^_^
春節PK科幻,碰碰碰!
春節臨近,大家是打算出去走走還是待在家里呢?甭急,無論是出門玩還是家里待,本雪都有推薦的!
出門玩
打算出門走走的同學,推薦大家去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看看。
大報恩寺曾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佛教寺廟之一,是明清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重新整修后的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于2015年年底重新開園。本以為它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寺廟而已,沒想到整修后出乎意料的好,特別是現代元素的運用,簡直讓人驚喜,完全就是賽博朋克佛學體驗,非常炫目。沒去過的可以去看看。
家里待
懷抱著“春節期間,哪哪哪都是人,還是家里待著最舒服”這種信念的同學,推薦你們一款扮演科學家互撕的游戲:PRINCIPIA:MasterofScience。
這是一款科研模擬游戲,你可以在十二個知名科學家中選擇扮演牛頓、萊布尼茨或者愛誰誰,然后在六個研究課題——天文學、物理學、熱力學、生物學、光學、數學——中任選一個(或多個),決定實驗方向后,寫論文、搞發表,甚至可以貶低你的競爭對手,擠進皇家科學院。此外,還要在學術圈子里拉人脈、立山頭、搶地盤。最終,你才能成為稱霸歐洲科學界的一代學霸。(可春節不就是用來放松的嗎?為什么還要玩這種real心力交瘁的游戲……)
新人報到
算上這一期的“校園之星”,萌妹子小編曹凌艷作為新一任小雪已經和大家見過四次“面”了,那么,就讓她在新年第1期“回聲”里和大家正式打個招呼吧!
Q:來咱編輯部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說說感受唄!
A:作為一個中度“社恐”患者,適應新環境還是花了一些時間,所幸大家是一群喜歡閱讀的青年,非常純粹,每日交(tǔ)換(cáo)讀書感受,也蠻愉快的。現在每天要看很多稿子,努力想著下一期“校園之星”可不能開天窗,“痛”并快樂著。
Q:作為一個在研究生期間攻讀性別文化研究的girl,請用十秒鐘時間從性別文化+科幻的角度擬定一個論文題目!(沒答出來的話,請自行俯臥撐準備!)
A:哈,這倒是一個很有趣的論文方向,但是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小編我初來乍到,對科幻的理解還難以上升到學術高度,所以就先不“主題先行”了。至于俯臥撐嘛,臣妾做不到……
Q:你的QQ頭像和微信頭像都是《魔女宅急便》里的琪琪,她的肩膀上趴著愛寵黑貓吉吉。但是,現實中的你居然是一個怕貓的girl!你有沒有考慮過全宇宙最萌、顏值最高的貓“幻星”的感受?
A:嗯,我其實不是怕貓,而是怕所有多毛的活物而已。“幻星”很萌啦,但我還是怕它咬我,所以我只喜歡二次元的萌物,比如《夏目友人帳》里的喵咪先森啦、龍貓啦、嗯……殺生丸大人啦。沒錯,我就是一個“葉公好龍”的慫包……
Q:作為新一任小雪,并且還是一個有選擇恐懼癥的天秤座,在為“校園之星”選稿時,讓你感覺最糾結的是什么?什么樣的稿子會讓你瞬間忘記自己是一個天秤座,繼而產生出“這篇稿子必須推上去”的沖動?
A:你不該問一個天秤座“最”糾結的是什么,因為我們很難選出一個“最什么”。讓我糾結的有很多,比如手上有兩篇各方面都還不錯的文章,旗鼓相當,可是我要選哪一篇呢?于是就把兩篇都推上去,“甩鍋”給編輯部主任劉維佳老師,哈哈。再比如,讀到文筆超出同期來稿質量很多,但是故事性又比較弱的作品,我就會遺憾地讓其“狗帶”。至于能讓我瞬間忘掉自己有選擇恐懼的稿子嘛,不外乎是人物豐滿、情節曲折、故事新穎、情感真摯咯!
Q:對想投稿“校園之星”的小作者,你最想說些什么?有沒有什么你認為比較有操作性的寫作建議提供給大家?
A:明朝散文家張岱有一句很有趣的名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癡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每次看“校園之星”的來稿,我總能感受到小作者對創作的熱忱和對科幻的熱愛,可是寫小說這件事光有熱情顯然是不夠的,它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也需要冷靜下筆的執行力,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來編織故事。所以我最想說的是,希望小作者能耐心一點,不要想到一個科幻點子就著急成文,科幻小說雖然需要一個新穎的點子,但是別忘了小說的本質在于一個打動人心的好故事,要有人物、有情節、有情感。
科幻手稿
千呼萬喚始出來,根據特德·姜的著名科幻小說《你一生的故事》改編的電影《降臨》終于上映了。日前,編劇EricHeisserer撰文講述了把這篇小說改編成劇本的經歷。“讀罷《你一生的故事》,它一下子擊中了我。我明白自己想把它改編成電影,但我不知道要怎么做,以及該和誰合作。我只知道自己必須‘殺’出一條路。”
對這部電影的背后故事感興趣的同學請戳→http://thetalkhouse.com/how-i-wrote-arr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