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南昌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边@一承諾,體現了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擔當。三門峽市委、市政府堅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偉大號召,念茲在茲、唯此為大,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著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組織實施了一系列脫貧攻堅專項行動,有效構建了脫貧攻堅政策支撐體系,形成了四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生動局面。全市貧困發生率由2012年底的14.8%降到去年底的6.85%,累計脫貧人口36168戶、128757人,脫貧攻堅取得扎實成效,呈現良好態勢。
當前已到了脫貧攻堅的關鍵節點,全市脫貧攻堅任務還十分艱巨,尚有貧困戶38491戶115784人,深度貧困村237個,易地扶貧搬遷對象19195戶、66207人。脫貧攻堅猶如滾石上山,越往后難度越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市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與全省人民一道同步實現全面小康,是市委、市政府立下的軍令狀。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標看齊、把握方向,眾志成城、攻堅克難,切實強化“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責任感、“事不避難、義不逃責”的使命感和“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咬定目標,狠抓落實,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思想上看齊 緊盯目標任務這個關鍵點
脫貧攻堅講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體現的是大局、反映的是黨性,是一場時間有限、任務艱巨、務求必勝的硬仗,是一場輸不起的人民戰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求,“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為此,我們要在脫貧攻堅中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新時期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上來,統一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上來,統一到黨的根本宗旨上來,把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首要奮斗目標,旗幟鮮明講政治,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從嚴從實、較真碰硬,自覺擔當起脫貧攻堅的重任。我們要在脫貧攻堅中助推經濟發展。牢固樹立抓脫貧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把脫貧攻堅與經濟發展統一起來,確保各項工作都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通過抓脫貧攻堅和推動發展的“雙促進”“雙提升”,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為我市發力三次創業、加快轉型創新發展增添動力。我們要在脫貧攻堅中增進人民福祉。脫貧攻堅是一場艱苦卓絕的偉大戰役,也是一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中溫暖民心、造福當代的硬仗。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脫貧攻堅、推進共享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政策、資金、項目、人才、技術等方面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切實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不斷提升貧困地區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幫助他們盡快脫貧致富,共奔小康。
方略上看齊 找準精準扶貧這個著力點
“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多次強調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基本方略。在脫貧攻堅中,我們牢牢把握精準這個核心要求,按照精準標準找問題,按照精準要求定措施,按照精準目標抓退出,下足“繡花”功夫,切實做到真脫貧、脫真貧。堅持精準識貧為先。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按照“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六步工作法,精準識別貧困人口,確保脫貧小康路上不漏一人;定期開展“回頭看”,逐戶規范檔卡,做到“應進則進,應退則退,動態調整”,構建扶貧大數據體系,實現全覆蓋甄別核查,決不允許濫竽充數,出現漏網之魚。堅持精準施策為要。按照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產業扶貧理念,科學合理安排項目,做到村有主導產業、戶有增收項目,把貧困人口“轉、扶、搬、保、救”五項措施融合在一起抓,通過產業扶貧建基地、轉移就業強培訓、易地搬遷抓進度等一系列舉措,發揮項目集成效益,讓貧困群眾全方位享受扶貧政策,提升獲得感,做到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堅持精準脫貧為本。把脫貧目標精準到人頭、細化到鄉村、統籌到區域,認真對照我市“一超標、兩不愁、四保障”的要求,堅持成熟一個脫貧退出一個。堅持遠近結合鞏固脫貧成果,既補齊當前最突出、最緊迫的短板,又在政策制定、制度設計上作出長遠安排,讓貧困村、貧困群眾高一格脫貧、快一步致富,確保脫貧效果真實、可靠。
組織上看齊 夯實基層基礎這個支撐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脫貧攻堅的實際成效,不斷找準角色定位、認準職責使命,精準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努力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展現擔當和作為。一是建強“指揮部”。堅持把黨的建設這一主業與脫貧攻堅這一主責有機結合起來,將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同安排、同部署。進一步壓實部門協調責任,強化全市上下“一盤棋”思想,切實形成相關部門各司其職而又密切配合、各自發力而又目標一致的工作合力。二是打造“橋頭堡”。堅持從致富能手、大學生村官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班子和村級黨組織。注重發揮黨支部的整體功能,把廣大群眾特別是貧困戶發動起來,吹響集結號,抱團謀發展,形成了黨帶群、強帶弱、富帶貧的工作局面。三是組建“突擊隊”。農村工作的好壞,脫貧攻堅成效如何,核心在黨,關鍵在干部。我們堅持因村派人,選優配強,先后從市縣機關選派685名優秀黨員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選派了1187名機關干部擔任駐村扶貧隊員,充分發揮原有村干部、農村致富帶頭人等自身優勢,在實戰中培養、鍛煉、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戰的干部隊伍。四是樹正“風向標”。我們把脫貧攻堅工作成效與干部選拔任用結合起來,出臺《三門峽市脫貧攻堅獎懲辦法》,讓干得好的干部政治上有前途、社會上有地位,讓苦干實干的群眾經濟上得實惠、精神上有榮譽。
工作上看齊 抓好改革創新這個突破點
我們要突出問題導向,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和勇氣,不斷推進理念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方式創新,找到“金鑰匙”、找準“好路子”、匯聚“金點子”,積極探索脫貧攻堅新模式,力爭在整合資源要素、搭建創新載體、提升工作實效上取得更大突破,讓貧困人口搭上改革創新發展快車。一是決戰深度貧困,制定出臺了《三門峽市農村深度貧困戶“三變”工作試點方案》,蹚出一條“死錢變活錢、輸血變造血、保底變保富”新路徑,破解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老年人、重度殘疾人、重特大病人、重度智障等深度貧困戶脫貧難題。二是創新金融支持。圍繞如何擴大金融資本投放,在盧氏縣建立金融扶貧試驗區,以“政銀聯動、風險共擔、多方參與、合作共贏”為基本思路,探索創建金融扶貧“盧氏模式”,為脫貧攻堅注入金融扶貧活水。在此基礎上,推動陜州區開啟非貧困戶帶貧困戶的“1+1”金融扶貧新做法,將非貧困戶技能優勢與貧困戶的政策優勢有效嫁接,政府予以差額貼息,實現貧困戶、非貧困戶利益捆綁、融合發展。三是開展電商扶貧。進一步創新“黨建+電商+扶貧”模式,通過把支部建在電商上、建在產業鏈上,融合形成組織力量、市場力量、群眾力量聚力脫貧攻堅新模式;把優秀電商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電商,實現“黨旗飄起來、支部領起來、黨員帶起來、電商動起來、貧困戶富起來”。
作風上看齊 狠抓工作落實這個落腳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睘檎F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必須切實轉變作風,狠抓工作落實,真正把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堅持“嚴”字為先,以較真促認真。我們把從嚴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各層面,全市各級層層簽訂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形成了上下貫通、到邊到底的責任體系。充分發揮好督查考核的指揮棒作用,以定點常駐、隨機暗訪為主,堅持專項督查和全面督查相互結合,集中檢查和經常督辦互為補充,推動真扶貧、真脫貧。堅持“實”字打底,以實干促實效。我們大力弘揚真抓實干、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聚焦脫貧攻堅重點對象和重點任務,細化分解、明確責任,嚴謹科學干、把握機遇干、長短結合干、積極主動干、遵章守紀干,真正做到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成效不明顯不松手,群眾不滿意不收兵。堅持“硬”字著力,以碰硬求過硬。我們切實用好責任追究這個利器,不讓扶貧問責機制“寫在紙上、說在嘴上、掛在墻上”,要將勇毅攻堅的扶貧精神化為啃硬骨頭、涉難險灘的扎實行動,化作謀發展、促小康的突破之舉,精準打擊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肅查處虛報浮夸數據造假、貪污侵占挪用資金,違規插手扶貧工程的違紀違法案件,以問責之劍,護航扶貧事業。
新時代,新征程。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是決勝之戰、必勝之戰,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帶著責任苦干實干、帶著感情拼搏奉獻,立下愚公志,拿出真本領,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兌現向黨和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