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敏
摘 要:加大我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力度,對大學生的優良誠信品質予以培養,構建我國全方位多層次的高校誠信體系,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同時也是建構和諧社會中較為突出的重要問題。對此,文章作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經驗,對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體系建設研究作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誠信教育;建設
一、完善高校誠信教育
1.加強高校誠信教育的地位
第一,高校自身應積極對道德教育觀念予以更新,將大學生誠信教育當作現階段大學生道德建設的第一任務;第二,有機結合誠信教育和社團活動、學風建設以及文化活動等,借助墻報宣傳欄、網絡論壇、校園廣播等各種渠道對誠信教育進行廣泛宣傳;第三,對大學生進行鼓勵,讓其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中,深入生活和社會,以誠信原則為標準在社會中對自己的誠信行為予以規范。
2.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
借助大學生誠信檔案,對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的真實情況進行記錄,并使電子化管理得以實現,同時應將相應的配套制度頒布出來,對有不誠信行為的學生的獎懲措施予以明確。誠信檔案會在學生就業的時候和畢業推薦書一同提供給用人單位。建立誠信檔案會帶給學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中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這對大學生誠信意識的培養極為有利。
3.規范誠信教育獎懲機制
想要當代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誠信品質,僅憑借學校的誠信教育是不能達到此目標的,還應在高校具體的各項規章制度中滲透這種教育。學校要對校規校紀進行不斷的完善和修改,用規范化的制度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管理,同時學校還要加大執行力度,不能讓制度流于形式。學校要將公開透明的機制建立起來,并對每位學生一視同仁,加大對失信大學生的懲戒力度,將他們不守信的成本提高,緊密聯系保研、入黨、評優和各類評獎等活動,從而有效消除學生只追求學習成績而不對誠信重要性予以重視的心理,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道德素養,盡全力養成優秀誠信品質。
二、重視家庭教育功效
家庭中的人員,特別是父母在為人處世上有沒有講誠信,極大地影響著孩子的誠信品質。若是家長沒有做到勇于承擔責任、信守承諾,孩子就會銘記在心中,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對其進行模仿,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會起極大地消極影響。由此可見,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家長的誠信行為。在大學學習階段,要將家校聯合機制建立起來,使學校和家庭在誠信等德育方面的聯合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家長要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動態予以重視,要借助QQ、微信等方式時刻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其信守承諾、誠實做人、勇于擔當,在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中不斷鍛煉自己,使其健康成長。
三、全社會共同打造良好的誠信環境
在誠信已經成為社會問題的形勢下,國家應從政治層面對相應的制度予以制定,做好帶頭,將誠信的信用度提高,對誠信激勵機制予以完善。詳細地說,首先,要做好制度建設,嚴格遵循依法治國的原則,建立健全各項法律制度,對制假販假、欺詐違信等違法亂紀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將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維護工作落到實處;政府也要對職能予以轉變,將公信力增強,不斷得到民眾的信任,盡全力將良好的社會發展信用平臺建立起來,借助多樣的形式對整個社會誠實守信予以引導和推動。其次,應具備嚴格的監督機制。現階段,對于高校和社會上的其他部門而言,對誠實守信的監督機制仍處于流于形式的狀態,相應的部門和團隊缺乏失信約束機制。所以,必須加大監督管理的力度,將相應的誠信委員會成立起來,制定和失信、誠信有關的規定等顯得十分迫切。
總而言之,大學生是建設祖國的中堅力量,誠信問題既和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莫大的關系,同和和國家的未來與發展的關系極大,因此,我們應該充分重視起誠信問題,積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將學生的整體素質提高,為創設公平合理、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促進國家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新偉.大學生誠信教育途徑和方法[J].人民論壇,2016(8):153-155.
[2]劉 靜.新時期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思考[J].科學與財富,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