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生冬
摘 要:中職英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勝任工作崗位或為繼續深造提供支撐。實踐教學中,教師須根據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選擇對學生就業有利的實用性教學內容,從詞匯、聽說、閱讀、語法、寫作及評價等多方面進行創新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中職;英語;詞匯;聽說;閱讀;語法;寫作;評價
中職英語教學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教學內容選擇和策略實施須根據中職生的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制定符合中職生實際的教學目標,選擇實用性強有利于就業的教學內容,著力從詞匯、聽說、閱讀、語法、寫作等多方面多角度開展教學,對學生取得的成績給予適時適度的評價,促進學生樂學,全面提高中職生的英語能力。
1 明確教學目標,為開展更加符合中職生實際的教學奠定基礎
中職英語新課程的總目標是以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人文素養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同步發展、不可分割的,但在教學中可以有所側重。中職階段語言知識的學習要以語言積累和運用為目的,服務于語言的理解與表達,服務于就業。有效的學習策略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質量與效果,有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注重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學習策略的培養,鼓勵和指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及不同的專業需要,采用靈活多樣的學習策略。要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觀,在英語教學中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體驗和積累積極的情感,增強合作能力,使他們不斷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為就業打下良好的情商基礎。
2 聽說讀寫多面加強教學,多措并舉提高教學實效
中職英語教學,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與時俱進地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根據中職生的認知水平,從詞匯、閱讀、語法及聽、說、讀、寫等方面,強化興趣培養,引導學生全面掌握相關教學內容,提高英語水平,為繼續學習和就業提供支撐。
1、加強詞匯教學。
要提倡從運用的角度出發,學習詞匯。重視常用詞匯的搭配、辨異,豐富學生的詞匯知識,提高學生認知和靈活運用詞匯的能力。指導學生掌握詞匯學習和記憶的策略和方法,如:構詞法、記憶法、工具書的使用等。提倡在語篇、語境中學習和記憶詞匯,提高詞匯學習效率,避免孤立地死記硬背詞匯。
2、加強聽說教學。
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標中的功能意念項目表和話題項目表,以此為指導,積極組織和搜集相關的有聲材料,利用網絡、廣播、電視、電影等材料,充實聽力內容,特別要注意向學生提供具有實際工作場景語言聽力材料,提高學生職業適應能力。注意精聽與泛聽結合,減少選擇題形式的測試性練習。聽力教學不應以應試為目的,要培養學生聽力過程中的信息篩選、記憶、歸納、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對語調、語氣、背景等非語言信息的理解能力。為了調動學生學習聽力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可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使訓練形式多樣化,如采用視聽結合、聽說結合、聽讀結合、聽寫結合等方法。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采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的興趣,提供各種機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結構,多組織課外英語活動,如短劇表演等。通過機械性的練習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辨音、發音技巧,設計同伴或小組活動進行仿真練習,在培養基本的聽說能力的基礎上逐步增加交際性活動的含量,為以后的職業崗位上的真正交際打好基礎。
3、加強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中職英語教學的重點。《標準》要求中職學生英語閱讀量應達到18萬~20萬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標準》精神調整教學策略,利用閱讀契機,提高學生整體的英語水平和綜合素養。引導學生從語篇角度出發,了解語篇體裁,分析語篇結構,從文章的關鍵詞、句、段中把握語篇的內容、主旨、作者的觀點等。教會學生常用的閱讀技巧,逐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重視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擴充和滲透,使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相結合,在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擴大其知識面,感受文化熏陶。還應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長、知識水平及就業或崗位需要等增加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時代氣息和職業特點的實用文體的讀物量。
4、加強語法教學。
語法是語言基本規律的提煉和總結。掌握語法和學生正確地、自信地運用英語關系很大。在進行語法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所犯的錯誤應采取理解的態度。要注意激發和保持學生對語法學習的濃厚興趣。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生動的、形象的、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取語言知識或技能,使學生語言綜合素質得到發展。還可以通過英漢兩種語言的語法結構的對比,找出異同,從而促進語言習得。還應要注意到語言在特定語境中的使用及理解,要考慮語言使用的具體環境,不能 為教語法而教語法。
5、加強寫作教學。
從詞匯及單句教學入手,抓好語言基礎知識的教學。加強閱讀訓練,注重語言的積累和文章整體結構的掌握。早期訓練寫作可讓學生連詞組句、改寫及寫日記等。要注重寫作過程的指導,特別要注意與職業相關的實用文體的寫作教學。
3 創新教學評價,開展適當適宜的評價促進學生樂學
教學評價一方面是教師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另一方面是通過考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學生新課程倡導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思想、評價體系和評價制度,要改變過去“一張試卷”式簡單的評價方式。評價要以培養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根據教學目標和不同專業選擇不同的評價方式。實踐教學中,考查可以分為日常性、階段性和總結性三種,通過會話、聽力及筆試三方面的成績的對學生進行評定,評定可用百分制與等級制相結合的方式。一般說,聽力與筆試可用百分制,口試則可用優、良、中、及格與不及格進行評定。如果學生所學專業與英語聯系不是太大,則可以結合學生的專業只進行聽說測試。對與英語關系較大的專業的學生可以將筆試與口試結合,但應突出語言運用能力方面的評價。
總之,做好中職英語教學,就必須根據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及面臨就業和繼續升學的實際,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詞匯、聽說、閱讀、語法、寫作、評價等多方面著手,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為學生畢業競聘和勝任工作崗位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岳會會.關于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思考.安徽教育,2010,9.
[2]溫渡.創設活動情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