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頭”學生成為優秀的班長;迷惘“網蟲”成為軟件工程師;平凡學生登上了全省技能大賽的領獎臺……這些人的故事平常而普通,卻是梁澤洪管制下眾多職教生的成才范例。
從“下海”商人到職教校長,梁澤洪提倡“成才百分百”,并試圖讓每一朵花都綻放,讓每一個學生都成才。二十多年間,這位“不務正業”的校長不經意間已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技能人才,讓順德第一職教的聲名遠播他鄉域外。
“下海”商人辦職教
20世紀八九十年代,處于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順德是有名的僑鄉。那時,當地人的下海浪潮“此起彼伏”,大學美術教育專業畢業的梁澤洪也不例外。在當上美術教師一段時間后,梁澤洪被抽調到當地的文化站工作。在文化站工作一段時間后,梁澤洪下海辦起了廣告公司。創辦公司初期,梁澤洪的生意還算順風順水,但梁澤洪的心里,始終感覺“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于是機緣恰合之下,梁澤洪毅然放下繼續經營公司的念頭,“賺錢盡管比當教師強,但還是放不下教育的追求,于是又回到了教育線”,梁澤洪回憶道。
1996年,梁澤洪回到了大墩中學任副校長。那個時候,順德職業教育方興未艾,梁球鋸、胡錦超等職校迅速崛起。1997年,順德樂從鎮決定成立陳登職校。剛回到大墩任職的梁澤洪又迎來了新選擇,“要么留在大墩當校長,要么去陳登職校當‘開荒牛’副校長”。
辦職校,說起容易做起難。因為沒有可借鑒的經驗,很多人心里沒底。樂從當地也只有散落在初中、高中的職中班。梁澤洪意識到,要辦職業教育,可能真的要“摸著石頭過河”。
“職業教育畢竟跟普通基礎教育是不同的,普通基礎教育像挖井一樣深挖,要求專注搞教學研究提升教學質量,其他的很少跟社會打交道”。感覺自己有幾年下海經驗優勢的梁澤洪決定接受挑戰,“寧愿當副校長也要來做職業教育”。
靠著從其他學校調來的50多名教師,陳登職校迅速拉起了隊伍。但馬上,梁澤洪他們就遇到了教師隊伍轉型問題,文化課教師怎么適應職業教育?普通中學的課程體系是比較完整的,但是職校文化基礎課最終是為專業教學服務。在這樣的認識下,梁澤洪和學校提出了“適用為準、夠用為度”的原則,對教材進行重新整理。
1999年,梁澤洪被任命為校長。借著當時順德全國百強縣連續排名第一的強大吸引力,梁澤洪將不少重點師范大學的大學生收進團隊。而這一批教師經過多年的成長,如今都已經成了學校的教學、管理骨干。
一邊是對內部大刀闊斧的“改造”,一邊是大規模地引進教育人才。在人才、設施到位后,陳登職校很快就進入高速發展期,陸續獲“全國德育管理先進學校”“國家素質教育與校園文學研究先進實驗學校”等多項殊榮,并于2004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短短七年時間,成功邁進了職校“國重”行列。
創立“百分百成才”理念
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決定了辦學方向,是引領學校前行的精神支柱。陳登職校把“成才百分百”作為自己的辦學理念,樸素的表述,但內涵豐富,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作為這一理念的首倡者,梁澤洪說,“成才百分百”理念的核心內容,就是要堅信每個學生都能成才,同時學校要創造讓每一個學生都成才的機會。
而這樣的教育理念,不僅在職業教育界享有很高的贊譽,在學術界也聲譽廣播,原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教育學院院長劉合群教授甚至認為,“百分百”中職教育新理念是一個校長治校的歷史積淀和時代綻放,是一個卓越校長的中國職教之夢——希望所有職校學生百分百成才。
2004年,陳登職校“國重”的牌子并沒有讓梁澤洪興奮多久,如何走內涵式發展之路一段時間里成了縈繞在梁澤洪的一大“心病”。當時,“成績差”“校風差”是社會對職校學生的普遍認識,甚至很多時候連老師都認為職校生是因為考不上高中才“不得已”進入職校。但在梁澤洪看來,職校的學生智力并不差,他們因為各式的偏見影響失去了學習的信心,行為也出現偏差。梁澤洪感到“要重新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也是在這樣的認識下,“百分百成才”理念孕育而生。“我們認為學生各有所長,職業中學招生基本沒有門檻,愿意讀書的初中生就有100%機會,職業學校為學生提供百分百機會,樹立學生百分百信心,實現百分百就業,以達到百分百成功的目的。”梁澤洪如是解釋“百分百成才”理念。
梁澤洪“百分百成才”理念的治權下,精彩的成才故事不斷涌現。學生A,進校時是一個有點自卑的女生,班主任發現了她身上的文藝特長,并給她以鼓勵,使她獲得了自信。畢業后她自己創業,回想學校生活,她說:“自己的勇氣和信心都是在陳登職校中磨煉出來的。感謝學校和老師對我的培養,讓我能夠看清自己的夢想,并將它化為奮斗的動力。”學生B,入學時因身材比較瘦小,感覺自己很難成功——特別是在體育競技類的項目上,在科任教師的真心關愛、誠心引導下,他在校運會多個項目中奪冠,他在日記中寫道:身材矮小曾使我感覺自己在各種活動永遠會是弱者,到了職校后,校長給我們做的第一次報告,就是“成才百分百”理念,給了我很大鼓舞,后來在體育上的進步,使我找到了自信和希望。
而與此同時,為樹立起學生的信心,“美術藝術”出身的梁澤洪在學校創設社團平臺,讓各種類型的學生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愛好特長,讓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而學生的表現也沒讓梁澤洪失望。在“百分百”理念下,陳登職校成果碩碩,有自主創業成才的學生,有技能競賽中取得突出成績的技能尖子,有考入高職學院中的學業優秀生……這其中,從職校走出的佛山鉆盈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鄧永昌、把家族企業永隆家具廠發揚光大的吳啟華以及在全國職業院校會計技能比賽獲得一等獎的何楚怡等都是佼佼者……
“普通的中學他們的教學觀是補短教育,我們職校的教育過程是‘揚長避短’,對學生抱有信心,培養實用型的技術人才”,在梁澤洪眼中,其實“百分百”理念樹立起了一種新型的人才觀、教育觀。
職教,滿足市場才有意義
2017年9月21日,陳登職校與青島海爾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青島海爾智能家電科技有限公司與陳登職校共同出資建立實訓基地,基地建在學校內,將設立展示廳、體驗區、教學區、實訓區。時任陳登職校校長廉捷認為,學校與該公司合作,有利于引進先進的技術和人才,對接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實現學生培養與產業緊密結合,是學校與知名企業聯手促進產教融合的最新實踐。
而這樣的產教融合的實踐遠在梁澤洪主政陳登職校時便已經開始。為此,面對當時轟轟烈烈的“課改”,梁澤洪有著自己的思考:“我們職校也要改,但重點是不一樣,普通中學主要在課堂方面改革,是一種教學方法改革為主。現在陳登職校的改革重點不在教學方法,職業教育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梁澤洪認為,普通中小學的課堂改革不是職校的最主要任務,普通中學最終要接受中考、高考評估,他們的課程相對固定,但是職校不一樣,職校一切是為了學生發展、為了更好對接企業工作。而且,課改中推崇的小組合作、導學案等手段,陳登職校很早就實行了項目小組制,教學改革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讓專業對接產業,課程對接崗位技能。
因著這樣的認識,“專業設置”一度成為梁澤洪心中的治校大事之一。為了更接近市場,在梁澤洪的主導下,陳登職校依托經科、稅務、商協會等部門和機構,經常組織學校教師開展大規模社會調研,一次調研幾百家企業,只為讓專業培養的學生適合市場需求。
而更難得的是,陳登職校課程設置是通過企業、專家、中介、老師反復開展研討,梳理出培養的能力目標,最后才對應開課程。因此,陳登職校的能力分析與課程構建在全國領先。事實證明,陳登職校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接近100%。
2017年6月,梁澤洪赴任包含陳登職校等三所職校在內的順德第一職教集團集團長。作為順德第一職教集團的負責人,除了關注職業教育之外,梁澤洪還干起了“產業調研”的活兒。雖然不少人認為梁澤洪關注區域產業是“不務正業”,但在梁澤洪看來,這種“不務正業”才是未來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專才,要滿足市場需求才有意義,產業調研就是為了知道市場想要什么”。
“職業教育一定要跟我們的產業結合得很緊密的,地方產業是否調整、定位改變與否對學校影響很大,新業態面前我們我們要做思考。當然,如果外部變化太快,我們也不能跟得太快,要有更廣闊的視野和前瞻性,否則以后學生就業成為問題”這樣的認識,讓梁澤洪在熱鬧中保持了一貫的嚴謹與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