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我,依然不會改變對自己的定位——在所有的職責當中,我最喜歡和孩子打交道。從來不善于為自己預測,但是努力看向下一個五年、十年,我堅定地相信自己一定始終被孩子圍繞著,那便是這份職業給我的最大幸福。”
講臺,有一種回到童年的恍惚感
“走上求職之路,站到講臺上試講的我常常有一種回到童年的恍惚感。做老師這件事對我來說好像是命運之手最不刻意的操作。”
說到從教初心,祁夢婕告訴我們,“那一定是源自我那將半生精力獻給高中語文講臺的父親”。祁夢婕出生在父親任教中學的家屬院,童年時代最熟悉的就是那些中學教師叔叔阿姨。如今,她仍記得忘帶鑰匙回家的時候跑到父親的教室外面等他下課,從門縫里看著他站在黑板前夾著粉筆侃侃而談的樣子,感覺那個時候的父親散發著一種難以名狀的光芒……
考試后,祁夢婕的父親會帶她去辦公室看老師們批改卷子,讓她用廢棄的答題卡做折紙。教數學的阿姨會一遍遍不厭其煩地拿著祁夢婕的手教她一筆畫五角星,教物理的伯伯教她用電池和導線點亮小燈泡……
對于祁夢婕來說,教師這個職業有點過于真實,以至于喪失了許多它聽起來的美好——教師,是嚴寒酷暑奔波赴早晚自習的父親,是高血壓、重感冒為畢業班不誤課一天假未請的父親,是常年咽炎每逢霾天痛苦不堪的父親……
感受孩子的懂事和有愛
剛任教的時候,作為二年級任課教師,祁夢婕面對的是四個班、130多名孩子。當時的(4)班班主任給他們取了一個陽光積極的名字——樹娃娃班,樹娃娃們留給祁夢婕的印象是波瀾不驚、真誠穩重。
一次祁夢婕身體不適,大課間的時候歪在樹娃娃班教室后面的沙發上睡著了,她醒來時發現孩子們都在她腳下的地毯上安安靜靜地拼樂高、讀繪本,相互之間都拿小手指在嘴巴上做手勢,提醒著說話要放低音量、別吵醒老師。更讓祁夢婕感動不已的是,她的身上還蓋著一件小女孩的粉外套,班主任朱老師告訴她,有兩個女孩跑過來對她說空調太涼了,老師會被凍感冒的,然后把自己的衣服悄悄給祁夢婕蓋上了。那時候,祁夢婕做老師還不滿半年,樹娃娃班的孩子讓她第一次感受到7、8歲孩子的懂事和有愛,她說:“孩子的愛心是最真摯、最深刻、最有感染力的。”
樹娃娃班有兩個學力較弱的孩子,平時的課堂任務和作業他們總是完不成,每次上課被老師提問到,課堂里就會變得異常安靜,只要這兩個孩子能夠給出較為合理的回答、被老師肯定,其他的孩子一定會在第一時間不約而同地報以熱烈的掌聲,還有孩子會大聲說“×××,你真棒!”從二年級一直到六年級,這個鼓掌的習慣一直堅持著。還在低年級的時候,學校組織很多課堂和課后活動,這兩個孩子總是非常努力,他們不能在語言組織和寫寫畫畫上幫上忙,就把搬運東西和打掃衛生的體力活承擔了下來。每一次結成小組的活動,孩子們都能夠取長補短、默契配合。
在英語中找到自信比考高分更重要
如今任教的這批學生,在剛接到他們的時候,普遍膽小害羞,英語課上特別不愛開口練習。一、二年級正是培養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期,祁夢婕感覺必須要給英語教學增加一些課本外的學習內容,讓他們知道英語是一種生動活潑的表達。
于是,祁夢婕用英語歌激發孩子們的興趣,這些歌有的來自他們喜歡的迪士尼動畫如《Night and Day》《You and Me》《Tick Tock Time》……有的跟英語節日相關如《Knock Knock Trick or Treat》《10 Little Indians》……大多數歌曲祁夢婕都為他們編排了簡單的動作,課堂上他們連唱帶跳,終于放開了自己。
萬圣節的時候,祁夢婕又組織了英語歌曲展演,讓他們穿戴著自己搭配的奇裝異服站到臺上,托著亮亮的南瓜燈,自豪地向臺下的爸爸媽媽和老師們展示自己。
進入三、四年級,英語學習已經可以拓展孩子們的思維深度,于是祁夢婕開展了“英語國家節日課程”:孩子們自己了解一系列英語世界節日的文化歷史背景,動手繪制活動海報,還親身體驗有趣的節日活動和比賽。
就這樣,幾年下來,孩子們感受到英語和生活之間的趣味和聯系。更讓祁夢婕欣喜的是,對于開口說英語這件事,他們不再畏懼。祁夢婕告訴我們,她一直堅信,讓孩子們能夠在英語中找到自信,比讓他們考試得高分更重要。
做一個朋友一樣的老師
時光如梭,五年轉瞬而過。這些從祁夢婕任教之初就陪伴著她的孩子們馬上就要從學校里畢業了。今年9月,祁夢婕會走進一年級的課堂,體驗一個完滿的小學教育輪回。
2013年4月,祁夢婕曾在實習心得里這樣寫:“我要做一個朋友一樣的老師。”祁夢婕告訴我們,對于這份職業的尊敬是孩子們賦予她的,孩子們總是懷著最簡單真誠的心看向她,期待著從她這里得到溫暖的回饋。
從教五年,祁夢婕曾從一個單純的學科教師到如今身兼數職,面對著工作里的千頭萬緒,她說:“未來的我,依然不會改變對自己的定位——在所有的職責當中,我最喜歡和孩子打交道。從來不善于為自己預測,但是努力看向下一個五年、十年,我堅定地相信自己一定始終被孩子圍繞著,那便是這份職業給我的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