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供電企業的不斷發展、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和相關法律的逐漸完善,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不斷加大,由于法律意識的欠缺、法律人才的缺失,法律風險機制的不完善、企業監管等問題造成不少供電企業都會被涉電糾紛所困擾,如何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將危險扼殺于萌芽狀態,規避法律風險,維護供電企業的最大權益,是供電企業法律工作者的最主要的任務。本文就將從幾個方面淺析如果讓供電企業規避法律風險。
關鍵詞:風險預防;風險控制;規避;方法
1 保證合法經營,是規避風險的基礎
保證合法經營是讓供電企業遠離民事糾紛的基礎,堅持依法經營,弘揚法治精神,讓企業的每一項決策,每一步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是企業規范法律風險,遠離民事糾紛的第一要義。
近年來,供電企業法律風險的出現,法律糾紛的增多,不是沒有原因的,企業法律意識欠缺和依法行政意識不強是誘發供電企業法律風險的主要原因,企業認為只要把該做的工作做好就好,往往會忽視工作中的法律問題,沒有做好相關的監控工作,在無形中可能就會造成重大法律風險。
只有加強自我約束,將供電企業的業務合規合法化,完善操作流程,將企業的一切經營活動都納入法律軌道,保證自己的所有活動都依法守法,才能合理的規避法律風險,甚至消除法律風險隱患,遠離民事糾紛,如果陷入民事糾紛,也能夠在民事訴訟中提高勝訴幾率。
2 做好風險控制和預警
2.1建立法律人才庫,幫助企業進行工作
企業應當配備專業的律師團隊來幫助企業進行工作,堅持全程監控、全員管理,對企業的沒重大經營活動的每一步都做好監控,做到供電企業法律風險的事前能預警,發生時能及時控制。建議企業可以建立法律人才庫,從相關的合作律所,公司法務以及有法律學習背景的員工中進行抽調,建立“全職”和“兼職”法律人才庫,保障法律人才的完備,動態抽取人員,對每項活動做好檢測,將法律風險消滅于萌芽,并且供電企業在發生民事糾紛的時候能夠做出及時的反應。
2.2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做好事先考察
近年來,隨著供電企業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供電企業的業務增多,供電糾紛日益增多,種類也趨于多樣化,所以,想要做好風險的規避,必須定期對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作出調查,及時建立法律風險預警機制,對企業的決策實施之前做好事前評估,企業配合專業的法律顧問和企業法務團隊,合作建立風險的評估機制,對于可能出現風險的項目,要事仔細先考察,做到萬無一失。將所有之前的出現的法律糾紛,法律問題做好記錄,避免再次發生,對于風險性較大的經營活動,必須讓專業的律師團隊進行法律調查,做好評估。
2.3加強法制建設宣傳才能及時規避風險
企業要想做到全面規避法律風險,就必須要做到企業內人人都知法懂法,這樣每個員工都會在工作中加強法律意識,提高自控能力。企業要加強《民法》、《電力法》、《電力設施保護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員工法律意識,做到人人懂法、知法、用法,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才能對風險有意識、能規避,才能更好的將法律風險前移,預防涉電案件的發生。
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學習小組。與當地媒體合作宣傳或者與當地大學聯合建立學習班級等方式,并建立獎懲機制,提高員工的法學學習積極性。
3 做好企業合同管理
電力糾紛主要圍繞于侵權糾紛和合同糾紛兩大類型,供電企業如果將合同的管理做好,不僅會大大降低企業法律風險,還能提高企業的運營能力,所以合同的管理在企業的法律風險的規避上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企業的合同管理存在如下幾個問題:合同文本欠缺規范和周全,合同的正文必要求全面、要約完整、有明確的權利義務規范、用語準確無歧義,如果有所欠缺可能會在合同履行時帶了巨大的法律風險;合同履行監控欠缺,類似采購合同、建設合同、供電合同等需要簽訂后及時實施,但合同在執行時,能否能按時合規完成需要及時監管,如果缺乏相關的監控機制可能會在操作時引發企業風險;違規簽訂合同,如未及時與施工單位簽訂合同,無視《招標投標法》通過簽訂補充協議等方法代替招標合同等等,導致合同管理出現重大紕漏。
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企業的法律意識的欠缺,合同管理人才的欠缺,缺乏必要的審查和評估步驟,為了及時規范供電企業的法律風險提出幾項建議:
強化供電企業合同管理意識,合同由專人起草,合同內容必須明確完整、規范、嚴謹,符合《合同法》的要求,合規合法,明確權利義務,并由公司的法律顧問和法務對合同中的條款做好嚴格的審查;
明確責任體系,加強監管和審查,強化責任追究,加強監督力度,對于合同的執行要有專業的團隊負責監管,讓每一步都有跡可循法,當合同的履行出現如價格變動,自然災害,社會環境問題等任何問題時,要及時通過簽訂補充協議,辦理變更手續等方式,保證合同的繼續執行;
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搭建制度平臺,責任到人,保證不會出現徇私舞弊等現象的發生,加強普法宣傳,增強合同管理的意識。
4 加強法律隊伍建設,強化人員考核制度
企業要建立自己的法律顧問隊伍,招聘具有執業資格的律師進入團隊,對企業工作把關,合理規避法律風險,做好評估和監測,在民事糾紛發生之后也能及時的做出應對,用合規合法的方式維護好企業的應有利益。
供電企業內部員工建立明確的獎懲機制,把責任追究到個人,如果沒能及時規避風險要及時追究責任,對于能及時發現和規避風險的員工要進行獎勵,提高供電企業員工參與的積極性。
5 結語
評價企業的法律工作做的怎么樣不是看我們能贏多少官司,而是要去衡量通過企業的自身的努力規避了多少法律糾紛,將風險控制在萌芽的狀態才是我們供電企業法律工作者該做的。
企業如果能夠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所有的操作合法合規,并建立相關風險預警機制,做好評估和監測,就能及時發現法律風險規避法律風險,減少不必要的民事糾紛,保障供電企業的經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蔚.中國智庫的現狀及其參與決策研究[J].中州學刊,2011(2):119-121;
[2]于來福.供電企業常見電力糾紛類型及應對措施[J].電與法管理視野,2015(4):8;
[3]劉曉君,王斌,白春妮,基于ANP-Grey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合同能源管理風險評價[J].施工技術.2016.04:56-61
作者簡介:
李小建(1984.09—),男,湖北襄陽人,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企業經濟法律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