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移動電子商務作為電子商務的一種新形式已經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是在高校對于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培養中,移動電子商務課程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相應的教學場所、教材以及實訓項目都沒有完善。然而社會的發展對移動電商人才的需求又逐漸增大。因此本文從高校移動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著手,聯系筆者的教學實踐,對移動電子商務人才在高校中的培養提出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反思,為以后移動商務類的課程建設提供借鑒。
關鍵詞:電子商務;移動商務;人才培養;教學安排
一、引言
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今天,移動電子商務也悄然而至。從1997年到如今,電子商務已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現在處于發展的平穩期。雖然移動電子商務的起步晚,但是它驚人的發展速度也使它成為終端革新、技術發展的產物。
移動電子商務是指通過手機、Pad、掌上電腦等手持移動終端進行的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商務交易活動,包括線上線下購物與交易、在線電子支付等。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商務活動模式。
二、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各大電商平臺,包括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等購物網站,無線端成交額占比逐年穩步攀升。在雙十一當天,京東銷售的3500多萬件實物商品中,移動端(包含移動客戶端、微信和QQ等渠道)訂單占比超過74%,同比增長130%。這些數據標明,移動電子商務的發展勢不可擋,電子商務的重心將向移動電子商務偏移。
移動電子商務的興起,也帶動了新的電商模式的形成。團購模式、O2O模式、平臺模式、免費模式等新型電商模型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電商模型。從移動電子商務的價值鏈分析,終端廠商、電信運營商、芯片技術制造商、服務提供商、金融支付服務商、平臺提供商、物流倉儲商等對移動電商行業的細化分工越趨明顯。因此,社會對移動電商人才能力的需求也趨向全面化發展。
三、移動電子商務的教學現狀
移動電子商務是一門新興學科,各大高校對于這門課程的教學設計還處于初期階段。并且在教學中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具體闡述如下:
1.優秀教材匱乏。隨著移動電子商務日新月異的變化,各種新技術、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市面上可以參考的教材卻因參編時效性的原因,少之又少。并且絕大部分教材都是以理論為主,很少加入實訓項目,也沒有可以配套使用的實訓資源。
2.實訓環節落后。移動商務屬于新興學科,它是基于電子商務的發展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所以它和電子商務在技術上、模式上、實踐創新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在高校教學當中,很難找到實踐項目讓學生深入學習移動商務。同時,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相關項目設計方面都沒有非常健全的體系。高校也因為場所、經費受限而不能系統性的整改實訓室、建立完善的校內實訓基地。
3.教學考評方式陳舊。移動商務作為一門實踐多于理論的學科,在考評方式上不應該采用傳統應試的方式。因為陳舊的考試體系,使得試題多半是記憶性的內容,容易讓學生養成死記硬背的習慣,而忽略了他們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四、移動電子商務的教學反思
1.對人才培養方案的反思。高校傳統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偏向技術方向的培養模式和偏向運營(商務)方向的培養模式。而移動電子商務需要的是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然而開設專門的移動電子商務專業卻顯得不太現實。因為移動商務專業容易與傳統的電子商務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程相重合,所以移動電子商務可以作為電子商務專業的另外一種專業方向來開設。
2.教學方式的革新。根據移動電子商務課程的特質,教學上應該以課本為基礎,學生思考為導向,技能實訓為教學手段,采取新型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教學的壁壘,讓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充分的互動。其中,多媒體手段必不可少。在傳統的PPT教學中,插入豐富的圖片、視頻等多媒體,同時使用動畫和特效讓幻燈片更加豐富和生動。視頻可以根據教學需求準備15-20個分別植入到每個章節當中,每次播放的時間控制在5-10分鐘,看完視頻讓學生對視頻的內容進行總結和反思,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在課堂的內容建設當中,移動電子商務課程涵蓋的內容更加復雜且全面,因為它覆蓋了技術和運營兩大范疇,因此在教授理論課程的同時,也需要很多的案例進行補充說明,包括:移動商務的價值鏈和商務模式、移動商務的技術、移動支付、移動營銷、移動APP等。教師需要根據當下移動電商行業的新動態、新熱點、新技術等內容,對教案不斷的更新,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貼近時代進步的腳步。
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
(1)探究式學習法,通過生活中移動電商的實例場景,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的思考。教師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對某一主題內容進行思考,一個人或小組的方式,允許他們現場查找資料,并且用自己找到的論據論證自己的觀點,培養他們主動思考的能力,提高他們對移動電商的熱情和興趣。
(2)體驗式學習法,利用軟件或者網站,讓學生可以把理論結合實踐。比如:在學習二維碼技術的時候,讓學生通過網頁自制不同功能和類型的二維碼,通過制作二維碼,更進一步的理解二維碼技術的原理以及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3)類比分析法,對同類型的知識點,或概念相近的內容進行類比分析,找出異同點。比如:分析移動App的時候,讓學生區分“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功能上的異同。學生可以通過課后查找資料,或者直接使用該軟件,以自身的角度找出兩款軟件的優缺點,更深層次的分析移動App的功能和特性。
(4)案例歸納法,對教師給出的案例進行知識點的歸納。通過教師給出的案例,對案例的主要內容進行分析分類,并且總結知識點。教師在使用案例歸納法的時候,需要對學生進行定向引導,把他們從理論帶入案例,再把他們從案例中帶出來。以案例作為指引,對案例中的內容進行歸納。
3.教學方式的革新。變革傳統的考試方式,讓學生的成績更加具有綜合性。該課程的考核方式可以由三部分構成:考勤和課堂作業、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課堂表現和平時作業主要由平時上課回答問題的次數,小組討論的活躍度,平時作業完成的認真程度等決定;期中考試以移動應用創意書的完成質量決定,由老師和學生共同打分,選出最具創意的、最有商業價值的、最完整詳實的創意書;每組創意書的小組成員都要到講臺上對自己組的創意進行介紹,并且對老師和其他同學提出的問題進行答辯;期末考試以閉卷考試為主,主要考察學生對于基本知識點的掌握能力以及對案例的分析能力。
五、總結
《移動電商》課程是一門必須通過理論聯系實踐的課程。由于目前沒有相應的配套教材進行系統性的理論學習,同時高校的實訓項目也比較落后,因此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豐富課堂的教學手段顯得尤為必要。在筆者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該課程的建設還處于初步階段,雖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學環節還應該設計的更加完備,教學課件、教學視頻、教學案例也需要教師不斷的更新和完善。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一線教師對專業課程的建設,以及不斷的總結和反思。希望在未來,隨著技術的創新、人才的培養、專業的發展、課程的建設,能帶動《移動電商》的教學質量登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朱俊豪.移動電子商務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科教文匯,2015(310).
[2]何小年,段鳳華.移動電子商務創新型人才培養途徑小議[J].教育教學論壇,2015(12).
[3]劉盈豐,金明.移動電子商務模式發展及實訓教學應用研究[J].應用科技,2015(163).
[4]張華杰.高職院校移動電子商務教學問題研究[J].讀書育人,2015.
[5]張煥.高職移動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人才培養,2016(05).
[6]周家地.《移動電子商務概論》課程教學實踐與思考[J].福建電腦,2014(7).
作者簡介:夏冰清(1992-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與管理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