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峰
摘要:運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運用最多的數學知識,也是整個小學數學體系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內容。運算能力是新課標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是小學數學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農村學校;運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1-0167-01
運算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運用最多的數學知識,也是整個小學數學體系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內容。運算能力是新課標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是小學數學的重中之重。"新課標"指出: "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
通過對我校高年級學生的數學計算教學現狀分析,我們發現:
(1)教師對培養高年級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認識不到位。只重視學生的筆算能力,忽視學生的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實際上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很重要。在四則計算中,口算是基礎,基礎必須打好,學生筆算正確率的高低,與他口算能力的強弱成正比例。在日常生活中,處處有計算,也處處離不開估算。隨著計算工具飛速發展,計算機的廣泛使用,大數目計算的內容和要求在調整。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估算的應用已大大超過精確計算。
(2)教師對學生的計算只重結果不重視過程。其實計算是一個復雜的運算過程,需要很多的運算步驟才能得到一個結果,應認真分析錯在什么環節。我們計算題改錯時,要按學生的計算順序,指出學生錯在哪一步。讓學生知道錯誤原因以后再訂正。
(3)教師對計算教學不夠重視。教學上都比較重視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忽視運算能力的培養,覺得現在出現了高科技,能用電腦、計算器計算,學生只要會算就可以了,產生觀念上的偏差,應讓學生明算理、知算法,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
(4)學生不重算理只重算法。學生在學習計算時,對算理也就是為什么這樣算不去理解,對計算的算法卻非常重視,以為只要能算就行。對計算題普遍缺乏興趣,認為計算題不需要思考就能解出來,產生認識上的偏差,以致做計算題時馬馬虎虎,不夠認真。
(5)學生簡算意識不強。學生的計算方法不夠合理、靈活,到了小學高段,計算的方法應靈活多樣,從多種解法中選擇合理的算法,達到算法最優化,而實際上學生的簡算意識不強,一道計算題如果沒有要求簡便,能簡便計算的題目也不去簡便計算,不能根據具體算式的特點去主動選擇最佳的解題方法進行計算。
對于此,我們學校專門成立課題組,聘請教研室專家,對培養學生運算能力進行實踐研究,并成功申報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
1.學習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對于計算教學,我們認同算理和算法并重,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過程和熟練計算形成技能的結果并重,但就在這樣一段教學的全過程中,或者說具體到一節計算的新授課中,我們有理由認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過程比訓練形成計算技能要重要的多,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因為學生在最初接觸某一新的計算內容時,課堂上呈現出的算法多樣化,提供給了學生充分交流的平臺,實現了算法的共享、比較、辨析、感悟,促進了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修正,有助于學生自我方法的優化,最終鍛煉和拓寬了學生的思維。計算教學蘊含的這種隱性的價值越來越被教師們所認可。把時間花在有價值的探索過程中,時間花得再多也值得!計算教學的價值絕不僅僅是只會計算就行,給了學生探究的時空就有發展學生思維的機會,有了透徹的算理算法作基石,技能的訓練才會有意義。堅信我們所想要的,屏棄只要結果不重過程的功利化做法,不再焦慮,做一個極其有耐心的人,在實踐教學中自我修煉,在修煉中慢慢感受傳授知識的樂趣,這將是我們應有的心態和目標。
2.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基礎
在計算中,基本概念就是數位、計數單位和進率,尤其是計數單位這個概念,對于計數來講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梳理一下整數加減法、小數加減法和分數加減法,應該說它們最核心 、最本質的就是相同的計數單位的個數相加減,核心概念如果掌握了,在課堂上對孩子來講,就創造了一定的前提條件。在這個過程中,不但建立了知識和知識之間的關系,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的遷移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3.有效的訓練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保障
心理學指出,根據計算形成的各階段的特點,應適當地分配練習的次數和時間,技能的形成和鞏固需要有足夠的練習次數和時間,但是并非練習的次數越多,時間越長,練習的效果就越好。根據這個原則,我們可以進行交錯訓練,也就是說把計算的練習量,安排在了平時的每一天,和我們后面要講的新知識結合在一起。一般來講,在計算教學的一段時間,講完算理和算法以后,每天早晨我們會做四到六道題的計算,課堂當中可以做一、兩道題,這樣隨著時間的拉長,練習的量會逐漸地減少。
同時注意口算練習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注意練習的針對性。
4.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運算能力的關鍵和重要保證。認真審題是習慣,動筆之前先養成觀察算式的習慣,審清數字和符號,審清運算順序(包括能否簡算),再根據數據特點選擇算法;仔細校對是習慣,算前對照豎式中的數字與橫式上的數字是否一致,算后對照橫式上的得數與豎式上的得數是否一致;培養學生認真、細致、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大家必須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培養一個好習慣或改正一個不良習慣是艱難的,也是必須的,需要經過教師長期的引導和訓練才能夠形成,堅持不懈的訓練靠的就是我們教師足夠的耐心和足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