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睿
摘 要: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啟發學生思維,開發學生智力,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開展情境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情感體驗,提高教學有效性。結合教學實踐,對高中政治課堂有效教學情境的創設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中教育;思想政治教學;情境創設
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有較大的影響,對于學生的成長成才來說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高中政治課程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較強,傳統高中政治課堂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個體的情感需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對政治課學習的厭煩情緒,學習積極性不高,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成長。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創設有效的高中政治教學情境,使抽象知識具體化,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為優化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突破口。但目前我國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情境創設仍舊存在一些問題,還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進行優化和完善。本文就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情境的有效創設進行探討。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意義
1.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興趣是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的內在因素。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內容更多的是在利用政治觀念來教育學生進行思考,培養學生的政治思維,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傳統的政治課堂教學,學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學習興趣不高,課堂表現比較沉悶,缺乏主動性,學習效率低下。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有效地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增進了師生感情。
2.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思考是學生將知識進行內化的必然過程。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把學生帶到想象的世界中去,使想象豐富活躍起來,構成知識的新意象,在師生教與學的互動中,完成思考的全過程,實現知識的內化,從而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3.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情感的發展
知識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和發展的。學生的認知過程不能忽視情感需求,情感是促進學生認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學情境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地學習,而且還能給學生真實的情感體驗,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情感的發展。
二、高中政治教學中創設有效教學情境的策略
1.教學情境的創設應圍繞教學目標
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中,部分教師過于追求情境教學的意義而忽視了創設依據和目的,這使得教學情境的創設難以達到既定目標,造成了教學內容設置的偏失。高中政治課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根據知識點進行內容展示的,所以創設內容只有與教學目標保持一致,才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教學情境的創設需要明確教學目標,以教學目標為中心,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避免流于表面的形式主義,確保情境創設的實效性。情境教學雖然對培養學生的學習情趣具有較大裨益,但并不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容和環節,在實際運用中不能過于依賴,否則會造成主次點難以分辨,反而影響教學效果。
2.教學情境的創設應結合學生實際
新課程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首先教師應建立新型的教學理念,將提高學生實際運用的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高中政治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政治思維,建立政治思想,提高自我的政治覺悟,能靈活運用所學的政治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高中政治教學情境的創設應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選取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經驗的實例和思想政治教學內容進行融合,利用學生在生活中熟悉的實際事例創設教學情境,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能讓學生從課堂走向生活,從而拉近學生與政治學習的距離。如教學“價格變動的影響”一課,可以用“萬人團購搶格力”大型促銷活動作為情境創設的背景材料,格力空調的團購活動在湖南掀起了搶購風暴,50萬臺空調在兩天內被搶購一空,創造了全球家電史上的銷售奇跡。然后設計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交流,從而深化學生理解“價格變動對生活、生產的影響”這一教學內容。這樣的情境創設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縮小了教與學之間的空間距離、心理距離和情感距離,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3.情境創設應注重有效的問題引導
有效的問題設置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有效方法,問題設置越有針對性,就越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過教學情境設置問題,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有聯系地尋思、理解或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還能引導學生回歸生活,關注社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在邊思邊議中啟迪學生思維。例如,學習“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這部分內容時,可以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創設情境,然后提出問題:“為什么孟母一次又一次搬家?”學生的回答一般會圍繞“選擇好的鄰居”這個觀點來進行,然后教師再提出問題:“那么孟母為什么一定要選擇好鄰居?”這樣,通過有效的問題引導,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逐步推進學生的思維,最終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的教學內容。
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因素。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材料,創設出適合學生而又富有真情實感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情境創設的功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歐陽煜.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下半月刊),2009(1).
[2]姚洪彪.生活融于高中政治高效課堂中的應用探析[J].亞太教育,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