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福運 徐珍
摘要:對美的認知與感受需要從小培養,尤其是中小學時期,美術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激發學生的感性思維和形象思維,并將其發揚,為日后的藝術思維發展奠定基礎,也為挖掘學生身上的藝術潛力提供了重要的方式方法。特別是中學階段,初中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藝術欣賞水平,具有自己對美的特殊感受,因此在美術教學中,需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和學習興趣,有效的提升學生美術素養以及審美能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教學策略;優化措施
引言
初中階段的美術學習,是培養學生對美術正確認知以及提高美術能力的重要環節。所以,在初中美術教學中,老師應該樹立與新課改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抓住現代學生心理,實現與時俱進。通過創新教學,有效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提高教學效率。
1初中美術教學分析
初中美術教學的目的不同于其他學科,它不再局限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并未將所有學生均培養成畫家或藝術大師,現在教學重點在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綜合素養。初中美術課程中包含諸多內容,如鑒賞、繪畫、設計等,教材呈現出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的特點。教師通過訓練使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同時陶冶情操,使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筆者認為,初中美術教學不應忽視鑒賞課的教學,通過課堂教學,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培養其藝術鑒賞能力。實踐課應以手工課為主,如剪紙、泥塑等,通過手工制作的形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設計能力。因此,當前需進一步優化初中美術教學策略。
2優化初中美術教學的策略
2.1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熱情
初中生年齡較小,同時心智尚不成熟,其判斷能力和審美能力有限。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積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其對美術的熱愛。由于初中美術這門學科并未被納入初升高的考試中,所以很多學生或者家長對美術這門課程并不重視。但是,初中階段學生對美術的學習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這就需要老師進行悉心教導,根據學生實際狀況,設置活躍的課堂氣氛,帶動其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狀態轉變為主動求學狀態,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享受學習的樂趣,體驗美術帶來的快樂。例如,在講解齊白石的名畫《東方朔偷桃》時,大多數學生對此作品缺乏了解,這就需要老師進行活靈活現的講說,可以將其與1997年香港出版的《齊白石精粹》中的“東方朔”進行比較,香港版的“東方朔”外形高大,表現形式夸張幽默,藝術感強烈。還可以與其他畫家的《東方朔偷桃》作品進行比較,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多渠道多方式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及對美術學習的熱情。
2.2善于利用閑置品或廢舊品為素材為美術語言,創造性的綜合性的進行美術學習
初中美術課程任課教師應當善于利用閑置物品或者是廢舊物品作為初中美術教學的工具和素材,以此為學生創造動手實踐契機。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學生美術創造力的顯著提高。中國人熊正剛用幾塊防水用的麻袋布片拼貼并融合繪畫技法創作了《蒙娜麗莎》畫作,一位德國人出價幾萬元買了他的這幅作品。所以,美術課教學,教師可讓學生用一些廢舊物品有目的地按一定的想法剪拼、粘貼、加工,結果一定會變成一件令學生意想不到的藝術品。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將舊報紙、舊掛歷、舊書彩圖等相互結合做成門簾、窗簾或節日裝飾品等。同時也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設立美術節,展示學生親自動手改造的美術作品,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又激發了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3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有效擴充
初中美術課程任課教師應當意識到以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工具對于初中美術教學的重要性,通過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美術課堂的應用,以此實現對美術名作的直觀展示,從而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有效擴充,讓學生在賞鑒各國優秀美術作品的同時,實現自身美術知識的厚重積淀。比如,在一些美術欣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一些同種風格,或者同一時代,亦或同一畫家的其他作品,讓學生進行細致的賞析,并且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當然,也可以運用多媒體來播放關于某一畫家、某一作品的一些視頻資料,也可以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播放背景音樂,使音樂加以渲染。通過多媒體的輔助教學,很多美術知識都可以直觀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加深記憶和理解的同時,也能進一步感受到藝術的熏陶。
2.4互動練習,鞏固學生所學
無論哪一門課程,互動永遠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溝通的必備方式,也是營造教學氛圍的最佳途徑。互動的方式方法有很多,而語言互動僅僅是其中一項內容,還包括情感互動、思想交流等等。對于美術教學而言,課堂互動的方式很多。首先,美術教學是邊學邊練的形式為主,在繪畫作品欣賞中,通過語言與學生進行交流,是一種最為常見的教學方式。而在繪畫動筆練習中,思想情感與語言的交流方式多為交叉進行。對于繪畫內容的背景資料、繪畫中注意事項及繪畫步驟的講解,需要師生之間進行語言交流,而在學生觀察模特過程中,不僅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也需要多多交流,才能更全面具體地觀察到事物的細節。而在繪畫過程中,則主要是生生之間的交流,以及學生與繪畫模特或事物之間的思想交流與情感交流,從而有效鞏固學生學習知識掌握能力。
2.5關注欣賞對象,實現多樣化賞析
初中生的認知處于成長階段,他們對于美術世界的認知也處在一個比較淺層的階段,如果教師一味地讓學生去欣賞比較深奧的美術作品,那么無疑會給學生的認知設置許多的阻礙,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就要放棄課程規定的中外美術作品欣賞教學,而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情況,采取簡潔易懂的語言,并根據自己對于美術作品的理解,選取其中能夠被初中學生接受的部分進行重點講解,并且,初中生的美術鑒賞也不能夠只局限于教材之中,教師應當積極了解學生的美術學習特征,把握他們對于美術作品的欣賞興趣,從而挖掘出相應的優秀作品,作為課堂的拓展延伸。比如很多初中生都對武俠連環畫以及動漫畫非常感興趣,教師就可以找出一些此類精品,讓學生們進行欣賞,比如2010年推出的《三國演義》的連環畫,其畫風充分體現了國畫的精髓,制作精良,在這樣的作品欣賞中,學生們興趣盎然,熱情飽滿,教學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結束語
美術課程的優化不僅體現在時間有限的課堂上,課外,美術教師也可組織與美術相關的活動,使學生可以展現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這既是對美術愛好者的認可,也是對其他學生的激勵。初中美術教師深化教學改革,應聯系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美術教學方法,改善固有教學方法的不足,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能力,最終達成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丁竹南.分析興趣教學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8(04):209.
[2]祖云娥.初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美與時代(中),2018(02):120-121.
[3]王媛媛.淺談新時期下初中語文提問式教學[J].中華少年,2018(01):142.
[4]岳琴.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提問的藝術[J].課外語文,2017(33):12.
[5]陸美玲.論初中語文教學創新提問設計[J].中學語文,2017(36):75-77.
[6]胡進.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好家長,2017(74):192.
[7]白寶亮.初中語文課堂提問藝術探析[J].新課程(中),2017(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