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彬
摘 要: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主要以螞蟻借唄、p2p網絡貸款、眾籌融資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逐步興起并快速發展,一方面帶動了經濟的繁榮發展,另一方面也加劇了互聯網金融犯罪現象,部分資質不足的群體寄希望于網絡貸款提高生活水平,但實質上是攀比、過度超前消費心理在作祟。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現階段互聯網金融犯罪刑法規制存在的難題,根據互聯網金融犯罪的性質與特征,探究了刑法在互聯網金融的規制路徑,并對此提出了幾點建議及策略。
關鍵詞:刑法;互聯網金融;規制;路徑
引言:目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如火如荼,憑借其超優化特征深得人心,投資者也因此有了更多選擇,讓互聯網金融逐漸散發其巨大的吸引力。然而,就當前部分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現狀而言,逐漸凸顯相關現行法律滯后的弊端,導致互聯網金融犯罪現象屢見不鮮。因此,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背景下,務必要加強相關刑法規制的完善,有效規避金融犯罪頻發,本文探究了新時代背景下刑法在互聯網金融的具體規制。
一、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刑法規制存在的難題
(一)互聯網金融活動日趨復雜
由于互聯網金融具有較高的開放程度,具有平等、共享、普惠等顯著特點,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其交易對象與方式、交易機構、金融市場等都與傳統金融有較大區別,表現出更高的參與度與協作性。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由于融資模式以及征信體系不夠規范,所導致的弊端也日漸凸顯。因此,正是由于互聯網金融活動日趨復雜,對于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刑法規制十分不利。
(二)征信體系不健全
征信體系作為公民獲取金融服務的首要條件,也是金融基礎設施的關鍵組成,同時也是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征信體系不健全,導致很多失信人有機可乘,破壞了金融市場的有序性,不僅為企業帶來利益損失,也給個人信息管理帶來風險,更不利于互聯網金融刑法的規制。
(三)監管體系不完善
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主要憑借互聯網技術進行監管,由軟件及相應程序進行風險控制,但正是由于互聯網技術與管理具有一定弊端,給互聯網金融犯罪的追查帶來很多困難。與此同時,由于對互聯網金融從業者的法律背景不夠確實,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監管難度,導致很多違規行為不斷出現。因此,要想更為有效的擺脫互聯網金融刑法規制困境,務必要逐步完善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體系。
二、互聯網金融犯罪的性質與特征
(一)互聯網金融犯罪的概念
所謂互聯網金融,主要指的是在互聯網金融活動中出現的各類破壞金融市場秩序的違規行為。換句話說,互聯網金融犯罪的出現,是伴隨著網絡通信技術與金融活動融合的一種新型犯罪,不同于傳統金融犯罪,互聯網金融犯罪更具復雜性。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部分金融機構、個人或者受到金融活動影響較大的群體,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行為模式的變化,甚至有可能導致思想觀念的扭曲,最終導致犯罪行為。
(二)互聯網金融犯罪的特征
對于互聯網金融犯罪而言,本身具有隱蔽性與廣泛性特征,主要是由于其內容工作流程較為復雜,以及互聯網金融系統及活動在受眾范圍上的不確定性。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犯罪與傳統金融犯罪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前者的大眾化特征更為明顯,給國家造成的金融威脅也更具殺傷力。
三、探究刑法在互聯網金融的規制路徑
(一)將理性克制與罪刑法定相結合
正是由于互聯網金融本身具有較強的創新性與開放性,這些特性也注定了互聯網金融犯罪形式的多樣化。基于此,在利用刑法對互聯網金融規制的過程中要保持理性克制,而對于部分具體實名的罪行更要堅持罪刑法定。由此可見,對互聯網金融活動中具體行為的規制,必須要通過明確劃分并及時納入刑法規制范圍內,對不同的互聯網金融犯罪行為進行針對性規制,以此維持互聯網金融環境的穩定持續發展。
(二)不斷提高犯罪案件審理質量
由于互聯網金融犯罪具有較強的隱蔽性與專業性,在刑法規制中務必要不斷提高犯罪案件審理質量。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該領域專家的專業技能優勢,并及時組建專家團隊;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設置專業合議庭審查互聯網金融犯罪事實,以便更合理的認定罪名。由此可見,不斷提高犯罪案件審理質量,對于有效提高刑法發揮在互聯網金融的規制作用相當重要。
(三)不斷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
由于互聯網金融犯罪不同于其他類型犯罪,屬于一種新型犯罪,這就要求對已有法律制度進行不斷的完善,并根據這一新類型犯罪重新確立相關法律原則,并制定更為明確的法律解釋,進而創制更具適用性的法律法規,逐步完善相關立法,實現互聯網金融環境的秩序化運行。
(四)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刑事立法
為了能夠更為有效的利用刑法對互聯網金融犯罪進行規制,務必要注重對互聯網金融的行使立法的完善與改進,更要注重對類似非法集資、非法經營等方面加大刑法處罰。首先,要嚴格規定除了經過國家批準開展的金融業務,其余都算非法經營;其次,將部分因經營不善而倒閉,最終無力歸還投資款的行為不被納入刑法處罰范圍內;最后,對于債券、公司股票的擅自發行罪行的界定,要根據其數額標準等進行判定。由此可見,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快速發展背景下,不但為公眾帶來了更多普惠性金融服務,同時也包含了諸多犯罪問題。因此,務必要通過不斷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刑事立法、提高犯罪案件審理質量等方式,保障互聯網金融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及快速發展,不僅有效促進了社會經濟的多樣化發展,同時也涌現出更多金融犯罪問題,導致互聯網金融發展環境遭到破壞,給社會穩定造成較大威脅。因此,務必要加強刑法對對互聯網金融的規制,并采用有效的刑法懲罰手段規制互聯網金融犯罪行為,促進互聯網金融環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由此可見,要想利用刑法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規制,務必要不斷提高犯罪案件審理質量,不斷完善相應的法律制度,并將理性克制與罪刑法定相結合,逐步完善互聯網金融的刑事立法。
參考文獻:
[1]鄧漫銀.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困境及出路——以互聯網金融為視野的研究[J]. 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1):24-27.
[2]聞志強,楊亞南. 互聯網金融的行政監管與刑法規制——以非法集資類違法犯罪行為為視角[J]. 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7(01):40-46.
[3]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課題組. 完善互聯網金融監管刑事政策若干問題研究[J]. 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7(04):32-36.
[4]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電子證據的司法認定——以金融借貸合同為視角[J]. 人民司法(應用),2017(0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