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伯清
摘 要:德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中職學校教育工作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隨著現代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也越來越主要。要成為合格的技術型人才首先必須保證有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具備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所以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中職學生;德育教學;班主任;學校教育
一、中職學生:
從中職學校學生現狀來看:由于目前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都是2000年左右出生的,家庭教育是在蜜缸里泡大的一代,經過了普通高中的層層篩選,來中職學校就讀的學生在學習、能力、素質等方面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生。然而存在這樣的原因主要是來自三方面的因素。
(一)學校教育:從小學——初中——高中中國的應試教育片面的追求升學率,以高分100分來斷定學生的好壞從而使學生從很小就出現了兩極分化。教師班主任老師不重視這部分學生同時和家長溝通不到位不及時,久而久之出現了違反規章制度甚至是違法亂紀。如:碰到老師熟視無睹、亂扔垃圾、說臟話、曠課、逃學、聚眾斗毆、違反規章制度等現象非常普遍。這給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難度,增強了緊迫感,同時也是中國教育的一大悲哀。
(二)社會環境: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很強大的通訊時代是一個智能時代。未成年人由于受到社會一些不良風氣影響并同過強大的網絡,像驅蟲腐朽著我們青少年的思想。使學生的價值觀出現多元化趨向,拜金主義,個人享樂主義等消極情緒,促使部分學生半夜爬墻出去上通宵網等不健康法的行為。加上社會上的某些人認為讀中職學校沒有用,這樣使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普遍較低。因此如何管好學生使他們在勤學、好學、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中職學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課題。
(三)家庭教育: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或者父母忙于工作,他們跟爺爺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愛,使孩子變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腳、好吃懶做、不思進取,怕苦怕累,經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獨立生活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也給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難度。
二、德育課教學:
中職學校德育課教育從上到下并不是很重視加上德育內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陳舊落后、簡單粗暴,理論脫離實際。學生為什么對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活動停留在“口號式”、“文件式”,學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活動轟轟烈烈,學生表面積極參與,而心靈靜若止水,不能起到喚醒、激活與弘揚個體道德潛能中積極的、建設性的因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結果只能是低效或者無效的。另外中職學校德育課的幾本書基本沒有一個班是完整的按教學大綱完成任務的,因為學生有實習任務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時加之全德陽市沒有進行過系統性的全市統考,學校不夠重視德育課就這樣不了了之。所以要加強德育課教育我有幾點建議:
(1)德育課課本很好但是教學線不夠重視,希望要有一個明確的課時要求及標準而且務必按時按量的完成。
(2)全德陽市應該進行德育課的階段性統考或者抽考要求全市的試卷統一出題統一閱卷。
(3)希望有關部門多次巡查及教材的使用情況。
(4)班主任隊伍及德育工作者德育水平較低差距較大,需要統一培訓和一些拓展課題。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方法可以強化對德育課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可以加強師德建設對嚴肅校紀校規取到一定的作用。
三、班主任:
班主任充分利用班會的時間上好德育課,要善于“觀察”,要善于“傾聽”,要善于“設為”,要善于“引導”。中職學校學生的年齡一般在十五到十八九左右,正值青春期,這一時期是人的心理變化最激烈的時期,也是產生心理困惑、心理沖突最多的時期。中職學校的大多數學生是基礎教育失敗的弱勢群體,這也決定了他們的心理問題發生變化變得日益復雜,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群體。因此,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必須把全班學生有序地組織起來,并結合班級具體情況,確立共同的奮斗目標,對學生進行各種教育。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使全班學生得到生動活潑的全面發展。
作為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必須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法法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幫助他們在中職學校這個新的起點上重新站起來,樹立學習自信心,樹立更新的人生目標。學校的德育工作應抓住道德內化這個學生品德形成的關鍵,把視線道德內化作為德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因此,道德內化問題是當前職業教育迫切需要更改的,這樣也是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需要。
四、學校教育
教育部2004年10月25日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這樣規定德育課的地位: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教育、創業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陣地。我們可以通過正規的課堂教學,借鑒國內外成功的經驗,開發校本教材,專門從生存與應變、情感與正義、敬業與和諧等單元,建立學生對生命的正確認識,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但是德育教師并沒有積極進取、學校并沒有講解《大綱》的精髓,使德育課在中職學校的分量少之又少,從而促使了不了了之的工作作風。因為德育課大家認為不重要也不重視有沒有什么吸引力。學校和上級部門應該適當的組織教師外出參觀、考察、學習交流、為德育課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同時也是對學生,對家庭,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
總而言之要把德育課搞上去不是一個人,不是一句口號就能完成的。需要學校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及教師隊伍的深化改革。始終堅持不懈、認真對待、積極將學生培養成為積極樂觀、適應新時期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報刊新聞書籍:
[2]程紅艷.教育的起點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念與實踐,2002(8).有關淺談中職學校德育教育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