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婉倩
【摘 要】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是對經濟市場行為的規范與引導,對于強化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立足對新會計準則的認識,分析了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的變化,以及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之上,從明確并完善合并報表范圍的規定、強化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科學選擇合并報表會計處理方法等方面,具體闡述了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策略。
【關鍵詞】新會計準則;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
一、前言
在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之下,為更好地規范經濟主體,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體系,我國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有助于更好地推動市場經濟發展,強化對上市企業的管控。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式合并報表編制發生了較大變化,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進一步要求上市公司要立足新會計準則,審視當前存在的問題,通過內外環境的優化、編制措施的實施,有效提高合并報表編制質量。因此,本文從實際出發,就上市公司如何強化合并報表編制,做了如下具體闡述。
二、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的變化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為更好地適應發展環境,財政部頒布實施了《合并會計報表暫行規定》,對上市公司合并報表以專門的法規制度進行約束規范,以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合并報表編制規范。從新準則來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發生了較大變化,并主要表現為:
1.變化一:合并報表編制的理論發生變化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為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提供了法律法規依據,為規范化操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的變化,首先便現在理論層面。新的會計準則,在實施理念上做了適當調整,以更好地適應新的環境要求。(1)新會計準則的實體理論變化,以合并報表編制為機制,強調對控制層面的有效規范和管制;(2)合并報表編制以服務企業集團為導向,并將比例合并法進行廢除,實現對權益法處理的有效應用;(3)對計價基礎進行調整,強調計價寄出的科學合理性;(4)重新認定上述股東損益的性質,并對少數股東權益進行了更加明確的界定。
2.變化二:合并報表編制的范圍發生變化
在合并報表編制的范圍方面,對其范圍進行了明確確定。基于新會計準則,主要做了如下范圍確定:(1)數量標準的確定。在新會計準則中,對數量標準的確定為:“母公司擁有其半數以上權益性資本的被投資企業”。因此,數量標準的確定更加明確,即在母公司所持股份在50%以上時,被投資的子公司則需要納入到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之中。(2)質量標準的確定。在新會計準則中,母公司對經營決策、財務決策享有控制權,即持有公司半數以上的表決權,或者是有權任免公司權力機構的人員及半數表決權等。因此,在質量標準上更加明確,有助于合并報表的編制工作開展。對于質量標準的卻能,能夠實現更加規范化、制度化的合并報表編制,也對合并報表編制范疇進行了明確,更具有可操作性。
3.變化三:合并報表編制的內容及方法變化
合并報表編制的內容及方法變化,是新會計準則實施后的顯著變化之一,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內容變化。在新會計準則中,會計報表合并編制內容的變化,以更好的適應并滿足實際的需求。合并報表編制不僅涉及合并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等內容,同時也對損益表、合并現金流表進行了適當變動,在內容上進行了增減。如,增加了“在建工程”“對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與未實現的內部銷售損益相關的部分也相應抵銷”的規定。因此,在合并報表編制內容上進行了適當調整,以更好的適應新的要求,提高編制報表的有效性。(2)方法變化。在合并報表的編制方法上,新會計準則也做了適當調整,要求合并報表的編制應遵循一體化原則,在編制中應基于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并在運用成本和算法。因此,從編制方法而言,對會計政策做出來適當調整,并將過去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更好地滿足實際需求。
三、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中存在的問題
從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來看,仍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合并范圍有待進一步細化、控標準不統一等問題,對編制工作形成了較大影響,應進一步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具體而言,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中存在以下問題:
1.合并范圍有待進一步細化
雖然新會計準則合并范圍做了進一步的規定,但從實際操作而言,合并范圍有待進一步細化。一方面,對于一些復雜情況下的報表合并編制,新準則尚未進行明確的規定,如對于間接擁有比例等復雜持股情況下的報表合并編制,在新會計準則中未能明確規定;另一方面,對于新準則強調以控制權威標準實現對合并范圍的界定,但對于在很多情況之下,控制權為暫時性情況,這一情形新準則就未能明確。因此,合并范圍有待進一步細化,提高編制工作的有效性。
2.控標準尚不統一
新會計準則在控制定義中,雖然對權益及合并報表編制范圍進行了一定的明確,但對于控制標準的規定不統一,導致控制評價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當前的新會計準則只是對合并報表編制范圍進行規定,而對于其控制標準的判斷,則缺乏實質性的判斷標準,影響新會計準則的實施。
3.會計政策實施不規范
雖然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傳統會計行為具有規范和引導作用。但從實際而言,會計政策與會計期間不統一問題比較突出,影響力會計政策的實施效果。在母公司與子公司所實施的會計政策不一致時,需要按照母公司的會計政策,對子公司會計行為進行調整,這一情況的出現,極易造成調整后子公司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影響合并報表的編制。因此,在新的會計準則之下,要強化會計政策實施的規范化、統一性,避免因會計信息失真,影響公司經營發展。
四、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策略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對于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的規范化編制,起到了重要的規范和引導作用。在筆者看來,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面臨諸多的變化以及存在的問題,要求創新工作建設。因此,面對當前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所面臨的問題,應進一步強化以下幾點工作建設。
1.明確并完善合并報表范圍的規定
上市公司在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環境之下,要主動適應新環境,不斷地提高合并報表編制質量。首先,要對合并報表編制范圍做進一步的明確規定,強化對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效果;其次,要優化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環境,提高公司對新會計準則的理解與學習,確保合并報表編制工作的有效落實;再次,對新會計準則的部分內容進行合理修訂,并基于實際情況,明確合并范圍、數量標準,以保障公司權益。
2.強化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
面對新的會計制度,上市公司要主動適應,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更好地處理會計問題,提高合并報表編制質量。首先,財務人員要強化對新會計準則的學習,對新內容、新方法有充分的了解,方可更好地掌握應用,確保編制工作的有效開展;其次,強化對人才的引進,特別是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是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在需求。在新會計準則的大背景之下,高素質綜合型人才,能夠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會計制度,提高合并報表編制質量。
3.科學選擇合并報表會計處理方法
上市公司在合并報表編制中,應基于實際情況,選擇科學合理的合并報表會計處理方法。一般而言,主要可以購買法、權益結合法兩種方式實現對會計的有效處理。對于不同的處理方法,會形成不同的企業報表,這就要求企業:一要基于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會計處理方法,并確保其可操作性;二要做好合并的會計核算工作,為企業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提供良好的環境,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上市公司要從實際出發,科學選擇合并報表會計處理方法,在提高編制效率及質量的同時,更好促進企業經營發展。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是新時期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適應新環境,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會計準則的重要保障。在本文的探討中,上市公司合并報表編制發生了較大變化,編制內容、方法及范圍的變化,要求上市公司要主動適應新環境,強化對新會計準則的學習及實踐應用。在筆者俺來,上市公司強化合并報表編制工作建設,關鍵在于:一是明確并完善合并報表范圍的規定,優化編制工作的內部環境;二是強化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主動適應新環境;三是從實際出發,科學選擇合并報表會計處理方法。
參考文獻:
[1]王翠紅.新會計準則下合并會計報表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 2013(14).
[2]方建萍.新會計準則下合并報表的編制及處理研究[J].新財經, 2016(08).
[3]林環英.新會計住著呢下合并財務報表的編制問題探究[J].商, 2015(10).
[4]牛建軍.基于會計新會計準則下的合并會計報表的處理研究[J].中國投資,2013(02).
[5]莊小歌.新會計準則下合并會計報表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