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會珍
摘 要: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繪本教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但為學生的學習成長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素材。因此,教師要給予繪本教學足夠重視,充分認識到繪本教學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性,積極發揮繪本教學的作用,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繪本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應用
一、繪本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有助于為心理教師提供上課的素材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以挖掘學生潛能、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為目標的教學理論,通過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培養學生樂觀的心理。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心理及人格發展的重要時期,教師要充分運用繪本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意識,提高學生適應環境的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蘊含著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內容,其中包括生活方面、學習方面等。
2.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活動的效率
小學生普遍喜歡趣味性的故事,而繪本有生動形象的畫面,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元素,這些心理元素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繪本改變了傳統心理健康教學模式,能夠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生的身心發展形成共鳴。現在,繪本憑借其強大的優勢正在逐漸走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極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干擾。而繪本能夠將學生帶入學習的境界當中,促進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心理健康教學質量。
3.繪本能促進學生多種能力的發展
在教學中應用繪本,不但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圖文素材,而且能促進學生在圖文中獲取知識的能力。學生在觀察繪本圖文時會進行相應的思考,有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此外,繪本為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繪本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使用策略
1.導讀創境,激發興趣
繪本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教師要充分利用“最近發展區”,采用生動與夸張的手法將故事呈現給學生,還可以運用預告精彩片段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帶入繪本所創設的導讀情境當中。例如,在學習《我永遠愛你》這篇文章時,作品講述了阿力將媽媽最喜歡的碗不小心打碎了,他特別擔心媽媽知道這一切后會有怎樣的反應。此時可以引發學生思考的地方是,媽媽知道后,會不會很生氣?媽媽會不會懲罰阿力?通過對類似問題的思考,教師還可以延伸到學生是否存在類似的經歷,并且讓學生加以思考,如果出現類似的事件時,學生應該如何做。通過繪本教學,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2.引導猜想,激發想象
繪本不但具備講述故事的功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觀察力。尤其通過對圖片進行細致的觀察,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猜想,激發學生的想象。因此,在小學繪本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繪本的作用,注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此外,在進行繪本閱讀時,教師要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逐步思考,而不是全盤托出,一步一步地將學生由豐富圖畫帶入到繪本教學當中,讓學生在趣味的識別圖片中獲取到知識。
3.聯系實際,提升智慧
繪本教學之所以能夠引起小學生的共鳴,主要在于圖文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說教,而且采用符合學生成長需要的教學模式。在繪本教育的過程當中,在保證學生理解繪本內容的基礎上,還需要加強繪本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相結合,進而全面啟發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感悟。并且以學生的感悟為立足點,進而全面提升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此外,教師在進行繪本教育時,安排學生走入實際的生活當中,讓學生在生活當中進行潛心思考,對自身進行科學反思。
綜上所述,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當中,教師要結合當前小學生的心理特征,結合實際教學的需要,作出適當的教學調整,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教學的總體質量與效率。并且在實際的繪本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發揮繪本的優勢,并且在實際的繪本教學中進行導讀創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要充分意識到繪本對于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性,加強對繪本教學的創新發展,進而全面實現繪本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玲玉.繪本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2]曲蕓萱.繪本在小學低段口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