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憲玲
摘 要:小學低年級階段對孩子們進行德育是一項有難度、有深度的工作,將班級管理工作同小學生的德育工作聯系起來是很重要的。就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展開討論,主要分析德育工作現狀,提出一些可行的、高效的方法展開德育工作。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德育;探索
每一個孩子在小學時期所接受的德育將會影響其一生的發展,因為幼年時期孩子們的心理、生理都不夠成熟,家長和老師對其引導正確的思想和行為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關鍵。教育是孩子們一生接觸的最多的事情,但是知識遠不止書本上那么簡單,還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思想品德。小學時期孩子們的自控意識較弱,需要老師對其潛移默化的引導。將書本和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可以為孩子們以后的發展做出很大的貢獻。
一、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德育現狀
1.德育過于表面化
不止一位學者這樣認為,在學術領域內很多學者都提出這樣的勸誡,在小學低年級教育過程中,如果認為德育不重要,在課堂上形式化地一筆帶過,終究是誤人子弟的。學者們的這番勸誡其實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敲了警鐘,老師們不應該將全部精力投放在學生的個人習慣教育上,如果老師們認為學習好課本上的知識,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孩子們的教育就已經完成,這是背離最初教育的根本的。在班級管理中,現在普遍的消極現象是班級后面的黑板,本來是為了宣傳思想品德,彰顯孩子們個性的東西,卻被形式化地應付了事。
2.德育模式過于單一化
隨著國家的發展,教育部門在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做出了許多革新,有了很大的進步,伴隨著每一次新課改的推進和深入,小學低年級教育也緊跟步伐,不斷創新教育的理念和方式。然而,在新的教育模式下,部分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時仍舊采用傳統的方式來傳播德育,學生被動接受老師們口中的知識,所以在課堂上經常出現老師和學生不在一個頻道的尷尬局面。還有的老師認為德育就是死記硬背,讓孩子們在課堂上反復背誦,卻沒有教給他們學以致用的思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們產生厭倦、懶惰的心理。
二、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改進措施
1.教師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
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往往要以身作則,在小學低年級孩子們的眼中,教師的形象通常是光輝而偉大的,如果老師們可以經常約束自己的一些口頭表述、行為習慣、形象氣質,常常會給孩子們上了一堂潛移默化的德育課。在老師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時間里,老師們三觀正直,形象好、氣質佳的印象會落入孩子們的眼中,牢記在孩子們的心里。因此,為了把自身樹立起來成為榜樣,教師們要做到不隨便發脾氣,不隨便遲到,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只有這種眼見為實的真實體驗,才能給學生最直擊心靈的教育和引導。
2.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在班級中營造出良好的德育環境,可以確保孩子們的學習效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往往可以培養出具有優秀德育品德的人才。教育工作者們要學會為學生創造更多身行實踐的機會,讓他們懂得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修養,這就是寓教于境。比如說,在一堂德育課堂上講述關愛殘疾人,可以把課堂設置為真實的情景模擬,在課桌到門口之間設置諸多障礙物,讓學生蒙上眼睛走一遍,體會到盲人在生活中的不方便,這樣能夠培養出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好習慣。
3.鼓勵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進步
不管學習什么樣的課本內容,老師們的任務是幫助孩子學習,教師更多地承擔一個啟發者、鼓勵者、督促者的角色。教師們用心去和學生交心,去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鼓勵每一個學生的成就,會為孩子們健康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教師們不能讓自己處于一種高高在上的狀態,教師與學生應當是平等的,這種關系在小學低年級教育中更應該被重視,給予孩子們更多的尊重,不僅獲得了孩子們的愛戴,還讓他們主動認識自己的過錯,相對于在錯誤上一次又一次的指正批評,感情營造出來的氛圍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懂得德育的價值內涵。為了達到德育的目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修養,將自身置于與孩子們相同的環境中,了解到大家的情感和學習需求。
小學生的德育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每一位老師學會將班級管理和德育結合起來,兩者之間相互滲透、共同開展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的有效開展,將幫助家長更加全面地教育孩子,將幫助社會培育出品德兼優的人才,將幫助孩子增大內心,樹立正確的人生信仰,克服成長路上一次又一次的挫折苦難。小學教師們要堅持創新,找出更加積極高效的教育方式,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修養。
參考文獻:
[1]張樹旦.小學低年級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滲透方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
[2]陳洪娟.論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東西南北(教育),2016(10):262.
[3]曾佩玲.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中的德育措施[J].教育(文摘版),2016(4):7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