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秀梅 黃月梅 李曉明 薛婷婷
護理干預對減輕青光眼患者疼痛程度的影響
黃秀梅 黃月梅 李曉明 薛婷婷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減輕青光眼患者疼痛程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2月~8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青光眼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A、B、C三組,每組50例。A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及疼痛教育。B組給予觀看DVD光盤但不聽聲音。C組給予視聽結合干預,患者既觀看DVD又聽聲音。采用簡化MCGill疼痛問卷(MPQ-SF)評價三組疼痛程度,比較三組眼壓和護理滿意度。結果C組干預后PRI、VAS、PPI評分均低于A、B組,B組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干預后眼壓低于A、B組,B組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組護理滿意度高于A、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高于A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視聽干預能夠有效分散青光眼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術后眼壓,提高護理滿意度。
護理干預;青光眼;疼痛
青光眼是由于眼壓升高引起視盤凹陷、視力缺損所致,常見于40歲以上的人群。青光眼能夠致盲,一旦發病需要及時治療。目前,臨床上對青光眼多采用手術治療,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眼科微創手術的開展和青光眼術式的改進,青光眼手術的患者越來越多。疼痛是一種主觀的十分不愉快的反應[1],屬于青光眼術后較常見的癥狀。青光眼術后疼痛不僅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而且還可導致眼壓升高,影響手術治療效果。分散注意力是一種非藥物性疼痛緩解措施,因其能增加患者的投入感而減少對疼痛的感知[2],目前,在牙體修復、燒傷患者清創以及癌癥患兒治療方面應用廣泛。本研究選取150例青光眼手術患者,探討視聽分散對疼痛的影響。
選取2016年2月~8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手術患者15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均自愿參與研究;(2)年齡≥18歲;(3)均無手術禁忌證;(4)未合并有其他危及生命的嚴重疾病;(5)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單眼發病;(6)患者意識清楚,無交流障礙。排除標準:(1)合并眼部惡性腫瘤;(2)合并眼部創傷、高度近視、葡萄膜炎、白內障等眼部疾病;(3)無慢性疼痛史;(4)有嚴重的心理疾病、神經或精神疾病。隨機分為A、B、C三組,每組50例。A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齡28~70歲,平均(46.55±12.32)歲。小梁切除術23例,小梁切除術聯合虹膜根切術27例。B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齡30~69歲,平均(47.21±15.52)歲。小梁切除術18例,小梁切除術聯合虹膜根切術32例。C組男性24例,女性26例,年齡25~72歲,平均(46.89±14.65)歲。小梁切除術20例,小梁切除術聯合虹膜根切術30例。三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三組麻醉、手術方式具有均衡性,圍手術期除疼痛護理干預手段不同外,其他護理措施基本相同。A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及疼痛教育。B組給予觀看DVD光盤但不聽聲音。C組給予視聽結合干預,患者既觀看DVD又聽聲音。具體內容:干預前向患者講解干預的目的、內容及方法,取得患者的配合。患者在單人隔音的房間進行干預,保持環境舒適、安靜,室溫23℃。播放DVD在17寸標準電腦屏幕呈現,分辨率為1024×768,眼睛距電腦屏幕的距離由患者掌控。DVD為時下電影的內容。觀看時間視患者的疼痛程度決定。三組在實施干預期間不進行其他有關的疼痛護理干預,對于疼痛劇烈難以忍耐的患者給予鎮痛藥物。干預48h后進行相關指標的比較。
(1)疼痛程度:采用 簡化McGill疼痛問卷(MPQ-SF)評價患者的疼痛程度[3],該問卷包括三個部分,分別為對疼痛的感覺性成分(S)、情感性成分(A)以及疼痛等級指數(PRI)。視覺模擬評分(VAS)標尺為一條長100mm的刻度標尺,讓患者根據自身的疼痛程度劃線,長度越大表明疼痛越劇烈。現時疼痛強度指數(PPI),為10點疼痛評分表,評分越高疼痛越劇烈。(2)眼壓:于疼痛發作前后采用眼壓計測量患者的眼壓。(3)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疼痛的護理情況進行調查,>90分為滿意。
三組疼痛干預前PRI、VAS、PP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5、-0.44、-0.63,-0.52、-0.43、0.67,-0.69、0.55、0.43,P>0.05)。C組干預后PRI、VAS、PPI評分均低于A、B兩組,B組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42、7.80,-3.21、-4.56,-2.62、-2.03,-5.05、-2.71、-2.03,P<0.05)。

表1 三組干預前后疼痛程度的比較 (分,
三組疼痛干預前眼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5、0.84、-0.62,P>0.05)。C組干預后眼壓低于A、B組,B組低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25、-7.26、-5.21,P<0.05)。

表2 三組疼痛干預前后眼壓的比較
C組護理滿意度為100%高于A組80%和B組8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3、7.78,P<0.05)。B組高于A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1,P>0.05)。
青光眼患者臨床表現為眼壓驟然升高,可導致眼球脹痛、頭痛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患者的視力[4]。手術治療是降低青光眼患者眼壓,改善臨床癥狀的有效方法。但手術作為一項創傷性操作,不可避免的給患者帶來術后疼痛。疼痛不僅給患者軀體上造成不適,且可引起循環、呼吸功能紊亂及代謝、內分泌功能失調[5],并對其精神方面也產生負面影響。青光眼患者具有特殊性,單純使用止痛、鎮靜藥物并不能達到理想的緩解疼痛效果。因此,尋找簡單易行、經濟方便的方法緩解患者疼痛是十分必要的。研究顯示[6],疼痛的感知需要注意力參與,但個體注意力的容量有限。分散注意力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緩解疼痛方法,視聽分散法在分散患者的目標,有效緩解疼痛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C組干預后PRI、VAS、PPI評分低于B組和A組,B組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散注意力是指患者的注意力從疼痛或伴有惡劣情緒轉移到其他刺激上。有研究顯示[7],視聽分散注意力能夠使患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分散目標而增加疼痛的控制效果。視聽分散注意力干預時,患者將注意力集中在看、聽DVD上,有效阻斷了條件刺激和條件反應之間的聯系,將注意力從對疼痛的關注中轉移出來,增加愉悅性的感知如聽覺或視覺的注意,使患者盡可能投入到分散目標,從而減輕患者疼痛或使患者感受不到疼痛[8]。本研究結果還顯示,C組疼痛干預后眼壓低于B組和A組,B組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疼痛可加重青光眼患者的眼壓上升,視聽結合有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疼痛,進而降低患者的眼壓。C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B組和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青光眼患者在視聽干預時,不僅減輕了疼痛,也獲得了良好的情感體驗有關。B組和A組護理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能與患者單眼看視頻,無聲音干預,感受性欠佳有關。
綜上所述,視聽干預能夠有效分散青光眼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術后眼壓,提高護理滿意度。
1 門琤,李偉漢,郭婉玉.注意力轉移對擇期甲狀腺腔鏡手術患者術后疼痛不適及焦慮的影響 [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15):2357~2360.
2 郭春蘭,田玉鳳.不同分散注意力法對患者傷口敷料更換過程疼痛的影響 [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4):643~645.
3 鄧三于,常彩云,張華芹.聽覺分散對混合痔患者手術后疼痛的影響 [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17):2336~2337.
4 陳丹,杜沛.心理護理配合穴位按摩在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護理中的效果分析 [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8):82~84.
5 崔敏,馮雪巖,竇鑫,等.分散注意力對健康人群試驗性疼痛的影響 [J].重慶醫學,2014,43(4):427~431.
6 郭春蘭,覃曉燕,但軍,等.多種分散注意力方法對患者慢性傷口處理中疼痛的影響 [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18):2784~2786.
7 鄧紅艷,郭春蘭.分散患者注意力對手部傷口換藥疼痛的影響 [J].護理學雜志,2015,30(22):50~52.
8 郭春蘭,景正連,付向陽.虛擬現實技術對創傷性傷口患者換藥疼痛的影響 [J].廣東醫學,2013,34 (19):3064~3066.
nursing intervention;glaucoma;pain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6.011
惠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160807)
516100 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人民醫院 惠州
黃秀梅,女,本科,主管護師
R775;R473.77
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