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雅芬
摘 要:護理技術與臨床聯系非常密切,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伴隨著現代化護理臨床應用復雜性的增加,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的內容以及教師理論的儲備要求也日益提高。在現代化社會教育背景下,建設護理技術校本教學資源庫有著適應教學要求和社會發展的急迫性,對教師教學資源的融合與更新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可確保教學效果。文章結合作者多年的中職教學經驗,探討中職護理技術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庫的建設措施,以供參考。
一、中職教學中的教學資源庫簡述
與傳統的中職護理專業教學相比,現代化的教學資源庫有著無法取代的優勢,通過查找資料、整合資料形成教學資源庫以后,中職學校從專業的個性化建設出發,實現對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優化,就能為教師設計教案、輔助教學、提高效果而發揮重要的作用,也因此而改變了過去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本身,將教師的主導地位誤判為主體地位的問題[1]。此外,經過整合的資源庫為學生全面開放,伴隨著教學進度的推進逐漸開闊學生的視野,對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幫助學生及早認識社會,更適應社會的發展要求。
收集教學資源、整理文本資源、創建教學資源庫,就決定了資源庫所涉及的資源具備了前沿性、針對性、實用性以及先進性的特點,教師在重新調動資源庫進行教學時,能有針對性地根據實際的教學需求解決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逐漸提高教學效率,為創新性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2]。
二、中職護理技術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存在的問題
1.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具有盲目性,沒有結合教育需求進行統一規劃
當前,我國中職學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中還有著過于依賴硬件投資、不重視軟件投入的問題,而進入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中,管理者與教育者都沒有形成統一的規劃,盡管不少學校的網絡化已經實現,但沒能及時注入足夠的教育資源,導致教學資源庫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一些學校的應用軟件分科購買使用,導致很多更新的軟件設施沒能及時應用在資源庫管理上,嚴重影響了護理技術專業課件、教案等資源的錄入,總之就是隨意性太強,缺乏規范性。
2.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工作過于注重量而忽略質
很多中職學校在建設教學資源庫的過程中盲目追求容量,使得信息資源的收集人員、整合人員以及眾多的教育人員都將教育的目標用在數量的追求上,最終整合的教學資源不具有應有的教育價值。而實際上,對完整教學資源庫的評價并不是以量取勝,好資源的前提在于其是否符合教學需求和人才培養需求。
3.教學資源庫的開發團隊分工不合理,導致資源整合的效率受影響
中職護理技術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庫的建立、資源的收集與整合工作需要專業化且團結一體的開發團隊,包括了護理專業教師、教學設計人員以及計算機專業人員。但就當前的應用流程與形式來看,還存在不協調和效果不佳的問題,很大的原因在于參與的團隊人員分工和能力的問題上,無法達到教學資源庫科學性、教育性、技術性和實用性俱佳的要求。
4.學校護理專業與其他學校及醫院之間缺乏交流,浪費資源
眾所周知,中職護理專業的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庫建成以后,不僅僅作為內部資源進行使用,還應積極地融入社會專業的各個因素,獲取并整合更多的資源。如果教學資源庫只供教育者校內的開發與應用,不但會導致資源的浪費,還會阻礙其豐富與多樣化的需求。另外,還應注重后期的管理和交互工作,教育資源的利用和發展并不是停滯不前的,尤其是建成教學資源庫后更需要后期的維護與不斷更新,否則會呈現嚴重的滯后性問題,對教師教學及學生專業化學習產生阻礙影響。
三、中職護理技術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措施研究
1.結合護士職業考試要求,納入技能比賽優秀視頻,結合需求豐富資源庫
積極推動中職護理技術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要堅持以護士職業考試要求為準,緊密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執業證書》中關于護士職業考試的相關要求,強化護士學生在理論知識、實踐能力以及實際操作上的訓練。同時,結合網絡教學資源庫整合的性質與要求,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中音頻、視頻、圖片等技術形式,開發具有共性且不失個性與特色化的校本資源庫。此外,還要積極采用臨床案例視頻及護士技能比賽案例的優秀視頻豐富教學資源庫,供教師利用及學生學習,融合學生學習需求及網絡教學資源庫的視頻教學優勢,采用“雙證結合,螺旋遞進”的輔導措施,有針對性與選擇性地存入教學資源,并在學生教學過程的基礎復習階段、鞏固強化階段以及拓展沖刺階段加以利用。
2.有機結合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網絡技術,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在現代化的中職教學課堂上,教師應摒棄過去傳統的教學形式,利用教學資源庫,積極采用精品課程網站的多元化的教學形式,將傳統教學、PBL、情境實踐教學等相結合,形成高效的綜合性教學新形式。對于護理技術的課程學習而言,教師應用較多的是病例分析討論方法,其也成中職護理專業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要形式,而這種教學方式重要的應用載體就是教學資源庫。通常情況下,教師會從教學資源庫中找到合適的病例,比如應用在理論授課上,教師就可以通過精品課程網站將病例的內容提前展示出來,先讓學生分組進行課前討論,并以自主查閱資料的形式提出解決方法。進入正式的課堂后,教師再對其進行引導、糾正與點評。涉及的護理技術應用實踐環節,相關內容還可以從教學資源庫中引入,如病例切片觀察、相片觀察、標本觀察等,也可以通過專業課程視頻播放,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3.編制考核指標,制訂創建目標,充分發揮教學資源庫的功能
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庫建成后,需要經過長期持續的使用和更新加以維護,并通過編制和執行考核指標衡量其應用效果。教育人員可以從使用的點擊率、下載率、資源的覆蓋面以及資源的專業內容深度進行不定期的考核,從應用現狀與目標進行分析,并緊密聯系實際定期制訂階段性的發展目標。在發展過程中,學校還要更積極地進行硬件和軟件的投入,只有足夠的經費才能確保資源庫建設的順利推進,也才能更充分地發揮教學資源庫的功能與價值。此外,教學資源庫開發的教師團隊必須齊心協力、分工合理、各司其職,同時保證與其他學校和醫院之間有良好頻繁的交流溝通,確保更新及時。
綜上所述,中職護理技術的課程網絡教學資源庫建設工作屬于一個長期持續的動態化過程,不但要求中職學校的領導、管理人員、教師及學生的積極參與,還要提供在軟硬件、人才等方面的補充,才能真正實現教育資源的豐富化和共享利用,滿足對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及學校專業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優珍,閆 梅,桂雪梅,等.中職護理專業外科護理技術課程教學案例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4(19).
[2]張超美,蔣羽霏,唐 飛.中職護理專業護理技術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效果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