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梅
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很多學校都開設了計算機課程。在中職院校中,一些學生的計算機基礎較為薄弱,教師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就要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文章對分層教學法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在“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是每個人需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術。在很多行業中都要求具備使用計算機的能力,比如辦公室軟件的使用或者是程序的編寫等。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以下是對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所進行的論述。
一、基礎教學過程中使用分層教學法
1.學生分層法
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學效果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計算機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基礎不同,可以進行分層次教學。教師在上課之前,需要對學生的計算機基礎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進行分組,將基礎差的學生和基礎好的學生分開教學,然后對不同小組的學生制訂不同目標,然后為其布置有針對性的作業和任務,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在區別教學之后,每個學生的計算機能力都能有所提高,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重新分組,學生不需要固定在一個小組內,在動態的分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計算機水平,還能提高學習的興趣,最后會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1]。
2.基礎知識分層法
除了學生的分層之外,也要重視教學內容的分層,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內容制訂教學計劃,而且必須明確教學的目標,根據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每個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有不同的認識和接受能力,所以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存在問題。將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是采用難易結合的方式,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學習加上一些“智慧樹”平臺上的拓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加上新知識的學習,更容易掌握計算機知識,并且提高學習的效率。
3.課后作業分層法
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難題,除了基礎知識以外,學習更深層次的內容存在較多的阻礙。教師雖然可以在課堂上給以指導,但是學生也需要合理利用課余時間。學習計算機是為了將來能夠更好地使用,學生不能只停留于計算機表面的學習。教師可以為掌握不同計算機基礎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任務,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完成,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2]。
4.考核分層法
教師要明確教學的質量,根據教學結果進行反思調整。為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考核,學生的基礎存在差異,采用考核分層方法可以達到考核的目標。利用分層次的評價體系,可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教師能夠給出更貼切實際的指導和建議,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
二、利用有針對性的策略開展教學工作
采用分層次教學的方法,可以將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區分,并且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除了基本的課堂教學之外,也要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采用有針對性的策略開展教學工作,比如使用學分制教學、彈性教學等方式,在教室的安排以及實驗室的安排上也要進行創新。在計算機教學體系中,教師可以科學的管理軟件,讓學生正確的使用軟件,并且掌握其中的核心內容,主要是對軟件有足夠的認識,在不斷應用的同時產生新的見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會遇到很多難題,尤其是程序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引導法進行教學,結合具體的計算機知識,采用具有針對性的策略,這是分層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中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計算機知識的過程中,基礎較為薄弱因此會影響教學的效果。但是采用分層教學法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面對不同基礎以及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分層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學習的內容,而且分層教學法可以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能夠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沈長進.芻議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通訊世界,2016(16):230.
[2]崔子燕.分層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