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桃
摘 要:森林資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資源,其對于經濟發展以及生態平衡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在林木生長過程中難免會遭遇病蟲害,在高職院校中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對培養專業的林業人才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在高職院校中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采用科學的教學策略,才能夠使得林木病理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在文章的研究中,主要就針對高職林木病理學教學的改進策略進行了相應的研究,以期能夠為高職林木病理學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高職林木病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1.師生溝通交流不暢
在高職院校中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的過程中,許多教師往往沒有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只是以自身的單向講授為主,并沒有有效地同學生進行雙向的溝通,從而使得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沒有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許多教師在對林木病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對學生的接受效果加以考慮,往往在一節課中講授大量的知識,從而使得學生不能夠全面地吸收和理解。再加之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機制,所以教師也不能夠掌握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情況,因而使得教學效果受到嚴重的影響。由于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學生不能夠真正地掌握林木病理知識,更不能夠靈活地對其加以應用,在考試的過程中也只是通過機械地背誦,從而不利于林業人才的培養。
2.學生的基礎知識欠缺
高職院校在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學生的基礎知識。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是在進入大學階段之后才接觸到林業相關知識的,所以其缺乏必要的知識積累。要使得林木病理學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是需要學生具有一定林學知識基礎的,而許多的高職院校在安排課程的時候都是將林木病理學同其他的專業基礎課程安排在一起的,這樣就使得學生還沒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積淀就開始學習林木病理學這門專業性極強的課程。同時林木病理學還與微生物方面的知識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而一些學生并沒有微生物方面的知識積累,也不了解真菌、病毒、類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但是這些又是林木病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正是由于這種專業基礎知識的缺乏,使得許多的高職院校學生逐漸地對林木病理學失去學習興趣,嚴重地影響了林木病理學的教學效果。
3.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不夠緊密
在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學生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同時還必須讓學生進行必要的實踐,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對相關的知識加以理解和掌握,同時也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為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許多高職院校在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沒有有效地將理論和實踐結合在一起,而是重理論輕實踐,僅僅只是向學生講授書上的理論知識,而并沒有讓學生充分地進行實踐,同時也缺乏必要的實驗。而由于缺乏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許多學生無法更為直觀地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和學習,從而使得高職院校林木病理學教學效果不佳,不利于林業技術人才的培養。
二、高職林木病理學教學改進策略
1.重視師生之間的溝通
在高職院校中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有進一步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才能夠增加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得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理解情況,從而及時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的模式,使得課堂教學能夠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而為了增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必須建立起有效的交流機制,一方面,林木病理學教師在進行課堂講授的過程中就應該有意識地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比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同時通過提問也可以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加以了解,從而使得師生之間能夠有效地溝通和交流。另一方面,除了課堂之外,教師還應當為學生構建一個交流和溝通的平臺,比如說郵箱、QQ群等,通過搭建起一個溝通和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在課后也能夠同教師有效地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平臺向學生發布一些信息和學習資料,這對于師生之間的溝通也是非常有利的。總而言之,在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引起足夠的重視,才能夠有效地改善教學的效果。
2.合理設置課程
要想更好地對林木病理學進行學習,必須掌握一些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所以高職院校在對課程進行安排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這一個問題,合理地對課程進行設置,從而確保林木病理學的教學效果。在學習林木病理學之前,高職院校應該為學生安排生態學、造林學、真菌學以及微生物學等一系列的基礎學科,讓學生擁有了這些方面的知識的積累之后再為其開設林木病理學,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在學習林木病理學的過程中不會因為基礎知識準備不到位而受阻。同時這些基礎學科也和林木病理學共同構成了林業專業課程體系,合理地對這些課程進行安排,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情況,才能夠使得林木病理學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合理地設置課程對林木病理學教學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的過程中,理論知識的講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但與此同時,實踐教學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將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這門課程。因此在對林木病理學這門課程進行安排的時候,必須合理地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課時的比例,確保學生在學習了理論知識之后能夠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進行實踐,通過實踐更好地對理論知識加以理解,從而加深學生對于林木病理學的認識。而為了使得實踐教學更加有效地得以開展,高職院校必須引入必要的實驗儀器及設備,只有在這些實踐教學基礎設施得到充分準備之后,才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實踐教學。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多安排一些驗證性的試驗,通過這些驗證性的試驗讓學生對課堂上所講授的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從而加深學生對林木病理學的認識。同時,教師也必須注重運用一些綜合性和設計性的實驗,通過綜合性和設計性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加以應用,而在其應用這些知識的過程中,就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在學生畢業之后走上工作崗位,學生所接觸的更多的也是實踐,因此在高職教育期間就讓學生充分地進行實踐,對其將來的工作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結語
當前高職院校在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林木病理學的教學效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本文針對當前高職林木病理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指出在高職院校中進行林木病理學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師生之間的溝通,同時合理設置課程,并且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夠使得高職林木病理學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
參考文獻:
[1]王慧敏.談談“林木病理學”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5):73.
[2]祁金玉,高國平,孫守慧等.關于林學專業《林木病理學》課程的幾點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10(12):262,263.
[3]朱天輝.林木病害標本制作實驗方法比較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2,10(6):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