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敏


[摘要] 目的 分析急性腦卒中并發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急診治療體會。 方法 選急診科38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患者為對象。 結果 急診治療之后,干預組1患者各項指標均顯著優于干預組2(P<0.05)。結論 急診治療急性腦卒中合并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患者具有重要意義,且急診治療患者的恢復神智情況,恢復肢體運動以及控制血糖水平上效果取決于急診技術的高低以及患者患病的類型。
[關鍵詞] 急診;腦卒中;非酮癥高滲性昏迷
[中圖分類號] R74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a)-0061-02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Apoplexy Complicated with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
SONG Zhong-min
Emergency Department, J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acute stroke complicated with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 Methods A total of 38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and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 were selected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Results After emergency treatment, the indexes of patients in intervention group 1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intervention group 2(P<0.05). Conclusio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apoplexy and 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 wa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treatment on recovery of mental state, recovery of limb movement and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level depends on the level of emergency technology and the type of patient's illness.
[Key words] Emergency department; Stroke; Non-ketotic hyperosmolar coma
腦卒中即傳統意義上的腦中風[1],屬于突然發病的腦血管循環障礙性疾病,可有多種誘發因素引起腦血管供血不足或是腦血管破裂而致腦組織供血不足,缺血缺氧而導致的疾病[2]。近年來,我國腦卒中發病率存在逐年上升趨勢,腦卒中合并非酮癥糖尿病昏迷嚴重影響患者生存,預后較為不良。如何有效救治腦卒中合并高滲性非酮癥昏迷患者,提高急性腦卒中合并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成為急救需要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為提高急性腦卒中合并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患者治療水平,該院進行了如下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通過分發隨機數字的方法選取該院急診科38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合并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患者以及38例急性出血性腦卒中合并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患者,稱為干預組1和干預組2,干預組1患者平均(63.15±5.11)歲,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干預組2患者38例,患者平均年齡為(65.33±6.59)歲,其中28例患者為男性,10例患者為女性。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此次研究目的,經患者以及其家屬同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
1.2? 納入以及排除標準
排除年齡大于75歲的患者,排除嚴重心肝肺腎等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排除預計生存期不長久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干預組1患者:①一般治療:建立靜脈通道,建立呼吸通道,氣管插管。②血壓維持:靜脈輸入液體,主要為對腦血管影響較小的液體,如生理鹽水,或者口服拉貝洛爾,避免使用對血管影響較大的藥物。③血糖控制:檢測患者血糖,對于出現血糖超過10 mmol/L時靜脈給予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水平在7.8~10 mmol/L。每1~2 h檢測一次血糖水平。④腦水腫治療:應用20%甘露醇125~250 mL/次,靜脈點滴,6~8 h一次。⑤溶栓治療:持續靜脈點滴30 min尿激酶,常用為100~150萬IU加入0.9%的生理鹽水100~200 mL[3]。⑥抗凝治療:口服華法林治療。
干預組2患者采用急診治療,主要為:①一般治療:建立靜脈通道,建立呼吸通道,氣管插管。②血壓維持:由于存在出血病灶,適當使用緩和縮血管藥物,避免使用對血管影響較大的藥物。③血糖控制:檢測患者血糖,對于出現血糖超過10 mmol/L時靜脈給予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水平在7.8~10 mmol/L。每1~2 h檢測一次血糖水平。④血管成形術:采用介入手段對出血的血管進行血管成形術治療[4]。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昏迷患者神智恢復情況,包括清醒,昏睡,昏迷,分別記為10分、5分和0分;腦磁共振成像顯示缺血區或出血區面積改變情況,缺血或出血面積增大計0分,不變5分,減小計19分,面積變化以入院前磁共振成像面積對比;肢體運動恢復情況,主要評價患者肌力,肌力劃分水平參照《診斷學》;血糖水平采用血糖儀測量具體數值。
1.5? 統計方法
數據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昏迷患者神智,缺血區或出血區面積,肌力情況對比
3個觀察時程后,干預組1患者與干預組2患者在以上3個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恢復,干預組1和干預組2治療患者在神智,缺血區或出血區面積,肌力情況對比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各項情況對比如表1。
2.2? 兩組患者血糖情況對比
3個觀察時程后,兩組患者血糖均控制在要求水平,較入院之前有所下降,經過統計學對比分析后兩組患者血糖下降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血糖情況對比如表2。
3? 討論
急性腦卒中包括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和急性出血性腦卒中兩種類型,腦卒中主要表現全腦的癥狀,急性腦卒中患者可以出現神經功能損害[5-6],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昏迷的患者也不少見,出現的癥狀不同主要由于卒中部位不同引起,目前缺血性腦卒中主要原因有2個,①由于腦供血動脈形成粥樣斑塊,導致供血動脈不同程度狹窄,當狹窄段供血區腦組織缺少血供后,將出現一系列卒中癥狀[7]。②為來自體循環的微栓子阻塞腦供血動脈,導致腦組織供血不足,而出現腦卒中。對于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治療思路即為溶栓或者擴血管。主要根據影像學資料進行治療方案的選擇。出血性腦卒中,由于腦供血血管破裂,而導致血漿外滲,擠壓腦組織,引起卒中癥狀,對于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治療方案為止血,可以適當使用止血藥物,以及介入手段進行血管成形術治療。
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疾病,通過檢測血糖水平可以診斷。糖尿病并發癥繁多,臨床表現多樣,目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案,只能通過宣傳教育,監測血糖,飲食治療,藥物治療,運動治療來控制血糖在安全水平。對于已經發生高滲性非酮癥昏迷的糖尿病患者,降低血漿滲透壓,適當利尿,注射胰島素可以起到緩解作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糖水平初始以及治療后均較出血患者低,可能的原因為出血后應激反應更加強烈,由于應激反應,患者胰高血糖素分泌更高,出現血糖一過性升高。
該次對76例急性腦卒中合并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患者急診治療中,發現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急診治療方案更加優越,在改善患者神智,恢復患者肌力縮小出血或缺血區面積,降低患者血糖方面優勢明顯。
綜上所述,急性腦卒中患者發病急驟,急診治療是急性腦卒中患者首選治療方案,對于不同類型的急性腦卒中,選用不同治療方案對于患者恢復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等.《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5》概要[J].中國循環雜志,2016,31(6):521-522.
[2]? 倪金迪,李響,劉梅,等.腦卒中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二級預防指南核心內容[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15,23(2):168-174.
[3]? 國家衛生計生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中國缺血性腦卒中血管內治療導規范(2015) [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 2015, 5(8):12.
[4]? 王炎強,孫紹洋,張炳俊,等.大動脈粥樣硬化性首發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與分布特點[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6,42(4):222.
[5]? 周志斌,宋俊玲,朱榮志,等.中西醫結合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療效觀察及對血脂和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33(9):2287-2289.
[6]? 馮睿龍,朱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磁共振影像學研究進展[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3):341 -343.
[7]? 閆靜,許鐵.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變化及影響因素[J].中國急救醫學,2014,18(11):992 -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