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華 張麗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單一教師講授的課堂教學模式不能有效地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翻轉課堂、研討課等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隨之被提出并廣泛應用,基于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也不斷涌現。針對小學教學的實際,提出部分內容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并從學生主講任務劃分、學生主講課前準備、學生主講課堂教學實施、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四個方面進行闡述。部分內容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擴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范圍,學生通過“先學”和“后教”,實現學生“學與教”的有機統一,同時對教師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學生主講;課堂教學;小學教學;探索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4-016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4.078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aught by a single teacher cannot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al concept. The new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such as flipping classrooms and seminars has been proposed and widely applie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s also constantly emerging. Aiming at the reality of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which some students take as a teacher role. The proposed mode is expounded from four aspects as follows: the students teaching task division, the students teaching preparation, the students classroom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tudents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some content taught by students expands the scope of students self-learning. Through the “learning first” and “post-teaching”, the students realize the organic unit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Key words】Taught by student,Classroom Teaching,Primary School Teaching,Exploring
0 引言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要手段,往往形成教師單向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基本上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久而久之學生喪失了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的習慣,這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相違背。因此,改革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探索適應新課改要求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勢在必行[1]。
近年來,翻轉課堂、研討課等課堂教學模式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并得到了廣泛應用。翻轉課堂是通過教師課前就知識點創建微視頻上傳到特定網站,學生在課前下載觀看相關知識的教學視頻,或查看網上相關教學資源,獨立完成導學案中學習任務,發現并記錄問題,課上與老師和同學面對面集中研討、交流、答疑,將傳統教學中教學主體、教學方式與教學程序進行翻轉的一種教學模式。研討課是指在教師指導下,遴選主要研討專題,先由學生進行簡短報告,老師、學生共同參與討論的教學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圓桌研討式、小組報告式和師生角色互換式三種類型。翻轉課堂、研討課等課堂教學形式提高了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的歡迎。廣大教師在傳統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借鑒翻轉課堂[2-4]、研討課[5-6]等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的特點,結合課程特點和自身教學經驗,積極探索形式多樣的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
本文結合小學教學的特點,探索部分知識點由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借鑒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課前主動學習的特點,強化了學生在課堂上對所學知識的講解和展示環節,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和專注度。本文講圍繞學生主講任務劃分、學生主講課前準備、學生主講課堂教學實施、學生主講課堂教學效果評價四個方面闡述部分內容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
1 學生主講任務劃分
授課教師在學期初將本學期所開設課程按照教學大綱和要求對教學內容進行梳理,將其中一部分知識點的授課任務分配給學生,學生接受主講教學任務后需提前準備教學內容。學生主講任務劃分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教師根據知識點的難度、工作量和學生學習特點將教學任務分配給1或多個學生;(2)學生主講的任務可以是與知識點有關的概念、定義、例題、課后習題、拓展題等;(3)每學期學生主講的任務最好能覆蓋所有學生,即每個學生都有一次機會參與到課堂主講環節;(4)學生主講任務分配表應在班級內部公示,學生家長需知情并配合教師完成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課前準備、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
2 學生主講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是學生主講的重要環節,是養成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重要步驟,課前準備是否充分也決定著學生主講課堂教學實施的成敗;學生主講課前準備分為兩個階段:(1)學生自主學習主講內容。學生學習主講內容可通過教材、教師提供的微課和視頻以及互聯網獲得相關知識點資料;(2)為了做好課堂教學,學生需撰寫授課講義,并做好教學設計,包括板書、幻燈片。
為了做好學生主講課前準備,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教師和家長應鼓勵學生完成主講課前準備工作,知曉學生準備的進度,督促學生按時完成課前準備工作;(2)學生做準備主講內容講解或展示材料時教師應提供相應的指導,包括教學內容如何組織、板書、幻燈片制作、演講技巧等;(3)為了保證學生課堂講授的效果,學生應該提前進行多次授課演練,并根據家長、同學或老師觀看之后的建議完善授課內容和優化講解演示過程。
3 學生主講課堂教學實施
學生主講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主講的學生充當了教師的角色,對課前準備的教學任務進行課堂講授。講授過程既是對學生先前自主學習內容的集中展示,也是自主學習效果的綜合檢驗。學生主講內容結束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對主講學生講解內容和講解方法進行討論,鼓勵其他學生對主講學生授課內容進行點評,最后老師進行點評,梳理主講學生授課的優點、特色和創新之處,并指出不足之處,給出相應的授課建議等。在討論和點評過程中,師生就授課內容、授課方法等進行分析,讓所有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產生共鳴,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相應知識點。
4 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分為兩類:課堂點評和課后評價。課堂點評是學生講解完成之后由教師和學生就授課內容和授課方法等方面直接討論或點評,分析其優點、不足,并給出建議,課堂點評方式比較直接,實時性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效果;課后評價是由教師事先設計《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表》。《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表》主要圍繞授課熟練程度、內容正確性、表達能力、教學儀態、課堂氛圍、互動情況等設計評價項,每個評價項給出分值。《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表》中還設計學生授課優缺點分析和授課建議等評價項。上課之前將《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表》發放給教師和部分學生,下課之后由教師和學生填寫。教師和部分學生根據主講學生授課情況進行評價。教師保存《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表》,主講學生和家長可以查看《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表》。
5 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分析
(1)從學生層面,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擴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范圍,學生不但要提前理解掌握相應的知識點,還要學習教學設計方法、板書以及幻燈片制作方法等;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學生“先學”和“后教”的有機統一。主講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完成了“先學”,還要通過課堂教學進行綜合展示完成“后教”的環節,“先學”是“后教”的前提,為“后教”打下堅實的基礎,“后教”為“先學”提供了檢驗和擴展,知識在“先學”和“后教”過程中完成升華。
(2)從教師層面,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教師要提前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供主講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解答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還需對學生的課堂教學設計、板書、幻燈片制作等進行指導;第二,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相對單一的教師講解教學模式,教學環境更加復雜,比如師生角色互換、課堂互動更加頻繁。另外在學生講解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講解提供輔助,讓學生授課過程更為流暢和順利。在學生講解完成后,教師需對學生授課內容和教學方法需進行點評,評語需客觀、科學,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合理化的建議。第三,為了實施學生自主教學,教師對課堂教學的精力投入從以教師本人為主擴展到動員教師、家長、學生三個主體共同參與教學課前準備、課中實施和課后評價,教師需付出更大的精力。
6 總結
教學改革無止境,教學改革的根本目在于是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通過學習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本文針對小學教學場景,探索了部分內容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從主講任務劃分、學生主講課前準備、學生主講課堂教學實施、學生主講課堂教學評價四個方面對其進行闡述,并從學生和教師兩個層面對部分內容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分析,部分內容學生主講的課堂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對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的有益探索。
【參考文獻】
[1]宋曼.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研究——以L小學五六年級為例[D],沈陽師范大學,2018.
[2]張佳美.中小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94-95.
[3]吳爽,吳維芳.基于微課的小學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黑龍江科學,2017,8(18):126-127.
[4]曾健.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小學數學統計課堂教學初探——以人教版數學四年級《平均數》一課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6(24):27-29.
[5]杜開君.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協同指導教學研討課新模式的構建[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5,31(3):115-117.
[6]宋禮清.讓黑板成為學生的“畫板”——觀摩“生本課堂”教學研討課有感[J].新課程(小學),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