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物理,作為高考的一個必考科目,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是在具體學習中,因為物理的抽象性、邏輯性等特點,學生普遍都有畏難情緒,感覺學習壓力大。這對高中物理教師開展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如何去幫助學生克服畏難心理,樹立學好高中物理的信心,提升物理課堂教學效率,需要廣大高中物理老師去探索研究。
關鍵詞:高中物理;創新性;教學
物理,格物致理。顧名思義,物理學,就是觀察分析物體的運動現象和軌跡,探尋物體的運動規律,從物體運動規律中去形成物理理論,把物理理論進行總結提升,最終建立物理學的科學體系。物體的運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研究一個動態的對象,我們必須需要去構建模型,具有良好的模型構建思維、開放的發散思維、完整的想象思維,這些能力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學習訓練,才能養成。研究物體運動過程,是一個科學的探索過程,這個過程肯定充滿困惑、艱辛、坎坷,學生學習物理就會遇到一定困難,作為教師,如何化解這些難題,幫助學生學好物理學,需要去深入探索,尋求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增強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 創新性教學概念的引入
物理學,作為高中階段學習期間的一門重要學科,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學生的重視程度都比較高。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的三要素,教師、粉筆、黑板,教師講述講解物理知識點,重難點問題,通過板書的形式,進行細致講解,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做好學習筆記,然后課后復習,整個學習過程就是一個教師的灌輸填充過程,學生被動接受,學習效果可想而知。現代科技飛速發展,各大院校專家學者,對于新時代的教學,也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改進了傳統教學模式,我們高中物理教學,也要轉變觀念,開展創新性教學。
二、 創新性培養物理意識
現代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普遍都是重視物理知識的教學,關注點在如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并且能夠利用所學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難題。物理學的學習,不僅要傳授學生物理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物理學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人類的進步史和發展史,是人們探索自然的歷史。2018年3月14日,當代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與世長辭,他的離世,對物理學界甚至整個科學界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他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他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無邊界設想的量子宇宙論,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幾百年的“第一推動”問題。教師可以通過講述物理學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發現,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發展史,各種物理學理論的產生背景、原因、條件,通過對這些物理歷史知識的學習,培養物理學素養,深入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掌握。
三、 現代教學手段的創新使用
物理學,研究的是物體的運動現象,探尋其運動規律。物體實物,是我們所能感知的,但是其運動規律是我們所不能具體感知的,這對于我們學習研究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傳統的物理教學,就是單純的教師講解,板書書寫,學生通過對教師講述知識的學習,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物理模型,去想象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規律,這種抽象模型的想象建立學習,學生理解難度高,學習效果差。現代教學中,已經廣泛應用了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因其特有的優勢,教師能夠通過網絡渠道獲取更加豐富的物理教學資料,極大地拓展了教學內容,豐富物理知識面,讓學生更加全面地學習物理知識。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還體現在模型構建、運動軌跡展示、抽象物理運動的形象化等等,通過多媒體的創新應用,為學生提供直接的感官認識,增強直觀感受。在講解空間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對于太空的天體,我們沒有辦法去直接觀察,它們的運動規律我們也只能自己想象,但是引入多媒體技術之后,我們依托多媒體的強大技術,能夠構建空間天體運動的規律模型,讓學生直觀地觀察天體的運動規律,加深對萬有引力定律的認識理解,增強教學效果。
四、 情境化教學方法的創新使用
物理學,是一門生活科學,一切知識理論都是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通過生活情境化的引入教學,能夠讓學生有更強的直觀感受,從生活中熟悉的情境中去發現物理現象,探尋物理規律,研究物理理論,增強物理學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開展高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引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創新性開創多種形式情境創設,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問題情境、實物情境、圖像情境等等,以形式多樣的情境教學運用,提升學生的開創精神,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動力。舉個例子,乘坐公交車大家都有實際感受,司機一腳踩門,我們就會向后方運動,司機一腳剎車,我們就會向前傾倒,這個實際感受大家都清楚,但是具體原理學生們卻是說不清道不明。教師引入這個生活現象之后,學生會有探知原理的興趣,自然就會深入去學習探索。
五、 物理實驗的生活化創新
物理學,是一門需要進行實物操作演示的學科,需要從物理實驗中去加深物理知識的理解消化。因此,高中物理實驗,也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學習內容。物理實驗,教材上有很多,也有示范,需要學生在實驗室里進行實物操作。但是,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完全按部就班地依照教材內容的安排,做一些沒有新意、沒有創新的實驗,那樣學生的實驗興趣不大,也沒有積極性。因此,在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有創新,鼓勵學生去大膽嘗試新的實驗,新的實物規律探索,把生活中的困惑、疑慮,在實驗室里,自己動手去進行實物的再次演示,通過實操演示之后,解除自己的疑慮,探尋物理規律,深化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掌握。
高中物理學,是物理學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大學期間的物理學習的基礎。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學生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知識面越來越廣,這對我們物理教學來說,難度越來越大,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提升教學效果,是廣大物理教學工作者研究的方向。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高中物理教學也要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在新課改新要求下,創新性開展高中物理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沙文霞.多媒體技術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5(21):98-99.
[2]王瑋.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問題情境的創設與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6(13):78-79.
作者簡介:
李能文,甘肅省武威市,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