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應良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大檢修”體系的建設實施,國網公司對縣級供電企業,在生產技改大修精益化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長期粗放的經營管理方式,造成縣級公司在生產技改大修專業精益化管理方面與地市級公司存在較大的差距。本文針對縣級供電企業在生產技改大修專業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措施,以進一步規范生產技改大修項目管理,增強管理穿透力,提升項目精益化管理水平。
[關鍵詞]縣級;供電企業;生產技改大修;精益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056
[中圖分類號]F279.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8-0091-02
1研究背景
近年來,長期粗放的經營管理方式,造成縣級公司在生產技改大修專業精益化管理方面與地市級公司存在很大差距,隨著國家電網公司“大檢修”體系的建設實施,國網公司對縣級供電企業在生產技改大修精益化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項目儲備較隨意。憑經驗、拍腦袋決定儲備項目的情況依然存在,沒有真正結合設備實際運行狀況,并經合理論證儲備項目,造成前期儲備項目多、散、雜,項目前期工作質量較差,前期費用較大。二是項目實施管控不嚴。不能合理制訂并嚴格執行初步設計、物資采購和項目實施時間節點計劃,造成初步設計把關不嚴、物資提報不及時、施工進度緩慢和工期延誤等問題。三是項目后期管理不規范。項目拆舊和工程結余物資移交手續不全,項目竣工結算資料不完整,項目執行情況以及造價分析和后評價工作未深入開展。
為進一步規范生產技改大修項目管理,增強管理穿透力,促使公司技改大修管理,由局部管理向全面管控轉變,由粗獷管理向精細管理轉變,由一人管理向多人共管的方式轉變,有效提升技改大修精益化管理水平,縣級供電企業需在生產技改大修專業精益化管理方面進行以下提升工作。
2加強項目前期管理
2.1夯實項目形成基礎
一是認真做好本單位“十三五”生產技改規劃并及時滾動修編,提高生產技改規劃的前瞻性和導向性,明確設備改造重點,落實三年重點設備整治計劃,做到專業全覆蓋、遠近相結合。二是嚴格執行生產技改和設備大修原則。明確項目邊界,嚴格項目立項標準,提高生產技改大修項目立項的規范性和針對性。三是積極與財務部門溝通,將前期費用納入年度預算管理。大修項目可研編審等費用根據實際發生進度計入當期損益;技改項目前期費通過往來科目核算,并根據立項與否結轉至工程成本或當期損益。
2.2合理確定項目需求和儲備規模
一是深化PMS應用,積極開展設備狀態評價,為項目立項提供科學依據。在完善設備臺賬、摸清家底的基礎上,結合電網設備隱患排查治理、缺陷處理結果和日常運維工作,綜合分析輸變配、調控、通信等專業各類設備運行狀態,組織開展現場實際勘查,客觀論證項目必要性。二是合理控制儲備總體規模。動態開展項目儲備,實現各季度儲備項目規模的有序遞增,避免因基礎管理薄弱、設備運行狀態分析不清,以及各級人員管理失位,導致的項目資金低效配置。
2.3提高可研編制和評審質量
一是要及時組織或委托有資質的機構編制項目可研,在項目可研原則上應達到初步設計深度,其中,配網項目應達到施工圖設計深度,并按照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要求,通過安全、效能和成本分析,充分論證項目實施的必要性;要通過不同實施方案的比選,確定最優方案。二是項目前期工作應取得具備可實施條件的前期工作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設計圖紙、估算書、物資材料清冊、拆舊物資清單以及廢舊物資鑒定表,其中,物資材料清冊中的物資應為國網標準物料,且原則上應有固化技術規范書ID;拆舊清單中的設備應有設備編碼、資產編碼,否則不允許上報儲備項目。
3加強項目計劃和預算管理
3.1合理編制年度計劃
一是在測算本單位投資能力和經營情況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本地區電網實際需求、物資采購周期和項目實施進度等因素,組織各運維專業從儲備庫中選取計劃需求項目,形成專項計劃建議。二是做好計劃項目自評審,充分發揮本單位專業設備管理人員的作用,及時組織完成本單位年度計劃項目自審查。
3.2加強計劃下達和調整管理
一是年度技改大修項目下達后,及時在ERP系統中完成項目創建工作,為實施做好準備。二是嚴格執行計劃調整流程。每年10月份,按照省公司相關要求和程序,提出調整計劃建議,應包括應急項目、提前實施和調減項目等。
4強化項目實施管理
4.1做好實施準備工作
一是規范開展采購活動。結合省公司下發的年度物資采購目錄和計劃安排,合理選擇物資招標采購方式,積極申報服務類框架采購,做到計劃下達即可匹配,物資到貨即可開工。二是做好項目初步設計。依據服務招標結果,組織編制初步設計文件,開展初步設計自評審,保證設計文件質量、設計概算依規合理,拆舊物資清單細化明確。項目實施過程中,技術方案需要變更的,及時履行設計變更流程。
4.2強化現場實施管理
一是落實項目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協調安排設備停電計劃和物資到貨時間,編制現場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嚴格落實現場組織、安全和技術措施,杜絕項目現場發生人身和設備安全事故。二是加強項目現場實施安全、質量和進度的全過程管控,明確各專業施工工藝和驗收標準,充分發揮項目全過程的監理作用,嚴格執行項目施工、各階段驗收、資料歸檔的各項要求,驗收不合格的項目不允許投入運行。三是明確拆舊物資清單,組織開展拆舊物資技術鑒定,嚴格執行拆舊物資報廢申請和審批流程,配合物資部門開展拆舊和工程結余物資的移交。四是在技改大修項目管理中,按基建標準化管理及基建管控的要求,嘗試性開展“達標創優”“現場考評”等活動。組織設備運行、檢修等專業技術人員,對部分大修技改現場進行現場打分,通過自評打分,及時發現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規范工作流程及各環節工作技術標準,切實加強和落實大修技改項目全過程管控。
5做好項目后期管理
5.1依規做好項目結算
項目單位在工程驗收合格后,要及時組織設計、監理、施工等各方編制項目結算報告,并組織核準后及時移交財務部。要積極配合財務部據實開展項目竣工結算,并經審計部門審核后按規定報批。要編制資產移交清冊,與現場實物、PMS和設備臺賬核對一致后生成資產卡片,提交財務部門辦理轉資手續。
5.2開展項目造價分析和后評價工作
針對不同項目、不同管理部門等多個維度,細致分析造價差異的原因,總結管理經驗,為項目各階段工作合理實施奠定基礎。選取典型項目開展后評價工作,全面分析項目各階段的管理得失,分析實施結果與預期目標的差異,達到優化管理措施和手段的目的。
5.3做好計劃執行情況分析
項目計劃執行完成后,運維檢修部要組織開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分析,重點分析各類計劃項目建項、物資招標、現場實施、預算執行以及拆舊物資處置等各個管理節點,在執行過程中與計劃產生的差異,及時總結經驗,優化、完善相應的預案和處置措施,為今后高質量地執行計劃奠定基礎。
6結語
縣級供電企業生產技改大修專業精益化管理,是要以項目節點管控為基礎,落實資產全壽命周期的管理要求,提高生產技改大修項目管理質量,實現項目管理各環節的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運行,為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