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理祥 李永強
【摘要】:通過建立高標準、高水平的百畝韭蔥示范,成為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范、推廣和服務的基地,增加產量,提高蔬菜品種,促進通海蔬菜產業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富裕。
【關鍵詞】:百畝韭蔥;存在問題;發展建議;通海
百畝韭蔥示范是集成技術、集約項目、集中力量在蔬菜優勢產區建設一批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化經營的生產基地,示范帶動蔬菜產品質量和效益提高。通過建立高標準、高水平的百畝韭蔥示范基地建設,引領通??h蔬菜產業發展,推動產業提升,并使農藥用量減少,產品質量達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1、百畝韭蔥示范基地建設情況
1.1采取的技術措施
嚴格按照農業部制定的《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規程》和通海縣經作站制定的《無公害韭蔥生產技術規程》進行操作; 選擇最具有當地特色優勢品種—韭蔥,實現規范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科學化管理;大力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產品品質;開展以殺蟲燈為主的“三誘”技術為主的病蟲害綠色防治,減少農藥使用量。
1.2完成韭蔥示范基地320畝,輻射帶動種植34500畝
目標任務下達后,通??h經作站品種確定為黑美人韭蔥,建設地點:通??h秀山街道辦長河、六一、大樹社區。認真對核心示范區面積進行落實,登記造冊,建設完成韭蔥核心區320畝,輻射帶動面積34500畝。
1.3完成了5個韭蔥新品種引進試驗
引進改良型雜交西大蒜、長白山西大蒜、黑寡婦、甘肅花旗韭蔥和綠脆新品種,以當地主栽黑美人968作對照開展小區試驗。通過試驗結果分析,雜交改良型西大蒜和本地主栽品種黑美人968韭蔥葉直立性好、抗性強,質量更好,深受商家的好評。
1.4測土配方施肥
根據測試土壤養分狀況和韭蔥生長需肥規律,進行科學配方和合理施用,這樣確保韭蔥高產、高效、優質、生態、安全。
1.5建立生產檔案及質量追溯體系
為進一步提升通??h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蔬菜流通全程監管能力,探索在農業系統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經驗和模式,率先在通海縣建設實施。在云南環泰進出口有限公司、通海佳祎公司的配合下,我縣以韭蔥產品為主,開展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通過示范,推動全市蔬菜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與監管工作。
1.6開展科技培訓期,培訓韭蔥種植戶
邀請省農科院園藝所專家分別在通??h長河、六一村、大樹村重點開展韭蔥標準化栽培技術、綠色防控技術、無公害蔬菜技術培訓,共培訓韭蔥種植大戶423人次,發放農業技術資料450份。
2、百畝示范基地的效益
2.1社會效益
2.1.1百畝韭蔥示范基地建設后,提高了農民科技素質和生產技術水平,使示范區每戶農戶掌握農業標準化,并會按標準化生產。由于核心示范區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將示范帶動我縣34500畝韭蔥進行標準化生產,達到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建設進一步提升通海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蔬菜流通全程監管能力,探索在農業系統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經驗和模式。
2.1.2有針對性地引進適銷對路的韭蔥新品種,從宏觀上指導菜農種植蔬菜,符合市場的需要,減少蔬菜生產的盲目性。客觀上減少菜農盲目引進新品種的風險,增加種植農戶的經濟收益,提高優良品種和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速度。
2.1.3通過室內培訓及現場技術指導,提高試驗農民蔬菜種植技術水平,增加了菜農的經濟收入。同時,農戶對常見病蟲害的病源、病因、發病條件、防治時期、防治措施等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2.2經濟效益
根據測產驗收統計數據得出,320畝核心示范區9戶農戶的平均理論產量是3241.76kg,輻射帶動區9戶農戶的平均理論產量是2940.89kg;按當天金山蔬菜批發市場的韭蔥的平均報價是4.02元/kg,核心示范期的畝產值是13031.88元,輻射帶動區的畝產值是11822.38元;核心區比帶動輻射區產量增300.87kg,增10.23%;產值增1209.5元,增10.23%。輻射帶動收入達40787.2萬元。
2.3生態效益
農業部門積極采取措施,組織人員深入農村,引導農戶調整種植結構。韭蔥僅產生小量廢棄菜葉,減少廢棄菜葉污染,降低廢棄菜葉污染壓力,促進通海生態環境保護;新技術的推廣及藍板和性誘劑的應用,可以降低農藥使用量,減少農藥對環境的污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增加了品種的多樣性,促進農戶輪作的選擇性,有效提高了土壤性質,減少水土流失。
3、存在的問題
3.1韭蔥生產經營分散,產業化程度低,產品缺乏競爭力
在無公害韭蔥生產環節中,我縣韭蔥的種植管理模式基本屬于小農、小生產的模式,菜農千家萬戶分散種植和管理,每家種植管理2~3畝 ,種植韭蔥也是菜農根據自己對節令和市場的感覺各行其是,大規模連片生產的基地少。雖然有一些“公司+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但企業規模偏小,帶動力弱,大部分還停留在一般購銷關系或松散聯合層面,尚未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緊密型經濟聯合體,真正嚴格按其標準進行生產、加工的企業和產品太少,分級、包裝、商標的意識差、水平低,自己的品牌少、知名品牌更少。一旦國內外主流市場真正提高了門檻,實行起嚴格的市場準入后,必然會對韭蔥生產帶來影響,甚至對通海蔬菜產業帶來重大沖擊。
3.2韭蔥生產技術服務體系不健全,與規模生產發展不相適應
目前,通??h種植韭蔥的技術力量還顯不足,對菜農的培訓不系統,菜農掌握的現代化、標準化無公害韭蔥生產的知識甚少,在無公害韭蔥生產中以人力栽培為主,仍然沿用家庭模式生產,限制了生產規模并妨礙先進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導致農作物在生長方面難以做到統一管理和規范生產。缺乏總體的供求信息的引導,難以預測韭蔥產銷趨勢,經常會因市場誤導而盲目擴大生產規模,導致韭蔥生產出現產銷脫節,不僅菜農蒙受經濟損失,也造成生產資料及勞動力資源的浪費。
3.3韭蔥種植發展規劃需要進一步完善
雖然通??h韭蔥種植在產量和產值上每年都在有所增加,但由于產地與市場終端相隔較遠,產地生產的供給能力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本地生產受市場的影響非常直接,韭蔥價格高時,一哄而上,價格低時,一落千丈,種植銷售不接軌,農民的積極性很難穩定。針對當前現狀,需要對全縣無公害韭蔥產業發展的區域布局、主攻目標、發展重點、扶持措施、市場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更加科學的合理地規劃,進一步細化和明確發展任務。
4、意見和建議
4.1科學合理推進蔬菜種植產業規?;?、區域化發展
進一步研究優化通海蔬菜種植產業發展思路,完善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產業發展的重點區域、主攻方向和奮斗目標,做到目標任務明確,規劃科學可行,布局合理有序。根據通海特殊地域優勢、氣候環境、發展基礎、市場需求和效益優先的原則,采取項目引導、資金扶持、專項技術服務和鼓勵發展產地市場等,推進種植產業基地的專業化、規?;l展。
4.2加強科技隊伍建設,提高技術水平
進一步健全和加強通海的蔬菜科技推廣任務,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有計劃地組織開展技術培訓和學習考察工作,更新充實專業技術知識,借鑒先進地區經驗,提高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同時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與交流,提高科技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建成一支懂技術、會管理、擅經營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隊伍,更好地服務于蔬菜產業的生產。認真開展新型農民科技培訓,采取辦培訓班、現場指導等多種形式,不斷提高科技文化素質,培育一批科技能人和種菜能手。引進專業合作組織,培養農業龍頭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積極創辦無公害蔬菜科技園區,大力引進和推廣適銷對路的蔬菜新品種、新技術,優化蔬菜品種結構,提升蔬菜生產的技術水平,推行標準化生產。
4.3建議各級財政繼續加大對農業項目的扶持力度,促進和優化蔬菜種植結構。項目要加強管理,措施到位,嚴把科學關,合理規劃布局,合理利用有限資金,讓項目充分發揮效益。大膽采用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推進蔬菜出口數量、品質,增加農民種植收入,有力推進農村經濟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元林《大蒜、洋蔥、韭蔥栽培新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
[2].周永蘭《韭蔥、芹菜、分蔥高效栽培技術》現代農業科技3013
[3].張志斌《淡季蔬菜高產栽培新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4].溥鳳、楊飛運、劉天成、楊文柱、張娜《淺析通??h蔬菜產業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建議》安徽農學通報2011
[5].王先位《蔬菜發展走向產業化》云南農業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