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文輝
摘 要:新時期的師生關系不再是教師權威型的師生關系,而應該是公正平等而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師生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育工作效果,因此,必須建立一種新型的公正平等的師生關系,就此,文章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教育活動中,師生關系是否和諧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教育工作的成效高低,那么,怎樣建立新型的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師生關系呢?
熱愛學生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前提。一個人最崇高的愛是愛別人,一個教師最崇高的愛是全身心去愛每一個學生。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有血有肉之人,每一個學生都非常渴望教師的愛護與關心。在學生的觀念中,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同時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品德和存在意義的評價,所以,在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過程中,教師起著決定性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公正、平等與合作的觀念,從而關心、熱愛學生,創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一個學生往往就是從體驗師生間的美好情感開始,繼而懂得生活中的美好,發展成具有生氣、活潑、積極向上的樂觀性格。如果一個教師對學生,缺乏關心和責任感,采取厭惡、歧視的態度,動輒責罵學生,甚至拳腳相向;整天只有怨氣、怒氣,師生關系處于冷漠甚至緊張的狀態,學生從師生關系中體驗到的就是否定和排斥,就會對老師產生反感,甚至厭惡,對老師的要求不但不聽從,反而反其道而行之,更有甚者可能逃離學校,以致步入歧途。無疑這種教育是失敗的。相反,當一個教師在生活上關心學生,在教學上諄諄教導學生時,學生對老師就會產生好感,從而尊敬老師,進而樂意接受老師的教育,并努力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行動,這時師生之間就會駕起一座和諧的情感橋梁。當這種情感變成行動并進而養成習慣時,就會營造出一種民主、合作、平等的融洽氣氛。
了解和尊重學生是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基礎,也是教師公正、平等對待學生的關鍵。任何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支持和幫助。教師必須對學生以誠相待,理解和尊重學生,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并在教育過程中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位學生,多和學生接觸,把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征,喜好特長,有針對性地做好引導工作。教師只有首先知道學生能成為什么樣的人,才能把學生塑造成為這樣的人。了解和尊重學生,公正、平等地對待學生,還要求教師樹立“生生平等”觀念,必須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做事公正客觀,克服偏愛和獨寵尖子生,對后進生要多加愛護和幫助,以提高后進生戰勝困難的自信心。教師還必須在教育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尊心,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自我把握教育態度行為,一言一行都要慎重,避免有損學生的自尊和人格。對學生的批評和表揚應該公正、實事求是,一旦在處理學生發生的各類事件中過急、過火或有過失之處時,教師應及時采取措施,適時運用心理補償法,及時消除師生間的隔閡或對立情緒,挽回融洽的師生關系。教師了解和尊重學生,就是要把自己置身于學生的位置上換位思考,才能了解學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有的放矢地進行引導。
善于向學生學習是維系新型師生關系的紐帶。教師與學生關系相互融洽一致,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要扮演雙重角色。教師既是教學目標的引導者和實施者,又是受教育者和學習者,學生既是教師的受教育者,同時也是強有力的教育者。
師生共同追求真理,共同探索未知世界,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無二的世界。在學問面前,師生平等。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發表與老師不同的見解,并毫無顧忌地同老師論戰。而對老師來說,也是接受一種難得的挑戰,學生是老師難得的對手。老師可以從自己的學生那里學到“激進”的思想,增強創造的活力。應該說善于向學生學習,是維系新型的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師生關系的彩色紐帶。
建立新型的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師生關系,既是教育改革需要,又是素質教育的需要,為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我們疾呼:消除不平等權威型的師生關系的傳統教育觀念,建立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師生關系新理念,行動起來吧,行動起來!共同營造一個公正平等而合作的師生關系的教育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育效果,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佑華.淺析師生關系不和諧的成因及對策[J].中國建設教育,2010(2).
[2]唐煦海,陶啟健.教育過程重在激勵[J].廣西教育,2000(2):11.
[3]王麗雅.影響高校師生關系的因素與對策[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26(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