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月
[摘要]當前,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重大課題,是滿足師生現代閱讀需求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起步時間不長,建設工作處于摸索期,實踐過程中存在一些具體問題,如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學歷結構、信息化專業背景、圖書與需求不匹配;圖書館服務及宣傳手段不夠現代化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運行效率。本文對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的問題進行詳細分析,并結合實踐提出一些建設方法,希望能為廣大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提供參考意見,共同建立更符合高校師生需求的現代化圖書館。
[關鍵詞]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8.104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8-0166-02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迅猛,高校師生在信息獲取上不再被時空局限,可以利用各種信息手段及時獲取信息,這讓傳統圖書館面臨巨大的挑戰。為促進高校圖書館持久、長效發展,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更大力度地加強數據庫與各種文獻資源的現代信息化建設,有效結合先進的信息化管理技術,建設更加科學、合理的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
1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1.1整體建設意識不夠高
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提出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但這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從起步到系統化建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就目前來看,信息化建設的意識普遍還不夠強。從高校領導到圖書館的具體工作人員,都還沒有真正意識到其重要性,很大一部分人誤以為,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就是添置電腦,安裝一些圖書管理軟件,管理人員能基本操作即可。其實不然,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很龐大,硬件是基礎,軟件才是核心,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運營和維護機制非常重要,這是一項系統性的大工程。
1.2建設水平差異巨大
在不同類別、不同地域、不同等級的高校中,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差異非常大,一方面是公辦與民辦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重點與普通的差異。在2000年前后,民辦高校得到飛速發展,數量激增,但由于建校時間短、資金不充足、領導談不上重視,更多民辦高校還要解決校舍、生源、師資等問題,能把圖書館建設起來已經很不容易,對于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無暇顧及。所以,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院校的圖書管理信息化明顯差一些;再說重點高校,經費、科研、技術都比普通高校雄厚,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都具有更多優勢,其發展步伐明顯比普通高校更快、更好。
1.3圖書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意識決定行為,在意識不足、投人參差不齊的情況下,圖書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暫時沒有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學歷、能力、再成長可能性都相對較低。據統計,從學歷來看,目前,各大高校的圖書管理員專科學歷占將近40%,本科學歷占30%,碩士及以上不到5%。學歷結構分布不合理,嚴重影響了高校圖書館各項工作的效率。在學歷統計中,筆者還發現計算機專業的人員更少。由此可知,知識結構已不再適應現代化圖書信息管理的需求,提升隊伍建設是目前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
2高校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2.1提高建設意識,提高圖書管理隊伍素質
圖書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動態的、系統的圖書管理過程,依托于信息化設備。在這個復雜的管理系統中,領導、圖書管理者的意識非常重要,圖書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更重要。首先,高校應該加強已有隊伍的業務培訓,如計算機應用、維修以及與本崗位具體業務相關的專題培訓等,強化總結與交流,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在引進新人才時,可有意識地引進一些高學歷的研究型人才、有計算機專業知識背景的人才,新老互動,相互促進,提高圖書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逐步實現圖書管理的信息化、科學化、規范化。
2.2進一步擴大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范圍
高校圖書館,主要為高校廣大師生和讀者服務,在圖書管理的信息化建設中,高校一定要改變電腦、網線的模式,結合信息化技術的特色,從廣大讀者的角度對其需求進行細化,使規劃更具針對性、更符合需求的建設目標。首先,高校應該讓廣大讀者能更快速、更自由地享受豐富的圖書館資源,特別是電子圖書、中文數據庫、外文數據庫、隨書光盤、試用數據庫以及免費數據庫等電子圖書資源。在數字圖書館時代,信息資源密集,圖書館可以有效利用高技術管理設備,從圖書館的專業角度,對網絡的大量專業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分析、研究到綜合、重組,為讀者需求提供相匹配的信息推薦,使讀者產生依賴感。其次,高校圖書館應積極為教學與科研服務,根據專業特色開發圖書館的情報職能,利用信息化管理的優勢,為教師的專業教學和學生專業拓展知識及開展科學研究,提供最前沿的相關書籍推薦,擴大圖書管理的服務范圍,讓師生便利、快捷地獲取參考文獻,了解該領域或項目的發展現狀、研究水平和發展前景。
第一,高校可與相關的出版或銷售公司合作,采用征訂的方式,或者是與教師、學生共同商定采集圖書數目,根據需求定制,力爭使每一本書都能充分發揮最大的作用。在完成新書的采購后,相關人員要按規定程序把書目全部上傳線上。第二,考慮設立“咨詢室”,對讀者進行基礎輔導和細化服務,如一些參考資料,或者為重點專業科做好第二、第三次文獻篩選。總之,圖書館可以有效利用更多方法,對海量信息進行篩選、分類、歸納,結合讀者需求,有的放矢,讓圖書館建設能更有效地服務于所有讀者。
2.3加大圖書館的書籍宣傳力度
在很多高校中,圖書館還停留于傳統的運營模式中,等著師生自己上門,對于一些重要信息,會在公告欄進行公布。但在新媒體時代,宣傳手段應該更多樣化,宣傳頻率也要更高,讓更多師生知道圖書館的動態。所以,在信息化建設中,圖書館利用信息化手段進行宣傳非常有必要,筆者建議圖書館可有效利用高校相關平臺,及時編寫相關文章推送,如網站、微博、微信、QQ群等,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傳播資訊。當然,傳統方式還要保持,黑板報、校刊、廣播等校園特色刊物也要重視,雖然大部分師生習慣了手機、電腦,但高校中仍舊有一部分不擅長利用新渠道的師生,這群師生仍舊要重視。在發布的內容上,圖書館要注重多樣化,進行新書上架、好書推薦、暢銷書推薦等,以此來吸引更多師生的注意,提高宣傳效果。
2.4圖書館信息化服務手段應該更具特色
當前,社會各行各業都強調“特色服務”,圖書館作為海量知識匯聚的重要平臺,對網絡資源擁有顯著的特色,應在“特色服務”上下功夫,深度挖掘圖書館所擁有的資源優勢,為讀者提供具有高校特色的、超出常規圖書館服務的服務,提升差異性,成為“獨一無二”的特色圖書館。如,高校圖書館可以篩選一批本圖書館最有特色的文獻、進一步擴大數據庫建設、打造最有代表性的特色館藏等。總之,高校圖書館可運用現代互聯網營銷的思維,讓其成為某個細分領域中的第一,做出自己的特色。當然,特色很重要,但不能盲目建設,一是要考慮“我們有什么”,但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師生需要什么”,與實際需求匹配的特色才有價值,對癥下藥,使圖書管理的信息化規劃更加合理,給廣大師生讀者提供一個能夠更加快速、能夠進行自由閱讀的圖書平臺。
3結語
在信息化飛速發展的形勢下,高校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是大勢所趨,雖然現在還處于發展初期,還面臨一些實際問題,但只要堅持從讀者的需求出發,結合圖書館的優勢,積極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對圖書館進行合理規劃,著力建設有特色、有價值的現代信息化圖書館,就能滿足讀者不斷增長的需求、為高校師生教學、科研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