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鋒
摘 要:微課研發一般都有較強的目的性,有的是為了普及知識,有的是為了彌補知識缺陷,有的是為了娛樂游戲等。中小學一線教師的微課研發很多時候是為了查漏補缺,彌補學生知識上的短板與不足,但是無論出于怎樣的目的,最終都要歸結于應對考試。文章作者經過多年的摸索研發了一套基于應考策略的高中詩歌系列微課研發的方案,以此來滿足學生自主學習或是查漏補缺的需要。
一、基于應考策略為哪般
系列微課,一般指的是微課內容之間構成一定的系列,故稱為系列微課。本文談的系列微課是基于應考策略的,那么,許多人會問為什么要基于應考策略?其實很簡單,應考就是應對考試,這里可能指的更為具體,專門指應對高考詩歌鑒賞部分。研發出來的系列微課是給高考考生看的,主要針對考試對于詩歌鑒賞方面有薄弱的部分,通過本系列微課學習來彌補其不足,從而提升考生的應考能力。
二、從高中詩歌的應考策略出發
(1)依據考綱內容,確定研發綱目。系列微課的研發首先要明確研發對象與研發的綱目,這直接影響研發出的系列微課的質量。基于應考策略的系列微課研發,一定要依據考綱為本,從而確定系列微課研發的基本綱目。那么,高考詩歌鑒賞的考綱是什么呢?江蘇省高考語文考綱對于古詩文閱讀要求有以下幾點:①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②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這也就是說詩詞類閱讀主要考察四個方面,即形象、語言、表達技巧、思想情感。而這四個方面就是我們研發的主要綱目,建構四個微課群組,每個群組對所涉及的內容進行細化研發,研發好的四個群組就構成了高中詩歌系列微課。基于應考策略的系列微課研發必須要完全依據考綱內容,不能隨意刪減與增加。只有確保依據高考考綱,才能讓研發出來的系列微課有效果,從而達到預期的目的。
(2)根據考察重點,明確錄制內容。系列微課的綱目確定之后,就要思考錄制內容了。綱目范圍較大、較為寬泛,并不是明確的考試內容。在這個籠統的范圍內到底考查哪些知識點,這就是研發系列微課的重點。所以,在研發高中詩歌系列微課的時候,我們必須對高考詩歌有深入的考察了解。最起碼是近五年高考考查的內容與形式要了如指掌。以江蘇省高考語文卷為例,出現頻率較高的題型分別是主題情感、表達技巧、內容概括等。根據常出現的考點,我們系列微課研發也就明確了內容。如何讀懂詩歌內容,從哪些角度鑒賞詩歌以及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概括詩歌的內容等角度應該作為詩歌系列微課研發的重點。
(3)選例貼近高考,講解淺入深出。內容確定以后就是授課的素材收集以及講課方式的推敲了。微課時長往往只有5~10分鐘,呈現的時間短,要求的效率高。那么,選擇的素材一定是精簡而且貼近實戰的。往往這些素材最好以高考原題呈現,或者以高考模擬試題呈現。高度仿真的題目更為貼近考試,對于知識的講解、應考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好處。素材選定以后,講解的方式也尤其重要,講解針對性要強,不能拖泥帶水,適時控制內容的延伸拓展,而且對典型知識要深入細致的講授。
(4)課件樣式簡潔,動畫處理簡單。微課短小精悍,重點突出,往往以內容取勝,克服人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若是微課課件制作過于注重精美、煩瑣就會分散學習者的注意力,影響到微課的效果。除此之外,字體處理也要得當,標題、內容要分明,字體顏色不宜超過三種,以鮮明色彩為主要選擇。突出部分重點內容字體顏色異于其他內容字體顏色,引起學習者的注意力,強化部分內容的重要性。整體課件頁數一般不多于10頁,最好在6頁以內,頻繁的翻頁也會致使學習者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簡潔明了的課件正適用于短小精悍的微課,用最簡單的方式產出最有效的效益才是微課的本質所在。
總之,當下學生自主學習查漏補缺有很多方式,微課也是其中的一種潮流,但要想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微課的研發不能隨意,更不可任性,一定要根據學科的特點、受眾的特征等要素研發出系列微課,以一種系統的形式幫助學生建構知識內在的邏輯體系。
參考文獻:
[1]江建蘭.高中詩歌系列微課研發的困境與出路[J].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下旬刊),2017(5).
[2]方 明.點化·線性·網絡——例說詩歌“微課”網絡搭建的路徑[J].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下旬刊),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