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娜爾古麗·胡爾馬西
摘 要: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我國傳統的圖書管理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社會需求。基于此,本文首先從管理團隊技術條件差、圖書資源不足、管理系統落后、管理人員缺乏工作責任感四個角度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圖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其后針對圖書管理現狀提出了加強管理人員技術培訓、加大數字化投資力度、優化圖書管理系統以及提高工作人員責任感四個策略,意在加強文化站圖書管理工作的科學性。
關鍵詞:圖書管理系統;信息化時代;電子書籍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2-0231-02
隨著信息化社會進程的不斷推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設的備普越來越廣,人們閱讀的媒介也隨之發生改變。為了適應當前讀者的要求,文化站有必要構建數字化圖書館和新型圖書管理系統,推動圖書管理和發展的模式轉變。
1 信息化背景下圖書管理現存的問題
1.1 管理團隊缺乏信息技術人才
隨著信息技術和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圖書的管理形式越來越偏向多媒體化,對文化站工作人員的網絡技術和軟件操作要求較高,但從現階段圖書管理的情況來看,工作人員的年齡、學歷、思維模式以及專業程度方面都與時代要求有所出入。一方面年齡較大的圖書管理人員由于多年的傳統工作經歷所致,對圖書的資源的管理方法局限于手寫記錄的紙質資料處理方式,知識和經驗結構決定了管理人員對圖書管理系統等信息化處理方式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另一方面20到30歲的年輕工作人員雖有大專或本科學歷,對網絡技術接觸也較廣泛,但大多數人不是情報信息學專業或圖書管理學專業出身,沒有正規、專業的圖書管理學習或培訓經驗,使得無法將信息技術很好地結合到圖書的管理工作上。
1.2 圖書資料資源少,更新速度慢
由于書籍是各行各業人們文化和思想的具象化產物,所以其按照專業和內容也分為教育類、小說類、技術類等不同類別,從而滿足不同讀者的需要。但由于現階段文化站的圖書主要以紙質書為主,所以在書籍數量上會受到空間規模的制約,從而限制了儲備圖書種類的多樣化,導致文化站無法全面地為讀者提供服務。
1.3 數字化水平低,管理系統落后
構建以電子資料、電子書籍為主的數字圖書館可以有效地彌補文化站空間對書籍數量的制約。但在我國現階段,受人們的認識程度和圖書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影響,電子書籍在圖書管理中的利用率嚴重不足。此外,文化站圖書管理系統較為落后,具體來講,主要表現在數據庫構建的封閉性和書籍檢索能力的單一性上。首先,大多數圖書館和文化站都構建有自己數據庫,但大多各自為營,缺乏統一的文件格式和系統標準,使得同地區的數據庫間缺乏資料上的交互共享,導致圖書資源的浪費;此外,圖書檢索系統較低級,缺乏完善的書籍處理和分類功能,使得圖書不易查找,導致讀者借閱和歸還書籍時,管理人員檢索書籍的過程較慢,且易出錯誤,拖延了日常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效率。
1.4 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感
部分工作人員缺乏管理意識和工作責任感,尤其體現在書籍的保護上。一些借閱次數較多的書籍難免出現折頁、卷頁甚至破損,有些工作人員在讀者歸還登記后直接將書放入書架,并不對書籍進行檢查和整理,待有讀者借閱時登記后直接借出,繼而陷入惡性循環。久而久之,文化站的圖書變得破舊不堪,對讀者的借閱體驗造成不利影響。
2 信息化背景下圖書管理的發展策略
2.1 學習先進技術,培養專業人才
文化站工作者作為圖書管理的主體,其文化素養和專業水平對文化站的整體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要把吸收圖書管理專業人才以及培養現有人員的業務水平最為重點來看:
第一,要制定嚴格的用人標準。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管理相關的高新技術也在不斷革新,這就要求了圖書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對行業新系統、新技術的應用能力。所以,在招聘人員時,文化站人力部門一定要把好關,在用人條件上應進行嚴格的限定,在招收人員的畢業專業要求上以圖書管理專業和情報信息專業為宜;
第二,要提高現有人員的文化素養。文化素養一個人認真學習知識、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基礎,文化站工作人員積極主動地學習專業知識,了解先進的圖書管理技術,以適應當前信息化時代的需求。同時,工作人員還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加強對多種類知識的了解,保證在回答讀者借閱書籍中提出的問題時言之有物,給出有效的建議,從而提升自身的服務質量。
2.2 加大數字化投資力度,引進電子圖書
隨著智能時代和網絡時代的到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紙質書籍的閱讀量大大降低,多數都選擇用kindle、智能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滿足自己的閱讀需要。數字化書籍具有閱讀方便、所需儲存空間小、更新速度快等優點,這些優點使得電子書籍逐漸取代紙媒,成為了大眾閱讀的主流。基于此,文化站應加強對對數字化圖書管理體系的構建力度和投資力度,通過采購國內外的優秀數字資源擴展自身的圖書儲備量,并建立數字圖書館,從多媒體化的角度拓寬對讀者的書籍供給渠道,以保證在提升讀者閱讀體驗的同時,增加文化站的經濟效益,增強文化站的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核心競爭力。
2.3 優化升級圖書管理系統
圖書管理系統是當前文化站圖書管理工作的核心,對圖書管理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升級,有助于減輕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圖書管理的工作效率,更有助于提升文化站整體的信息化發展水平。具體來講,構建符合當代需求的圖書管理系統,應實現以下六個功能:
第一,系統管理功能。主要包含登錄模塊和口令模兩部分,前者為管理人員登入賬號信息進行后臺操作提供了入口,后者用于管理員以及讀者的個人密碼修改,提升了整體系統的信息安全性;
第二,圖書管理功能。這一功能是整個管理系統的重中之重,主要涉及文化站購入圖書的檔案管理和備份,圖書分類的設置和新舊圖書信息發布,為讀者選擇借閱書籍提供了便利;
第三,系統設置功能。該功能主要用于圖書館信息的后臺記錄、管理員的身份設置以及系統界面的個性化設置,使得工作人員可根據自身的操作習慣設置模塊區域,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員對圖書管理軟件的操作速度和舒適度;
第四,讀者管理功能。此功能是文化站與讀者信息交互的基礎,主要涉及到讀者資料的錄入、借閱情況以及書籍偏好類型等,利于工作人員對讀者信息的統一管理;
第五,圖書借還管理功能。此功能主要用于圖書借閱、歸還以及續借的管理,便于工作人員直觀地查看書庫整體的流動情況;
第六,查詢功能,也可叫做信息檢索功能。此功能主要用于圖書以及檔案信息的查找,通過實現對書籍序號、關鍵詞或門類的快速查找,加速了書籍的借閱過程,為讀者和工作人員雙方提供了時間上的便利。
2.4 增強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
在實際的圖書管理工作中,個別人員抱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消極工作態度,導致工作中不按規范辦事,出現書籍不按類目隨意擺放、誤操作導致文件丟失等情況。對此,為了增強員工的管理意識和責任感,文化站管理者應改變原本枯燥沉悶的工作氛圍,通過標兵評比、設定獎勵制度等方式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同時加強對文化站工作環境的裝飾布置,使工作人員產生歸屬感。同時,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思想教育,使其意識到書籍的珍貴和服務態度的重要性,培養圖書管理人員工作服務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3 結語
總而言之,現階段文化站的圖書管理模式只有與信息化時代背景相結合,才能更好地實現穩步發展。上文分析可知,人員基本素質欠缺、系統版本老舊以及書籍儲量受限等現狀問題影響了圖書管理體系的整體發展。對此,通過人員和設備兩方面入手,規范用人標準、加強專業技能的知識培訓,以及加強數字化圖書館、新型圖書管理系統的投資和構建力度,有利于從技術和團隊精神上促進圖書管理的發展,為文化站日后對讀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趙慶海.淺談圖書管理系統的意義及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