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國宏
摘 要: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初中物理應該注重實驗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切實提高。但是當下不少教師并不十分重視實驗教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教學時間不足、儀器設備落后、學生參與度不高等,影響了物理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了解決措施,希望能為諸位初中物理教師的實驗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借鑒經驗。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北師大版;問題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指出:“改變以往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傳統,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的精神、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睂嶒瀸τ谂囵B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加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不僅大大激發學生參與物理學習的興趣,也進一步豐富了教學內容。但是當前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實驗教學作用的發揮。
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時間不足
實驗探究需要有充足的時間作保證,但是物理課每周只有2~3課時,每節課只有40多分鐘,整個初中階段教材上面涉及的實驗有20多個,如果按照教材內容一一帶領學生做實驗,教學時間是明顯不足的。
2.儀器設備不足
相比較于高級中學、大學,初級中學物理實驗室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實驗儀器和設備不足,影響了實驗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在大多數初級中學,實驗室里面的物理儀器設備還是“普九”“普實”驗收時留下的,已經不能滿足新教材實驗教學要求了。
3.學生參與度低
由于教學時間和儀器設備不足,教師不得不壓縮實驗課程安排,每學期開展實驗教學的次數寥寥無幾,即便開展了實驗活動,大多也是以教師的演示實驗為主。初中時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物理這門學科,從入門階段他們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動手探究習慣,久而久之,面對實驗,他們不知道從什么地方下手,不知道如何記錄實驗數據,如何表述實驗現象,更加不愿意參與實驗探究活動。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的措施
(一)開展探究實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當前的初中物理課堂以演示性實驗為主,學生沒有切身參與到實驗探究過程中,實驗能力的提高大打折扣。想要切實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教師應當積極開展探究性實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驗過程,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實現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
以“物質的密度”實驗為例,這是八年級上冊第一個實驗,也是學生初次接觸物理實驗,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親自參與實驗探究全過程,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測量物質密度的方法。這個實驗的難度不是很大,但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小細節,例如測量工具的準備、天平的調節、實驗的順序、實驗數據偏差的處理等。只有通過自己的切身參與,學生才能關注到這些小細節,才知道怎樣減少實驗誤差。伴隨著實驗進程的展開,學生漸漸感受到了實驗探究的樂趣,今后就會更加配合實驗教學活動。
(二)小組合作探究,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針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時間不足、儀器設備有限等問題,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這一矛盾。新課改一直強調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能力,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探究,不僅大大節省了教學時間,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同一小組學生可以共用一套儀器設備,避免了因實驗器材不足影響實驗進度的問題。在討論交流、互相幫助的過程中,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得到了培養,這對于他們今后走上社會與人搞好人際關系也是很有意義的。
“物質的密度”探究實驗教學中,我將學生分為4人小組,要求他們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探究。組內分配組長、發言人、記錄員、觀察員等職位,在各司其職的基礎上分工協作,共同完成物質的密度測量這個任務。圍繞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小組內展開了熱烈討論,他們有時還到其他組去看一看,找一找靈感,借鑒一下其他小組的做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參與實驗的熱情高漲,我時不時在實驗室里面走動,對小組探究進行提示,效果非常好。
(三)引入趣味因素,激發學生參與興趣
“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實驗參與興趣是增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至關重要的一個問題,教師應該引入趣味元素,讓學生對即將開展的實驗探究活動產生興趣,促使他們在興趣的驅使下全身心投入實驗探究?!拔镔|的密度”實驗探究之前,我出示了三塊體積、表面顏色相同的木塊、鋁塊、鐵塊,請學生區分它們。學生馬上來了興趣,提出通過測量質量區分它們,原理是它們的密度不一樣。這樣一來,“物質的密度”實驗順利導入,學生學習狀態非常積極。
實驗能力是初中物理課程改革重點強調的內容之一,有關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正在深入開展之中。目前由于各方面主客觀因素,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還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處。教師應當清楚認識到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組織高質量的實驗探究活動,促進學生物理實驗探究能力的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朱剛琴.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
[2]鄒麗.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崔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
編輯 李博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