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航
摘 要:作業是檢驗學習效果及對知識理解情況的一種有效方式,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再完善,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成績的一個關鍵點。就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英語作業的有效性設計淺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有效性
新課程背景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得到了極大改善,提高學生作業質量也是新課改提出的一個重要要求。那么,在新課改下如何更好地設計初中英語作業,達到檢驗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質量的目的,值得廣大教育一線的老師思考和探討。而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中,作業仍舊維持著傳統的以讀、背、抄等單調枯燥的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新課改的推進。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應更新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以英語學科特點為基礎,注重作業的內容和形式;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契機,探求作業形式的多樣化、趣味性;以課堂教學為抓手,提高作業設計的針對性;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成績為目的,注重作業設計的難易度。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就初中英語作業如何達到有效性設計,談談自己的看法,僅供參考。
一、明確目的,端正態度,提高思想認識
作業是檢驗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有效方式。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首先應重視作業的設計。而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更應該重視作業完成的質量。筆者在自身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認識不明確,態度不端正,不知道為什么要做作業,只是單純地把作業當作一項任務去完成,而且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不能獨立完成,而是借助網絡、工具書等各種方式抄襲完成。還有部分學生在早讀時間急急忙忙抄作業,目的只是應付教師的檢查。這樣既浪費了英語讀和說的時間,也不能高質量地完成作業,更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鞏固知識的目的。
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幫助和引導學生端正作業態度,明確做作業的目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以正確的方式高效地完成作業,提高學生對作業的思想認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引導學生獨立完成課堂教學活動的任務,逐漸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學生通過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逐步掌握獨立完成任務的技巧,提高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成績。
二、剖析教材,抓教學重點,提高作業設計的針對性
要做到作業的有效設計,首先要抓住課堂學習的重點。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精心備課,剖析教材,抓教學重點,處理好教材的體系和內容的主次,確定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突出重點,著力解決難點。根據重、難點提高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在此基礎上還要充分考慮學情。在布置作業時要精心挑選,適量適度。在內容上由易到難;形式上典型多變;量上少而精。突出重難點,以學情為基礎,充分考慮學生的層次性,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布置不同的作業,提高作業設計的針對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掌握和消化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探求作業形式的多樣化和趣味性
傳統的英語作業形式單一,內容局限,停留在抄單詞、背課本、完成相應的作業上。這種單一的形式只是讓學生機械地完成作業,束縛了學生的發展空間,更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新課標下作業應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注重開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給學生創造一個快樂、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因此,我認為初中英語作業的設計形式應注重多樣化、趣味性,可進行連詞成句、句型、詞匯、寫作等練習。如,寫英語小日記,制作英語賀卡、英語手抄報等,既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既優化了作業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的宗旨,也有效地鞏固了課堂教學質量和提高了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把握作業設計的層次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僅要有針對性、形式多樣化、趣味性強,還要把握作業的層次性。在調動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布置作業時數量要適當,難易適中,區別對待,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滿足各個層次學生的需求,從而有效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素質發展。
總之,作業設計是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作業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預期的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備課時應精心“備作業”,以新課程理念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為抓手,努力探求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有效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成績和教育教學質量,推動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姚聚增.淺談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原則[J].學周刊,2017(6).
[2]張靜.回歸真實高效的數學課堂[J].新課程,2011(9).
編輯 高 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