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守林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小培養孩子的語文閱讀興趣,不僅對學生的語文成績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在獲得相關知識的同時培養了閱讀能力,提高了閱讀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文化素養與閱讀興趣。現代教育對小學生的基礎要求,就是要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勤于動筆,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自信心,鼓勵他們利用空閑時間進行閱讀。從培養閱讀習慣、開展閱讀活動、讓學生愛閱讀、營造讀書氛圍等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
一、培養閱讀習慣
培養良好的語文閱讀習慣能讓孩子們終身受益,要想學好語文,一定要有廣泛的閱讀量。所以,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來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習慣一旦養成,將會很難改變。古往今來,每一個成功的人士都有很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因此要從小樹立“讀書好、好讀書和讀好書”的觀念。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語文新課標要求教師教育學生應該因材施教,用貼近生活的實物為學生解讀將會更具說服力。
例如,課本中的“烏鴉喝水”,當烏鴉看到一個瓶子之中有少量的水,看著瓶子干著急卻喝不到水,這時腦中靈光一現,便飛往附近田地去尋找小石子,瓶子中扔小石子后使得瓶子中的水不斷升高。短短的小故事就能給學生們很多啟發,為什么瓶子中的水會上升,因為瓶子的容積不變,水中石頭的體積在不斷增大,導致了水位的上升。課下讓學生親自去做實驗,找一個水杯子,讓他們往里邊放石頭觀察水位的上升。閱讀是智力發展的燈塔,對孩子們的智力開發有著很大的幫助。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想象,對其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因此,從小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很大幫助。
二、開展閱讀活動
孩子在家中喜歡看漫畫卻不喜歡看唐詩,說明我們的孩子還是存在著對閱讀的欲望,只是閱讀的方向發生了偏離,所以不能過于嚴厲地批評學生,相信我們的學生對唐詩閱讀的興趣是可以被激發的,因此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成為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例如,課內課外閱讀的交叉結合,看幾分鐘的漫畫后需要背一首詩,或者看一篇文章,課內課外有機結合,由簡單的課堂向更豐富的課外課堂延伸。看完課本知識后,還應該擴展視野,閱讀一些海內外知名作品,不僅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還能讓其心靈世界變得更加豐富,給我們的孩子一個更自由的閱讀空間,不僅增加了課外閱讀的數量,提高了閱讀能力,還能從整體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更好地學習語文和利用語文。
三、讓學生“愛”閱讀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讓學生從閱讀之中尋找樂趣,在閱讀過程中不斷發展,讓學生真正愛上語文。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閱讀能力也需要很大的提高。同時,老師也需要摒棄落后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來適應新課堂模式,讓機械閱讀變成感情閱讀,讓原本的學生“聽老師講課本”,到現在的學生認真去閱讀。
例如,在課堂上老師讀課本的過程之中,學生勾畫出不理解的部分,請教老師答疑解惑。在聽錄音的過程中,讓學生拿著筆點著字閱讀,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更認真地去閱讀。在教學中讓學生勾畫出優美的句子,如果喜歡的話就摘抄到一個本子上,如果認為寫得不好,適當寫上自己的感受。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字組合的神奇和語言運用的魅力。學生不僅要讀自己喜歡的書,更重要的是閱讀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發展的書籍,在閱讀的過程中開闊思維能力、想象力,從而讓自己不斷進步。
四、營造讀書氛圍
一個人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應該去適應環境。如果周圍的人都在一起閱讀,那么任何人過來都不想去打擾。有數據表明,在安靜的環境閱讀更能豐富讀者的想象力,更能激發讀者的創造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才能一氣呵成。
例如,給學生添加自由閱讀課堂,讀一下健康有營養的書籍,不僅學習了知識,還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維,豐富了想象力。與此同時,課下同學們可以交流閱讀的作品,還可以推薦認為好的作品,相互傳看,也可以在家中設置讀書角,專門提供讀書,每天留出一段時間讓孩子和家人一起讀書,培養語文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一種家庭習慣。
因此,從小養成“讀書好、好讀書和讀好書”的習慣,讓孩子們閱讀健康有營養的作品,提高閱讀能力;學習氛圍十分重要,一個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終身受益,通過閱讀的深入,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寫作能力,就需要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閱讀來反省自己,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
總之,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積極培養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萬文.教學目標:有效備課的價值追問[J].貴州教育,2015(11).
[2]耿麗清.讓教學生動起來:無痕教學初探[J].新課程(上),2014(10).
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