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李榮華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互聯網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高校師生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進行體育教學越來越普遍。文章以楚雄師范學院體健學院為例,調查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和應用模式,并針對應用現狀提出相應建議,旨在促進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加快楚雄師院體健學院的體育教育模式多元化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移動終端;體育教學;應用現狀
中圖分類號:G807.4? ? ? ?文獻標識碼:A? ? ? ?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5.009
引言
近年來,互聯網移動技術的發展正逐步影響人們生活方式及學習方式的改變,移動智能終端也逐漸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互聯網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日益受到學習者的關注和嘗試。因此,本文針對楚雄師范學院體健學院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對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師生展開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做相關數據分析研究。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互聯網移動終端在楚雄師院體健學院體育教學中的使用現狀為研究對象,以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師生為調查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在圖書館借閱圖書資料,在圖書館及網絡數據庫中查閱相關期刊資料,了解國內關于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現狀的研究動態。
1.2.2問卷調查法
共發放問卷240份,回收230份, 無效問卷2份。其中,對體健學院老師發放問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率100%;對學生發放210份,回收200份,無效問卷2份,回收率95.23%,有效率99%。
1.2.3數理分析法
對有效問卷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互聯網移動終端的定義
移動終端或者叫移動通信終端是指可以在移動中使用的計算機設備,廣義的講包括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POS機甚至包括車載電腦[1]。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是指手機或者具有多種應用功能的智能手機以及平板電腦。
2.2互聯網移動終端體育教學應用普及程度
2.2.1使用的人數
由表1顯示,在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師生的調查者中,經常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教師有29人,占調查的教師人數的96.67%;偶爾使用的有1人,所占比例3.33%;沒使用過的為零。所調查的學生中,經常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有144人,占調查的學生人數的72.73%;偶爾使用的有47人,占調查的學生人數的23.74%;沒使用過的有7人,所占為3.53%。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參與調查的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師生有絕大部分人都經常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
根據調查顯示(見表2),參與調查的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師生的人群中,在體育教學中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教師有27人,占調查的教師人數的90%,沒使用者有3人,所占比例為10%。
學生使用者146人,占調查學生人數的73.74%,沒使用者52人,占調查的學生人數的26.26%。根據表2,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情況相比教師的使用情況并不樂觀。
綜上述三個表格可以看出,體健學院師生生活中都普遍使用互聯網終端,但在體育教學中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情況并不樂觀。教師經常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人數占調查總人數的96.67%,而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人數卻只有90%;而學生人群中經常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人數為所調查學生的72.73%,在體育教學中使用的學生為73.74%。由此可以看出,體健學院學生體育教學中對互聯網移動終端的積極使用度不高,在互聯網移動終端中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有所偏軌,部分同學沒能正確充分運用互聯網移動終端進行體育學習。
2.2.2使用的科目
根據表4我們可以看出,楚雄師院體健學院教師中體育教學中應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科目的情況:在實踐性課程使用的有4人,占總比例的13.33%;在理論課程使用的有10人,占總比例的33.33%;在兩種課程中都使用的有16人,占總比例的53.33%;都不用的為零;學生人群中在實踐性課程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有57人,占學生總比的28.78%;應用在理論課程的有83人,占學生總比的41.92%;兩中科目都用的有45人,占總比的22.73%;而兩種科目都不用的有13人,占學生總人數的6.57%。由上表可以看出,在體育教學中楚雄師院體健學院有半數教師在兩類課程中都用互聯網移動終端,但是學生人群中只有少部分人在兩類課程中都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而只有在理論性課程中使用的人數要稍多一些。
2.2.3使用的頻率
看表5,楚雄師院體健學院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經常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有16人,占教師人數總比例的53.33%;偶爾使用的有14人,占總比例的46.67%;一次沒有用過的為零。
從表6數據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經常使用互聯網的有66人,占學生人數總比例的33.33%;偶爾使用的有115人,占總比例的60.10%;一次也沒有用過的有13人,占總比例的6.57%。從以上數據來看,在體育教學中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師生對互聯網移動終端的使用有明顯的不對稱,學生能否跟緊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教學的腳步,這是每個同學要反思的問題,同時也離不開老師的正確引導,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3互聯網移動終端體育教學應用形式
2.3.1使用的軟件種類
根據表7顯示,在體育教學中使用的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應用軟件情況來看,網絡搜索的應用較為普遍,排名均為第一。教師人群中,網絡搜索的應用占比為100%,排名第一;音頻、視頻軟件次之,占比例的43.33%;教學APP的排名第三,社交軟件排第四;其他應用在教師人群中均不涉及,為0%。在學生人群中網絡搜索的應用占總比的78.28%,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社交軟件的應用,占比77.78%;排名第三的是教學APP,占總比例的66.67%;音頻、視頻軟件的應用排名第四,占比54.55%;第五是其他應用,占比11.11%。由此看來,教師善于借助更多資源來啟發學生的體育學習;學生的學習途徑更多的是會網絡搜索和運用教學APP、社交軟件和音頻、視頻軟件。網絡搜索、教學APP、音頻,視頻軟件,社交軟件是師生都普遍使用的。
2.3.2課內外互動形式
從表8來看,楚雄師院體健學院教師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更多的是用來承載學習資源,其次是與同學互動交流,分別占總比例的90%和83.33%;手機互動答疑為26.67%,做練習占總比的20%,測試占總比10%。不難看出互聯網移動終端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很好延伸,教師的教學打破了空間和時間上局限,實現了教師隨時隨地地對學生體育學習的指導,而不僅限與教室與課堂[2]。
2.3.3信息種類
根據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師生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信息種類來看(見表9),視頻是教師比較普遍使用的,占總比例的96.67%,其次是圖片,占比90%;另外是文本、音頻、綜合類,分別為70%、76.67%、23.33%,其他的為3.33%。學生84.85%選擇視頻,其次是音頻、圖片、文本、綜合類,分別是75.25%、72.72%、66.67%、53.03%,其他的為13.13%。跟學生日常體育學習相關,很多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要求要有直觀性,學生才能夠直接感知,以便快速高效地理解和掌握。
2.4互聯網移動終端體育教學中應用效果
2.4.1體健學院師生對互聯網移動終端體育教學的滿意度
2.4.1.1教師滿意度
根據表10顯示,楚雄師院體健學院教師調查者中,對于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都持滿意態度,其中非常喜歡會使用的有11人,所占比例為36.67%,喜歡視情況而定的有19人,所占比例63.33%;不喜歡,不會使用和無所謂為零。從以上統計可以看出體健學院教師的被調查者都普遍喜歡且愿意在體育教學中使用互聯網移動終端。
2.4.1.2學生滿意度
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學生大部分對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應用持滿意態度,非常喜歡且會使用的有46人,比例為23.23%;喜歡,視情況而定的有121人,占比為61.11%;不喜歡,不會使用的有23人,比例為11.62%;持無所謂態度的有8人,比例4.04%。但就調查結果來看,學生對于互聯網移動終端的使用情況并不樂觀。
2.4.2體健學院師生對互聯網移動終端體育教學的后續使用態度
2.4.2.1教師的后續使用態度
由表12,楚雄師院體健學院調查者中,絕大部分人贊同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中的后續使用。對于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應用中的后續使用態度,一般的有3人,占總比例的10%,同意的有8人,占總比的26.67%;非常贊成的有19人,占總比的63.33%。
2.4.2.2學生的后續使用態度
由表13可以看出,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學生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體育教學應用中的后續使用態度并不樂觀,其中強烈反對的有18人,占總比的9.09%;不同意的有33人,占總比的16.67%;持一般態度的有54人,占總比的27.27%;同意的有78人,所占比例為39.39%;非常贊成的有15 人,占比例的7.58%。
3 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綜上所述,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普及和使用,為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師生獲取更多的體育學科知識和相關信息提供便利。不僅可以隨時隨地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獲取知識和信息,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移動終端加強同學間,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使互聯網移動終端成為體育課堂的有效延伸,對體育教學產生積極的輔助作用[3]。互聯網移動終端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輔助手段,在體育教學中的普遍應用已是大勢所趨,且因互聯網移動終端具有便攜性、廣泛性等特點,該技術的應用必將會對體育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4]。雖然互聯網移動終端在楚雄師院體健學院師生的體育教學中得到普遍應用,但它畢竟還是不成熟的,在實際運用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
第一,部分師生對互聯網移動終端設備的運用不熟悉,對不同類型的APP未能做到靈活運用。
第二,學生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進行課堂教學,很多時候流于形式,缺少互動性,造成課堂秩序混亂,不但不能提高課堂質量,反而事倍功半。
第三,部分學生因未能把握互聯網移動終端的使用分寸,導致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嚴重影響了課堂上師生的互動交流。
第四,部分學生在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進行學習時,面對紛繁復雜、良莠不齊的應用軟件和資源,很難做到恰時、恰當地選擇和利用。
第五,師生共享資源平臺較少,缺少師生充分學習交流的途徑,在體育教學中的一些理論和技術性的教學可先通過平臺讓學生自學預熱。
3.2建議
就教學而言,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本身就是一個實現學生不斷進行自我身心發展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無論使用何種方法,只要是能夠實現知識和技能的教授,都應積極攝取。教學者和學習者都應秉承教無定法和學無定法這一理念,從而形成知識技能轉化的多元化模式。師院體健學院應該推陳出新,在繼承傳統體育教學方法的同時又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創新出新的教學模式,從而實現師院體健學院體育教育教學模式的多元化發展。
鑒于對互聯網移動終端在楚雄師范學院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調查和存在問題的分析,本人提出以下幾點個人建議:
第一,師生加強對互聯網移動終端設備的運用,對不同移動設備有深刻認識,做到靈活運用。
第二,積極倡導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對互聯網移動終端的合理有效使用,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獲取有關體育專業知識的途徑,而且也為學生體育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
第三,可以通過社交軟件師生共同建立群聊,在任何一個科目中,師生只要建立一個群聊,都可以實現隨時隨地地互動和交流,雙方都可以及時地接收信息。因此,教師的教課不僅只局限在課堂上,在課下也能有所延伸。
第四,可以開發關于師生教學資源共享的平臺,擴寬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渠道,通常很多體育實踐課是以體育教學實踐為主,且很多相關專業知識很難在有限時間內系統地、全面地進行講解,且會影響技術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可以以微課的形式把相關知識傳到平臺上,學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進行學習。
第五,將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應用與體育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教師通過互聯網移動終端的應用平臺創設自由的氛圍,形成積極互動的教學環境[5]。
參考文獻:
[1] 姜勇,王東海.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影響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5).
[2] 寧梅,陳茜,陳忠.智能移動終端在大學生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青春歲月,2013(22).
[3] 李暉,王艷娟,崔維.移動終端應用軟件在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4(12).
[4] 劉捷. “互聯網+”移動教育技術在廣西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中的研究及發展對策[J].現代職業教育,2016(25).
[5] 劉捷.基于互聯網移動終端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同行,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