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香梅?鄧超
摘要:所謂稅務風險,實際上是指,企業在稅收過程中因未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從而導致罰款、名譽受損等風險。稅收籌劃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收益的同時,也為企業的經營運轉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特別是近年來,稅收籌劃逐漸被企業或個人等稅收主體高度重視。通常而言,合理稅收籌劃在不觸犯國家相關法律及法規基礎上,可顯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不合理的稅收籌劃不僅無法節約企業成本,還有可能導致企業陷入稅收困境,使企業財產和聲譽蒙受損失。因此,重點加強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管控極為重要。
關鍵詞:企業;稅收;風險問題;解決對策
為了更好地履行納稅義務,納稅人應對稅收實施科學籌劃,換言之,在實施稅收工作前,應根據相關法律對理財、投資等方面的工作科學安排,并將政府優惠政策落實到位,實現稅收負擔最小化,為社會效益的獲取作出一定貢獻。
一、稅務風險研究分析
(一)稅收政策法規認識分歧
為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稅收政策、法規等將會不斷調整和更新,企業財務人員很難對所有相關政策、法規熟悉理解。特別是對于地方性法規較難收集,與稅務執法機構的“消息不對稱”較易引發稅務風險。
(二)企業管理者的僥幸心理
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實施的目的在于獲得最大經濟效益,就目前來看,部分企業管理人員涉稅風險意識不強,常常認為先不交稅,如果查出來了再補交,查不出來就是利潤。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新征管法)》對未按稅收法規繳稅收款的,制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情節嚴重的還要追究刑事責任,如果被稅務部門處罰,將相應增加企業的稅收成本和個人的職業風險。
(三)稅收籌劃有不確定性
稅收籌劃工作本身就具備一定科學性、專業性,稅收個體在選擇稅收方案時應根據企業實際運行現狀,以及自身主觀判斷。基于這種情況下,稅收主體若存在決策錯誤時,便會對整個稅收籌劃工作造成較大安全隱患。
(四)稅收籌劃具有條件性
稅務籌劃不僅具備不確定性,同時還具有條件性,企業管理者在稅收籌劃過程中應按國家稅收制度,科學判斷稅收差別,據此企業在稅收籌劃決策中,應遵循政策的變化來實施工作,促進稅收籌劃工作時間性及周期性有效提升,企業在稅收籌劃方案的選擇中,應確保其科學性,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五)稅收籌劃對象存在一定的認定差異
稅收籌劃工作的開展一直以來就屬于企業的自身行為,企業在稅收方案的選擇上應對多方面進行考慮,稅收方案通常由企業管理人員直接管理,政府機關并不涉其中。在方案實施中應確保其與國際稅法的合理性及一致性,與此同時還需經稅務機關來認定。如若相關機關認定稅收籌劃方案存在違法行為,企業便會受到一定經濟代價。
二、企業稅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稅收管理體制不完善
從我國目前的稅務相關的制度來看,在稅務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不是很健全,在這種不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之下,企業的稅務管理制度隨之也會存在著相關的問題。缺乏科學合理的制度也會造成企業對稅務工作的認識不清晰,部分企業會在稅務工作尺度的把握上存在困惑。
(二)忽視稅務工作的重要性
在部分企業中,一方面由于企業管理者對稅務工作不夠重視,一些稅務工作人員對自身的工作也比較消極怠慢,工作的時候只是走走過場,注重形式,敷衍了事。另一方面,稅務工作是一個耗時耗腦的工作,需要稅務工作人員耗費較大精力,忽視了稅務工作的重要性最終會導致企業面臨更大的稅務風險。
三、企業稅務風險主要應對措施
(一)加強專業知識學習
稅收籌劃、申報是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隨著稅收新法規的頒布、實施,稅務會計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新的專業知識,稅務會計可以通過書籍、網絡和參加外部培訓的機會不斷充實自己,企業可以按照成本效益的原則加強對稅務會計的學習培訓,有效規避稅務風險。
(二)提升對稅務工作的重視
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稅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思想層面上就要對稅務工作進行重視,為稅務工作的質量提供良好前提,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首先企業要加強對稅務工作的規范力度,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進行稅務行為,其次要宣揚稅務工作的重要性,讓整個企業都對其進行重視,從而讓稅務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
(三)積極與稅務部門溝通
由于企業的經營活動有其自身的特點,稅務部門無法對每個企業的每個經營活動有透徹的了解,而稅務部門對稅法的解釋有著“話語權”,企業對特殊業務,只有在理解上與稅務部門溝通一致,才能較好的規避稅務風險。由于主管稅務機關的人員和機構保持相對穩定性,企業應與稅務部門保持穩定的關系,建立誠實、守法、守信的納稅人形象,有助于溝通了解,及時獲得新的稅收法律法規信息。
(四)充分利用稅務中介的工作
隨著我國稅制的不斷完善和規范,涉稅事宜越來越專業化、規范化。在企業對稅收政策、稅收征收的尺度難以把握的時候,利用稅務中介進行稅收籌劃和對稅收資料的審核鑒定,可以有效幫助企業依法履行稅收義務,這樣就可以避免由于對稅收政策缺乏了解以及計算錯誤等原因而受到稅務機關的處罰。
(五)形成稅收籌劃安全意識
為預防企業稅收籌劃風險的出現,企業應形成一定安全意識,將稅收籌劃思想貫徹到企業管理全過程中,從而發揮出“牽一發而動全身”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實施僅僅依靠財務管理人員難以確保其科學性,據此,企業在稅收籌劃工作實施中,應讓企業理財、營銷、生產、經營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其中。與此同時對國家財稅政策持續關注,由于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國家需要根據這些經濟行為,進行調整和改變。在這種背景下,煤炭企業應該對國家財稅相關的條例和法律以及政策要多進行關注和分析,對于關于自身企業的條例信息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并進行研究。這樣就避免出現對國家財稅政策理解不到位以及錯用稅收政策等局面的出現。
(七)加強稅務會計理論建設
由于我國的稅務會計體系建設還處于初步階段,相較于英美等發達國家還有一定的差距,稅務會計模式的完善受到我國社會體制和經濟發展的約束,使得財務會計和稅務會計不能徹底的分離,應該在允許合理差異的基礎上進行適當調整管理。所以,我國在構建稅務會計模式時,要結合我國實際國情,綜合考慮市場經濟體制和法律建設,充分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的、適合我國發展的會計管理理念,為我國稅務會計模式的構建提供理論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稅收籌劃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科學與否,其在很大程度上與企業決策者的管理、統籌能力密切相關。因此,為了防范企業稅收籌劃中的風險,作為企業管理者,應建立誠信、和諧的稅企關系。由于稅務機關在認定企業稅收籌劃方案科學與否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決權。因此,企業應與稅務機關進行合理溝通,避免雙方理解不到位或信息溝通不對稱,從而產生認定方面的分歧。對此,只有采用科學的手段,才能防范企業稅收籌劃中的風險。
參考文獻:
[1]道佳.企業稅收籌劃中風險規避問題之探究[J].中國市場,2014,09:133-134.
[2]馬麗亞,王樹鋒.大企業稅收風險的防范與規避策略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3,04:60-62.
[3]劉建權.我國稅收籌劃風險分析及規避建議[J].東方企業文化,2013,13:110-111.
[4]駱鵬飛.謅議稅收籌劃風險的規避[J].市場論壇,2012,02:61-63.
[5]婁燕云.淺談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及規避對策[J].科技信息,2012,13:428+349.
[6]朱虹.企業稅收籌劃的風險及規避策略[J].現代商業,2012,36:265-266.
[7]涂京騫,涂龍力.論稅收征管四大風險及其規避[J].涉外稅務,2012,02:60-63.
[8]王鳳蘭.論企業如何規避稅收風險[J].財經界(學術版),2011,09:274.
[9]陳明艦.稅收籌劃與規避稅收風險[J].中國農業會計,2010,02:4-7.
[10]韓素.企業稅收籌劃中的風險以及規避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5,20:48.
(作者單位:航天重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