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棟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小學生特別是農村移民區學校的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讓教師具備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必要保證。
關鍵詞:小學;學生;困境;心理健康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和有關專家的指導下,各地區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起步很快,并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績。不過隨著師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新鮮感的逐步降低,各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停滯現象。作為一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筆者發現移民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雖然開展了多年,但落入了一種刻板的模式中一直難有突破,越來越缺乏活力。
一、移民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困境
(一)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的困境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主要是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和預防心理障礙的發生,其次是幫助少數小學生治療心理疾病。現在大家對于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準,常常存在著種種誤解:如有人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是治療心理疾??;有人認為心理鍵康教育是德育的一種特殊途徑,其功能是“感化”或“教化”那些常規教育無能為力的“差生”。這樣往往會使心理健康教育出現學科化、醫學化、形式化等不良傾向。
(二)活動模式和輔導形式的困境
在眾多專家和一線教師的努力鉆研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模式、活動內容、活動原則、活動目標等日益豐富,不過,也許是我們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特點未能領悟到位,也許是多年來受學科教學模式的影響,許多小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的是采用導入知識、理解知識、鞏固知識的教學模式;有的是照搬拋出問題、引導討論、教師總結的討論模式;有的是引進圍繞主題,集表演、討論、宣泄等活動形式為一體的班隊會模式等等。幾年下來大家逐漸失去了興趣,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也常被其他教育活動隨意取代,從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變得形式化、課程化、知識化,對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是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小學生受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所限,往往并不過多關注自己的心理過程,甚至都不能用語言正確地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小學生的心理困惑常常無法感知,更別說主動尋求幫助,解除心理困惑了。在日常工作中,往住無法及時了解哪些學生有心理困惑,只有等到學生有外顯行為(很多時候是過滋行為)時,才有所覺察。雖然亡羊補牢,未為晚失,可也基露出小學校心理輔導的滯后性和被動性。
(三)師資水平和教育對象的困境
目前,小學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短缺,素質參差不齊。個別學校甚至把不能勝任教學工作的“編余”教師用來應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這些教師水平不高,缺乏輔導技能,很容易以說教的方式代替所謂的輔導,嚴重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效性。
二、如何突破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的困境
(一)加大師資方面的培養力度
筆者認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學生來,所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在師資方面,要對心理輔導負責人進行不斷地培訓,全面提高他的素質,這樣才有能力以點帶面地提高全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另外還可以定期邀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到學校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展開互動交流,提高全員教師自主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二)在各學科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全體學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和參與者。所以,在學科教學中我們充分挖掘學科的心理教育因素,盡可能地使每個環節都成為心理健康的活動陣地。如是否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是否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是否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教師是否能夠克服居高臨下一言堂的姿態、學生是不是輕松愉快的獲取了所學知識等等,這些都成為我們評價一堂課是否成功的重要內容。特別是在糾錯環節,要求教師盡可能地做到多信任、多肯定、多表揚,使學生從內心上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獲取信心,帶著樂觀輕松的心境去學習。
(三)利用班會和班隊活動課,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每個月的第三周,利用班隊會時間,開展專項心理活動課,如四、五、六年級開展的《正確認識自己》《戰勝挫折,做生活的強者》的活動課,一、二、三年級開展的《做一個健康的人》《快樂屬于你》的活動課,都是從每一個小學生心理健康因素出發,讓他們獨立思考,踴躍發言,通過模仿、自由發揮等方式,使學生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四)強化心理咨詢室的作用
在學校還設置了一個相對簡陋的“心理咨詢室”,雖然我校缺乏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也沒有專業心理咨詢設備,但我們還是想嘗試一下個別咨詢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作用。學校為提供了一個固定的場所,選取了一些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初步知識的班主任為我們的臨時心理咨詢師,以學生個體或小組為對象進行咨詢服務。這也是專門為那些因“孤僻”“人多不想說話”的學生,提供一個敢于發泄、敢于傾訴的空間,剛開始沒有幾個學生敢去接收單獨咨詢,經過老師的努力,目前我們已經有好幾十個孩子有機會在咨詢室和教師單獨交流,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總之,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研究中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不足之處。改革教學,修正方法,讓我們在未來工作中汲取教訓、發揚成績,調整方案,將我們的研究工作做得更扎實、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