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國芳
【摘要】中職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缺乏,數學課堂效率低。要想改變現狀,必須要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加強紀律約束,改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中職數學課堂效率。
【關鍵詞】中職生 數學 課堂效率
筆者在長期教學中發現,中職生學習數學存在著一些共性問題:學生對數學學習比較畏懼、被動,不想學;基礎薄弱,課堂效率低;不會預習、復習和改錯等;甚至有些學生對數學學習完全放棄。這些現象在大部分中職生身上都存在,下面根據我長期教學經驗,提出以下改變現狀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的,認識數學的重要性
長期以來,中職數學并沒有得到學生的高度重視,它是排除在專業課之外的。大家普遍的認為數學是公共課,隨便學學就行了。這種認識誤區,直接導致中職生不愿學數學。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才的需求種類也變得多樣化,數學課程的教學目的也在做著調整。在每學期的第一節數學課上,我都會組織學生學習中職數學課程標準,重申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它是決定學生學習、就業、升學、發展等的重要成敗因素。尤其近年來的技能高考,數學變成最能掙分的課程,它決定了學生升學命運。通過提高認識,學生認識到數學學好的重要性。
二、狠抓課堂紀律,提升教學效率
中職生正處于青春期,好動又好奇,思想發展不成熟,缺乏自制力,注意力不夠持久。學校班級應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嚴禁學生攜帶手機等電子設備進入課堂,教師要加強課堂管理,對偷玩手機、遲到、上課睡覺等不良行為進行制止。與家長形成合力,培養學生的自律品質,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每當接手一個班的數學教學,我都制度在前,并始終如一的嚴格要求。加之學生又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都樂于接受紀律約束。為提升課堂效率提供了重要保證。
三、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數學興趣
(一)設計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
中職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營造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采用情景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基礎模塊下冊第六章在“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的教學中,我講了個“印度國王獎勵國際象棋發明者”的故事。這個故事不僅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必要性,還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融入專業知識,實現多學科的整合,體現數學的基礎地位
中職各專業年級均開設了數學課程,數學教學不僅要結合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情境,還應該融入專業知識,做好數學教學與專業知識的深度融合。數學教師要與專業課教師積極溝通,了解本專業學生現在正在學習哪些內容,需要哪些數學知識,今后的就業方向是什么。這提高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另為學生的專業課學習打好基礎。
例如,在電子信息專業學生學習“三角函數”時,我插入了電工基礎正弦交流電的知識,幫助學生明確什么是峰值、有效值、周期和頻率。通過與專業知識融合之后,學生感慨道:“數學真要下苦工好好學了,否則專業課也學不好,直接影響今后就業和升學了。”
(三)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數學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數學教學中,我運用了PPT課件,它形象直觀,內容新穎,易于學生接受,更能夠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上課點名環節,我采用了抽獎式點名軟件,隨機點名更加公正,照片與姓名相結合更便于教師記住學生,還能使課堂面向全體,氣氛活躍,寓學于樂。隨機點名軟件不僅能記錄點到次數,還能記錄下我給學生的評分——優秀、良好、及格或不及格,作為學生考核依據。數學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中,我引導學生利用Excel軟件計算個人所得稅、貸款中一次性還歀和等額分期還款、Excel統計與計算,以及使用幾何畫板繪圖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大大的提升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課堂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學法指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
數學課堂是中職生獲取數學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外預習、復習、作業、查漏補缺、獨立的發現思考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教師除了做好備教輔改考各環節,還要在學法上給予學生指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給學生預習、復習、改錯等的方法,科學組建學習小組,進行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會學生學數學,使學生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學習理念。并采用多元化評價體系,將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綜上所述,中職數學課堂要想改變現狀,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從思想、態度和方法上更新思路,加強紀律,利用信息技術,提煉數學模型,充實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讓學生熱愛數學學習,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宇萍.中職數學一體化教學設計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6,(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