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濤
摘要:擁有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則讓人們能夠沉浸于工作中,不再勞累,溫馨的家庭氛圍也離不開別出一格的設計,而設計的新穎度成為人們一再關注的話題。室內設計與環境設計相輔相成,互相影響,而藝術是設計的升華,唯有設計的推陳出新才能吸引人們的眼球,更好地宣傳某種設計,從而改變人們的陳舊觀念。
關鍵詞:室內設計;環境藝術;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06-01
室內藝術設計是一個很復雜、很繁瑣的過程,室內設計要結合環境藝術,是當下室內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點,要求設計者具有相當的審美能力和較好的設計功底,而且還需要綜合去解決使用功能以及環境氛圍等多項要求。室內環境設計作為室內環境設計意境創造的關鍵手段,我們的設計師要通過渲染環境,將居住者的審美感知與理解結合起來。利用空間環境的形象來寄托居住者的某種情感,從而營造出一種空間上的意境美。
1.室內環境藝術教育現狀
各行業的發展都需要有厚重的培養土壤,尤其是服務大眾的與技術相關的學科。其發展的后勁更是來源于社會的普遍關注與認同。公眾的理解與認同將極大地影響行業的發展。室內環境藝術教育需要人才培養的多層面化,而且提高公眾素質與公眾認可度是該行業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行業的發展不可避免地需要教育規模的擴大。同時專業發展與從業人員的增長必然導致社會分工的細化,也派生出不同的研究方向與領域。并且這種發展也融合了建筑學、城市規劃、園林等相關學科內容。環境藝術設計逐漸分化為室內設計和景觀設計兩個主體專業研究方向。環境藝術教育的體系也隨之演化。在這一時期室內環境藝術日趨發展成熟,其教育不再僅僅單層面關注功能、以人為本、生態,而是融合了各學科特長,開始尋求藝術教育的本源和學科總體發展的定位。
2.室內整體環境氛圍
室內整體環境氛圍是室內環境呈現給人們的總體印象。不同功能、性質的空間應該具有不同的性格內容,即具有一定的個性特點。不同個性特點的空間會讓人們產生不同的印象,如活潑、莊嚴、典雅等。在室內環境設計實踐中,空間類型復雜多變,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每一個細部,都可能形成一定的氛圍或是影響氛圍的傾向及空間的個性。設計實踐時,設計師應從空間的性質、用途、使用對象以及營銷策略等方面去思索定位,以創造出不同感受的環境氛圍。
3.室內環境設計中要具有的藝術性
室內環境在藝術審美層面上要求在于對室內意義的創造,它表現為室內環境在物質、精神兩方面對人所產生的影響,通過心理的雙向交流得以實現,即人對室內環境認知和環境對人的影響,而設計就是以特定的語言來促成這種表義的過程。所以,室內環境設計師在考慮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時,必須思考精神功能要求(藝術感染、心理感受、視覺反映)。室內環境設計的藝術表現是指在組織和塑造空間時,其內涵形式有兩方面的屬性:一種是內在涵義,另一種是外顯方式。內在涵義是通過室內整體的環境氛圍、室內環境心理感知、室內意境呈現出美感;外顯方式是指運用形式美法則一適度、均衡、韻律、和諧,通過形式的外顯方式呈現出美感。
4.注重科學性與環境藝術性的有機融合
室內的裝飾和實際除了滿足美感的要求,還要保證其具備合理和高效的基本特性。伴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設計師要將先進的技術應用到室內裝飾中,比如在前期的測量中使用計算機技術來實現測繪,這種能夠準確的了解室內空間尺寸,為后續的設計提供非常可靠的依據。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將科學和藝術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具體設計的過程中能夠將不同的文化融入其中。因為室內設計是一種美的展現形式,因此在設計的過程中如果引入了文化理念,必然會給人帶來一種文化底蘊深厚的感覺,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融入居住者的生活習慣,通過個性化來展現出基本特性。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做好顏色搭配。室內設計的每個環節都要保持合理性,讓居住者了解設計師的真實想法。室內設計的過程中,應該綜合的考慮環境、人文等因素,不能拘泥于傳統的設計理念和方法,不能照搬照抄其他的一些設計方法和模式,否則千篇一律的設計必然會引起人們的反感。
5.有效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題之一,各所高校更是著力培養學生們的創新創業能力,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創業強國奠定基礎。創新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我們充分地利用創新思維,勾勒出屬于我們的建筑輪廓,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培養善于發現周邊的美的習慣,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比如,我們可以將廢棄的汽車輪胎拿來進行改造。可以先在輪胎表面捆綁上各種顏色的布條,接著在輪胎下面設立一個金屬支撐架,將其牢固地支撐起來,之后再將輪胎整理成一個大座墊,這樣廢棄的輪胎就成為一個可供人乘坐的休閑座椅了。再如:我們可以利用壞掉的核桃放在柏油馬路上,上面鋪一層軟軟的沙子,這樣的裝飾及獨特又很有功效,每當人們從上面走過,都會有舒服的感受,到達按摩腳的目的。類似的完美設計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發現去創新。
總之,在實現室內環境藝術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更多關注的是房主的審美水平和風格。因此無論其設計現狀如何,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也會越來越將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置于較高的地位,將迎合其審美標準作為發展的前提。
參考文獻:
[1]李勛.藝術設計在現代室內裝飾中的具體運用[J].建材與裝飾,2010(35).
[2]鄧澤慧.芻議室內裝飾施工技術在實例中的應用和總結[J].現代裝飾(理論),2015(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