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楓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小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必須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變革。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改變原有"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對原有的教學方法進行變革,并結合這一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2-0044-01
素質教學下的小學語文教育,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變革。語文教學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學科,能增加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具有重要的幫助,所以在教學中應該增加語文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為學生以后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1.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長期以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為了趕時間或省心省事,常常無視學生的自主性。老師拿著教學參考資料,根據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介紹、分段分層,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題思想,分析作品的寫作特色,一路介紹下來,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師對作品的解讀,而不是學生對作品的自主閱讀。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放手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如學生學會拼音這個識字工具后,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借助課文注音把書讀通讀順。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應該是點撥、啟發、激勵學生,重點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閱讀、理解、品味、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理念揭示了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以教材為媒體,實現老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和交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對這一理念的落實。
2.在教學中活化教材、補充教材
語文這一科知識不僅僅局限于教材,作為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拓寬語文學習內容,最大限度地爭取語文學習空間,最大限度地激發語文學習興趣,打通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渠道。讓學生帶著生活經驗與感受走入語文課堂,又帶著語文課堂的收獲與感悟走向社會生活。
比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把《品德與生活》課本中的夸家鄉、描繪家鄉的章節引入到語文課中。教學中產生引導學生自主地走向生活,通過生活觀察,與家長、親朋的訪談、詢問,利用網絡查詢等方式搜集家鄉風景、特產、人物和建設成就等方面的情況;其次是指導學生將了解到的情況用口頭或局面語言的形式進行加工整理;最后給學生提供機會進行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在這樣一個活動過程中,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學以致用地快樂。發現生活與語文的天然聯系。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體會到語文與生活的天然淵源,發現更多的語文學習資源,開發一個無限廣闊的語文學習天地,從而使學生能自主地、合作地、探究地學習語文,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3.精心設計教法
教學方法非常要緊,對同一個內容,因教法不同,教學效果就有明顯差異。比如對幾個生字,你可以讓學生去一遍又一遍地寫,也可以通過分析字形字義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也可以讓學生給這些字編謎語。如"雜",學生會編出順看九十八,倒看八十九;"仿"字,左邊一千不夠,右邊一萬有余;"樹"又到了村里等。這三教教法,第一種最差,第二種略好,第三種最好。因為這一種做法的效果,可能會使學生完成任務在課內。再比如對作文教學,最好不要講過多的寫作理論和專業術語,你就教學生把要說的話用文字記錄出來,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在沒有東西可寫時,可以先舉行活動,再讓學生說活動,記活動。要求放低,及時肯定,委婉指正缺點,激發表達欲望。這樣循序漸進,就會教有所成。對于閱讀,不要囿于答案,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應該肯定,這樣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4.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 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
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于學困生我還經常做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例如:"其實你很聰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會學得很棒。""這個問題你說得很好,證明你是個愛動腦筋的學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學得好!""你的看法很獨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諸如此類的評價,不但承認了學生的進步,而且強化了學生的進步,并使學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進步。由此喜歡上語文老師,也喜歡上語文課。
總之,要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就一定要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